月度人物

2012-07-10 08:28
中国农业信息 2012年9期
关键词:褐煤腐植酸村级

袁隆平:广东粮食可“种三产四”

“广东人才荟萃,经济能力很强,广东是农业强省、粮食弱省,粮食单产在全国属于偏低水平,我希望未来广东也能变成粮食强省!”近日,“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在广东农业科技促进年启动仪式上说。据介绍,两年前广东省与袁老合作试验水稻高产项目,袁老还计划在广东推广“种三产四”项目,即“用三亩试验田种出四亩普通稻田的产量”。自2009年与广东签订合作协议以来,袁隆平常常南下指导项目。他表示,“2007年我在湖南启动这个项目,效果很好,到去年一共推广了700多万亩。去年湖南增产18万亿公斤粮食,有将近11亿是‘种三产四’的成果。”袁隆平认为,湖南有三分之二的稻田属于“中低产”,与广东相似,因此湖南的成功经验可以在广东复制。至于珠三角等“地少人多”区域,由于农民种粮效益低,粮食产量一直上不去,袁隆平则推荐“两分高产田”模式—使用超级稻种子,一年两季可产稻谷260公斤,冬季还有4个月的间歇期,可生产400公斤马铃薯,这样既保证粮食供应充足、又提高农民收入。

—个村支书的建市梦想——西辛庄的李连成

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社会问题研究中心主任于建嵘一条关于“西辛庄建村级市是瞎胡闹”的微博,引发社会各界对于河南濮阳西辛庄要建全国首个“村级市”讨论的热潮。西辛庄这个本来看起来很普通的一个村一下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这个村的村支部书记,也就是“村建市”倡导者也就被推到了舆论的前沿,成为诸多媒体和各方面关注的对象。5月8日,濮阳县庆祖镇西辛庄顶着来自各方的压力和质疑,义无反顾地正式挂牌成立西辛庄市,成为中国首个“村级市”。

李连成说:“我们建市的目的就是想让群众过上城里人的生活”。他认为 ,“让咱农村真正实现农村城市化、农村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到时候大城市里有啥咱这个村级市里也有啥,让村民就地就能享受到市民的生活。”

李连成对于中国这首个“村级市”的解释是,这个“市”,并不是行政级别上的“市”,是“村级市”,一没有公务员,二没行政机构,“村级市”目的就是让农村人不去大城市“凑热闹”,想让群众过上城里人一样的好日子,希望城里有啥这里就有啥。“说到底这个‘村级市’就是一个大型新社区。”

不管怎样,现实是西辛庄已经和周围15个村子合并成立了“西辛庄市”,成了是一个拥有常住人口近两万人的大村。这是我们要考虑的现实。

“西辛庄市”在质疑声中孕育并成长,李连成还将带领西辛庄在新的质疑声中向前走下去。他面临的质疑会很多,但面临的“西辛庄市”的问题会更多。

曾馥平深山里扶贫18年

曾馥平是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18年前,他被中科院作为科技干部选派下乡,到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进行科技扶贫。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是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这里四面环山,大片石山地区只在石头缝里零星种着农作物。当年和曾馥平一起派来广西的还有50多名研究员,但大部分人待了2年便已回去,最长的待了4年。如今,48岁的曾馥平往田地里一蹲,和广西北部山区农民相比,已很难一眼辨出。因为他真心帮助老百姓脱贫致富,当地村民都以他名字的谐音亲切地叫他“真扶贫”。

