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琴
(广东惠州学院建筑与土木工程系,惠州 516007)
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体系.在交通工具发达、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等影响下,不同国家民族的经济、政治、科技、文化交流融合,使得世界正在同化且变成一个整体,这一现象被称为“全球化”过程.“全球化”反映各国的融合与依存关系,人类创造的文明在不同国家民族中传播,为各地区带来新的机遇.与此同时,西方强势文化输入与本土文化的保存发展之间发生了碰撞与冲击,出现地域特色消退和全球文化趋同现象.当代中国社会、经济和政治发生着巨大变革,在全球化进程中融入世界.如何在社会发展进步中保护本土文化及其多元化,是我们面临的重要问题.
建筑是文化的载体,“全球化”反映在建筑上即是趋同性,这体现在当前中国的城市建设中就更为明显,出现了建筑面貌雷同、传统风格逐步消退的现象:一是功能类似造成建筑类型、功能及形式相一致;二是用地、开发资金、效率等因素,促使建筑向高层、大体量发展,由建造技术制约,造成建筑空间及形态趋同;三是来自西方的美学思想和设计理念影响,建筑呈现类似的形式风格(见图1).
图1 全球化背景下趋同的城市面貌[1]
对于建筑的趋同现象,许多建筑师和建筑理论工作者进行了探索.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会长帕金森认为:“全世界有一个很大的危险,我们的城镇正在趋向同一个模样,这是很遗憾的,因为我们生活中许多乐趣来自多样化和地方特色”.我国建筑大师吴良镛倡导广义建筑学的理论,他提出:对于“和而不同”的人类社会,多元文化及地区建筑学具有其重要性.建筑是地区的产物,其发展应立足于各国各地区的地域特性.现代建筑的地区化与乡土建筑的现代化殊途同归,共同推动世界进步.
传统地域建筑建立在各地区自然环境和社会差异之中;人对建筑的需求复杂而多元,对于长期居住生活的建筑环境形成了认同感及情感意义上的联系.因此,建筑地域性客观存在于建筑体系中,全球“同质化”的城市模式、建筑形态无法涵盖人类丰富多样的物质生活与精神世界.研究传统地域建筑的形成机制和特征,超越“传统与现代”,“地域性与国际性”相对立的二元思维方式,探讨现代化、多元化的地域建筑发展道路是很有意义的.
(1)传统地域建筑的空间布局、外部形态、村落的结构发展因地制宜,与环境融合协调,体现了适应自然的特征;
(2)传统地域建筑采用当地天然材料与实用的建造工艺,创造了适宜居住的建筑环境,体现了善用自然的特征(见图2);
(3)传统地域建筑反映了历史变迁与社会文化的发展,体现了人们的信仰观念与生活习俗.
图2 广东客家民居—围龙屋[2]
(1)自然环境是建筑产生、存在的前提和条件.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过程中观察尝试、积累经验,建造起适应该地区地形地貌与气候更替变化,且适宜居住使用的建筑,并在发展中逐渐完善.从早期原始建筑活动中可以看到人类对于自然取其利,避其害的建造观.这种原生态的建筑与自然环境相共生,因此,其中体现环境因素的建筑构成模式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从而得以传承,形成传统地域建筑的重要特征之一.例如意大利的威尼斯水城与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具有地区特色的建筑形式体现了自然的适应.我国新疆地区气候干热少雨、夏热冬寒、温差大且多风沙,当地传统建筑采用厚生土墙和厚草泥屋面,开窗小、空气对流少、居室深藏,适应了气候,形成了新疆民居的特点;
(2)在建造中使用的地方性建材及工艺技术是形成传统建筑地域性的必要因素.自然条件的差异产生不同的环境资源,传统社会交通不便,经济技术水平较低,采用当地产量较多的建材进行营建是首要选择.地方材料资源丰富,在发展中逐步形成了实用合理的结构方式、精湛的工艺技术,以及独特的建筑形态.传统建筑使用的地方材料取之于自然,具有天然的生态环保性能,保持了自然生态平衡.合理、因地制宜地使用地方建材,适应当地资源与经济技术条件,建造实用、经济、环保的建筑,这种建造模式因诸多优点而在该地区普及并沿用下来;
(3)群聚而居,在共同生活中形成了对自然环境与生活习俗等方面的共识,由此产生共有的价值观念、思想意识及行为规范.建筑承载历史变迁,包含厚重的地方文化底蕴,它体现了人与赖以生存的自然的关系,也反映了社会组成结构.“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哲学思想,提出人顺应自然规律,达到与自然相和谐的观点.因此,古代宫殿、住宅、村落、陵墓等都按照“风水”的原则选址营建.礼乐教化是传统文化的基础,规范社会领域的宗法制度及等级关系,反映儒家的伦理道德观念,社会政治思想及主张.在传统民居中,堂屋位于建筑中轴核心位置,供奉祖宗牌位,是举行祭祖、处理家族重要事件的场所.其它居室围绕堂屋布置,家族成员依照长幼有序,男女有别的原则居住.父母居正屋,一般位于建筑中轴上.子孙辈处于家庭中的从属地位,居正屋两侧对称布置的东西厢房,体现了传统社会的宗族伦理观念.
