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广平 黄 槐
(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建筑与规划学院,长春 130118)
伴随着科学和技术的日新月异,现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综合性的公众媒体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关系日趋密切.作为持续发展广电设施和功能载体的广播电视建筑,已发展成为体现高技术、代表前沿文化的建筑类型.广播电视建筑是工艺流程严谨的现代化信息加工场和传播园地[1],具有建设规模大、工艺流程严谨、功能复合复杂、技术含量和公众关注度高等特征,吉林广电中心项目体现了广电建筑的特质,该建筑建成后,以其高技术的风格表现时代特征,成为开发区的新地标.
吉林广电中心位于长春市净月开发区,总建筑面积8.94万m2,总用地面积7.9公顷,建筑高度96.75 m.中心设有节目制作、播出、存储全数字化、网络化的完整系统和超大容量的媒体资产管理系统,最基本和最主要的功能是制作、播出和传输广播电视节目,并对社会进行信息网络方面的多媒体服务.场地北侧是城市南区交通干线之一的卫星路,道路宽度为82 m,场地西侧为城市主要道路东盛大街,道路宽度56 m.该建设场地被东西走向风景靓丽的小河沿子河划分为北、南两块,规划中的河床宽50 m,河两岸路宽各为11 m.场地道路交通方便,位置和环境良好,市政设施规划齐全.实践证明,在城市快速发展的时期,选择该地段作为规模大、信息吐纳高的建设场址十分成功.
吉林广电中心的设计方案将建筑分为 A,B,C 3个区域(见图 1),采用“起伏型”总体布局.A区为设置工艺、技术与行政管理中心功能的高层主体部分;B区为开放式演播区;C区为后勤服务区.三者以主体与裙房的关系进行空间组合,内部工艺流畅,功能分区合理.
图1 总平面分区图
基地内部沿东侧和南侧形成车行系统,人流从北侧进入.内部空间组织设计结合不同功能要求设置办公入口、观众入口、演播人员入口和后勤入口等.演播区的演员人流和观众人流采用最直接的交通模式,流线简洁,疏散和集中能力强.
吉林广电中心的造型被设想为“城市媒体公园”的冰雕(见图2),地方冰雕艺术在空间三维和意识形态上的放大是对长春人文景观推崇性操作.室外环境借助人工湖及广场景观,对建筑作通透式的处理,以演播区大尺度悬挑下的湖面和绿地进一步烘托出建筑主体,室内外环境融为一体,使建筑与周边环境相得益彰,成为耀眼的亮点.绿化围绕基地展开,渗透到建筑内部,形成局部空气“过滤层”,利用湖面营造特色景观区以体现季节的更替.
半露天剧场是该设计的亮点之一,露天剧场上空富于光影变化的钢结构构件丰富了空间,体现了高技术的美感.通往湖面的栈桥将室外景观交融到一起,也呼应了建筑主体造型.露天剧场的一侧临通透的演播大厅,打破了室内空间的神秘,满足了人们互相观望、互为景观的心理要求.
图2 吉林广电中心冬季效果
广播电视建筑创作的制约因素可以总结为两大要素:外部城市空间的融合和对内复杂功能的满足[2].吉林广电中心建筑面积近9万m2节目制作播出区、演播厅和生活服务区三部分组成综合性多功能建筑,各种功能房间通过人流、交通流线的有效组织,形成了建筑自身特色和特征.
A区业务大楼是一座22层的主楼,主要用房为进行广播电视节目后期制作、播出和传输的工艺技术用房及其附属技术用房等,并设置编辑办公、管理人员办公和局机关办公、会议室及广播电视报社用房等.功能布局利用主楼大空间的平面布置优势,将较大型的机房及制作区布置在主楼中区,在主楼周边布置一些小分隔的技术用房.9层以上的办公区采用钢筋混凝土筒体大跨度预应力梁框架结构体系,形成大跨度大空间的格局,使办公空间有了极大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既可用于大空间办公,又适用于布置一些大会议厅等大空间功能场所.同时,周边灵活布置小型行政管理办公室.为满足工艺要求,广播节目播出和制作区设计在南面临河一侧,使其相对独立,具有良好的录音制作环境.作为广电中心的“特区”——新闻中心采用相对独立的运作,位于塔楼中部,突破传统引入“开放式景观”新闻演播厅.
B区演播厅临城市主要道路一侧,功能是进行电视节目的前期制作,将多个规模不同的演播厅及附属房间构成演播区.除了满足广播电视生产制作的主功能外,还可作为“剧场群”向社会公众开放,满足公众参与各种文化生活的多功能需求,利用露天看台和下沉式展厅进行对外开放.各演播厅沿街面一字摆开,演员和观众分别从两侧进入,集聚和疏散十分便捷,A,B区高低错落,将广电中心的主体部分功能与形体有机结合起来.作为生活服务区的C区布置在总图的南侧,设一层地下室,主要布置车库、设备用房和服务间、物业管理和职工餐厅等,对内使用为主.