18年里,曾馥平相继获得全国十大科技扶贫标兵、国家科技扶贫杰出贡献奖、全国扶贫贡献奖等多项荣誉。目前他又开始了新的探索——大石山区如何进行生态重建科技扶贫。

仝宝生:绿色农业科技的践行者

“2011绿色中国年度焦点人物颁奖盛典”,近日在北京举行。永业公司副总裁、永业科学研究院院长仝宝生应邀出席了颁奖盛典并荣获“2011绿色中国年度创新人物奖”。

农业生产对于我们国家非常重要,农业生产必然要靠技术去支撑。永业公司一直关注人类健康与食品安全问题,通过研发生产绿色环保型高科技产品永业生命素,帮助农民致富,同时生产出绿色健康的农产品。永业科学研究院院长仝宝生一直从事农业技术研发工作,加入永业公司后主管科技研发。他相信农业科技创新的根本目标就是要实现农民财富增长及人类健康,因此长期坚持绿色环保农业生产的理念并予以推广。基于对腐植酸的了解,对褐煤、风化煤和泥炭的了解,仝宝生带领永业团队利用褐煤风化煤泥炭资源开发出了含腐植酸的生命素系列产品。褐煤、风化煤是几十亿年前动物、植物、微生物的尸体,通过地震等地壳运动埋在地下发酵,富含有机质,富含对作物,对人类有用的有机物质。他们通过高科技的手段从中提炼腐植酸和黄腐酸,最开始项目起名叫“褐煤风化煤资源综合利用工程”,他们按这个工程去设计研发思路,并对褐煤和风化煤做资源普查。最后总结出来目前这一套工艺,提取褐煤、风化煤里面的有效的成分,也就是腐植酸,黄腐酸,他们利用腐植酸、黄腐酸再螯合植物需要的微量元素研发出来生命素系列产品。针对动物研制出动物生命素,针对植物研发出植物生命素。

赵正义:从农民工成长为国家科技进步奖获得者

今年2月14日,对赵正义来说是特别的一天。那一天他从2011年度国家科技奖励大会上领回了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的获奖证书,并且得到了国家领导人的接见。这是他生平见过最大的证书,也是他获得的最高荣誉。

赵正义最爱背诵苏轼《晁错论》中的名句:“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今年66岁的赵正义是北京昌平人,初中毕业回家务农,1976年进入乡镇建筑企业成为一名农民工。他从砌墙抹灰干起,成为今天九鼎同方技术发展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多年来他先后获得“中国时代十大新闻人物”、“北京市劳动模范”、“新中国成立60周年百名优秀发明家”等称号。他研制的“塔桅式机械设备装配式预制混凝土构件基础”(简称“赵氏塔基”),入选2011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荣获“工人农民技术创新奖”二等奖——这是自该奖项设置以来,全国2.6亿农民工中首次有人获此奖项。

从一个只有初中文化的农民工,成长为一个优秀的发明人,这过程中所经历的艰难不胜枚举,而每一次帮他克服困难、坚持向前的,唯有这一份难得的倔强与执着。

郭进考:为培育高产小麦迎着暴雨冲进试验田

郭进考,河北省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小麦育种专家。1974年从学校毕业进入石家庄地区农科所,从事小麦育种工作。为培育出优良的小麦品种,他夜以继日、事必躬亲。

2011年初春,河北省小麦产区遭受50年一遇的特大干旱,然而河北小麦单产总产却在这一年创下了历史新高——藁城刘家庄村农业部小麦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田“石麦18号”平均亩产711.5公斤。这是郭进考率领的团队奉献给农民的最新成果。

麦收时节,农民抢收忙,郭进考和同事们更忙。成百上千个材料都要编好号挂在麦株上单打、单收,为了保证种子的纯度,郭进考钻进收割机仓里,用嘴一个一个把麦粒吹出来。中午,农民歇晌了,而他们却顶着骄阳钻进麦田进行观察、研究;夜间,忙了一天的农民乏了,一觉睡到天亮,而他们正顶着星星,进行脱粒、数数、称重、记录……

有一次,狂风裹挟着暴雨从天而降,农民纷纷躲避,而郭进考和同事们却迎着暴雨冲进试验田,那里种着他们新培育的小麦品种。他们认真对比着每一个小麦品种的抗倒伏能力,一片片的小麦在狂风暴雨中扑倒,只有他们新培育的品种仍在风雨中昂首挺立!

猜你喜欢
褐煤腐植酸村级
改性褐煤对酸性矿山废水中Fe2+、Mn2+的吸附特性研究
村级义务消防队值得一试
改性褐煤吸附酸性矿山废水中Cu2+、Zn2+的试验研究
不同烘干温度下褐煤可磨性指数研究
2021年腐植酸文献检索
腐植酸在退化土壤改良中的应用研究
2019 年腐植酸文献检索
谁为村级产业“接生”?
中腐协首次发布5个协会标准
能寻下好产业,看得见恓惶人——蒲城依托“村级社”破解“空壳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