吉林广电的各功能区相对独立,利用走廊和侯播室作为连接不同功能区的节点(见图3),竖向联系利用均匀分布的多部楼梯保证交通的畅通.
A区在主入口两侧设两个核心筒,分别设5部作为主要交通工具的电梯形成对不同人流的疏导.主入口大厅置于主楼的基座,跨越三层的恢宏空间显示出不凡的气度与豪情,15.6 m高的中庭作为主要交通枢纽连接B区和C区.将播控机房和磁介质库等不要求自然采光的房间布置在核心筒中部的同时形成环形走廊;B区各演播中心水平向布局,演播厅两侧分别设休息厅,兼具联系各演播厅和疏散多种人流的作用;采用矩形平面的形式,利用演播厅外的交通空间弱化平面造型相对复杂的矛盾.
图3 演播中心外廊
特质空间的设计体现了广电建筑在空间组织上核心概念,是解决好该类建筑空间设计的关键.吉林广电的特质空间由技术制作和播控区、录音区、复制区、后期制作区和演播中心等组成,具有工艺严格、空间可变、构成综合、空间开放等特性.
2.3.1 节目制作播控系统
广播中心考虑同时播出八套节目,根据工艺流程技术设施设置相应的节目制作、播出系统和节目资料中心,并分别设计了相应的技术用房和附属用房,形成录音区、直播区和办公区等三部分.该区域设在南面临河位置,相对独立以获得良好的录音制作环境.
对节目进行加工处理的节目制作区和总控与播控的节目播出区构成电视中心的主要技术用房,设在主楼与演播厅平行的楼层,既方便联系又保证了使用功能.
2.3.2 开放舒展的演播中心
演播中心是广电中心的核心空间,根据吉林电视台自办节目套数和播出时间确定各种栏目演播室的规模,同时结合平面造型和总体布局在临主入口一侧设计了市内下沉展厅和露天演播场地,将大小演播室依次排开,适度旋转,形成富于光影变化的梯形露天剧场空间,根据不同规模演播厅的体积要求,将小演播室竖向叠加,满足了建筑功能的要求.每个演播厅内部设置了配套的化妆间、检修室、调音室、导演室等技术用房,相邻的演播厅可共用配套房间.将不受平面形式限制的休息厅布置在矩形演播厅与露天剧场之间,既保证了各演播厅的功能要求和空间组合关系,又突破了规则的平面形式,形成了功能与创意的有机结合.
演播中心设在裙房部分,其余技术房间设在A区平行空间,水平联系的空间布局;1 500 m2演播厅设置展示了建筑的开放性和空间分区的明确性.作为集广播、电视、节目传输、智能化办公等为一体的具有复杂工艺要求的新型现代建筑,电视方面设有多种规格的演播室:800 m2×1 400 m2×2 240 m2×8和150 m2×5等,中小型套数较多,适应于多样不同需求的节目.广播方面设有486 m2录音棚,200 m2录音室及多套50 m2和30 m2的语言录音室,可录制广播剧、音乐、语言等节目.在制作广播电视节目中,数字化、网络新工艺替代了过去的磁带、录音、录相系统,通过计算机中心对建筑进行智能化管理.
建筑总体造型结合功能分区采用“起伏型”布局,高低错落的形象将不同建筑功能进行联系和分隔,变截面的高层主体和斜面穿插的演播中心使建筑整体形体流畅,浑然天成,成为城市空间的有机连续部分.建筑的体量对基地制约因素进行有效回应,造型试图从都市多元视角达到完美视觉效果,“塔楼”与“裙房”的概念被充满张力的水平方向展开与竖直方向的高层部分组合所代替,利用体量的张力与速度感强化了代表高技术的多媒体建筑形象,宛若冰雕根植于大地,白天晶莹剔透,夜晚璀璨多姿.
结合整体造型创作的“露天剧场”作为一种广电建筑特有景观元素,成为方案的特色区,舒缓搭起的露天剧场传递着季节更替的景致和内外空间交融流动的信息,晶莹剔透的玻璃幕墙内不同尺度的演播中心渗透着科学高技与舞台传媒的特色,建筑师通过对空间的创造与重组,表达了广电建筑灵动开放的韵律和富于变化的魅力,为观众与演播工作之间架起一道桥梁.
吉林广电中心的创作立足于场地,反映广播电视建筑开放舒展的建筑特性,体现了城市的特色和风貌,展现时代风格,表现出广泛的适应性和包容性.实践证明,广电中心的建设拉动了周边房地产的快速发展,为该区域注入了能量和活力,对区域经济起到了推动作用,已成为城市开发区承载传媒文化精神特质的新地标.
[1] 蒋涤非.走向情感化的广播电视建筑[J].建筑学报,2000(7):53-56.
[2] 刘巧筠,仲德崑.建筑设计中的制约性与创造性——佛山广播电视创作中心回顾[J].新建筑,2003(2):4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