传统地域性建筑是人们在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下,与当地自然环境相适应的过程中创造并逐步完善形成的,其建筑形态及营建技术成为该地区普遍的模式被广泛沿用,其演变方向也由此确立.建筑作为文化的载体,体现并影响人们的意识观念及生活方式.地域建筑所内涵的“场所精神”使人们对所生活的环境产生认同感及归属感.正如建筑理论家亚历山大所说:“有一条永恒的建筑之道,它存在千百年之久至今依旧如故”[3].建筑独特的地域特征得以流传,反映了其合理性及可持续性,对于人们的生存及社会的发展有积极作用的一面.但传统建筑的局限性也对其自身发展有所阻碍.因产生于经济技术落后的条件、受社会制度与文化限制,传统建筑体系存在封闭性:第一,对既成建筑形式及营造技术沿袭模仿,使传统建筑处于发展缓慢状态.第二,当受到外来文化强大冲击,因建造理念、技术和审美意识上的差异,地域建筑的稳定状态易被打破,缺乏主动应变性.对于当前社会飞速发展的需要,目前最为迫切的是在吸收异质要素,更新重组自身建筑体系,实现建筑模式等方面的优化.
世界各国的建筑师在探索现代地域性建筑的实践方面取得了很多成就,最成功的案例就是意大利建筑师伦佐·皮亚诺设计的吉巴欧文化中心.设计者汲取当地棚屋的肋架构成方式,运用现代材料与高科技结构表现了传统地域建筑特色,建筑结构考虑抵抗当地飓风和地震的因素.采用被动式通风系统,将主导风引入建筑,改善室内热环境,并且兼顾视听及光照等要求.皮亚诺延续发展当地努美阿文化中“村落”的簇拥空间原型.采用线性方式-道路联系公共空间和“棚屋”形式的三组“村落”,功能空间包括画廊、展馆、图书馆、多媒体中心、青年中心、学校资源等.建筑与环境相呼应,形成了优美和谐的景观.文化中心运用高科技以现代建筑手法表达了对自然环境及地域文化的尊重,成为当地村落文化的新象征.
印度建筑师查尔斯.柯里亚注重汲取民间建筑形式和建造技术的精华,设计作品体现了历史文脉和文化环境.他的作品中央邦议会大厦为序列空间的组合,隐喻了古代印度宗教的宇宙观,表达了传统文化的象征意义.柯里亚对低技术生态设计进行了实践,创造了适应气候具有节能功能的“开敞空间”及“管式住宅”,解决了采光、通风、和湿度问题,反映了“形式服从气候”的原则.设计者将建筑和城市规划紧密结合,致力于低收入者住区人居环境质量的提高,解决第三世界国家因发展而带来的人民生活问题.
我国建筑大师何镜堂创造性地提出“两观三性”[4]建筑理论体系,在建筑界产生深远影响.他主持设计的上海世博会中国馆(见图3)融合了“天人合一”、“和谐共生”,“道法自然”的哲学思想,国家馆以“斗栱”为造型元素,用现代先进技术和建筑语言表现了中国神韵.地区馆的“叠篆文字”主题传达了中华人文历史地理信息.中国馆充分考虑自然气候条件,采用高科技建筑结构和建造技术,一系列先进节能措施和环保材料,如被动式节能的空间型体技术设计、架空中庭自然通风系统,太阳能光伏系统、雨水收集系统以及绿化屋面、透水砖等,体现了“低碳”的环保节能理念.世博会中国馆是我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建筑科技相融合的结晶,象征了中华民族的繁荣发展.
图3 上海世博会中国馆[5]
“全球化”背景下地域建筑的发展和创新,实质上是解决“传统与现代”、“地域性与国际性”的课题,实现地域建筑发展“现代化”与“地域性”相统一.
(1)在现代社会生活中融入传统建筑文脉是传承地域建筑,显现并发展其优势的重要方式.在建筑创作上,应尊重传统地域建筑的历史文化价值及其所处社会文化环境,研究建筑深层规律,传承地域建筑文化精华,在与世界多元文化交流中甄别、吸取积极因素,创新发展具有本土文化认同感的地域建筑形式.因经济社会发展,城市建设与传统村落建筑之间存在断层,如何实现传统地域建筑的保存、更新和延续,小谷围练溪村改造更新—广州大学城民俗博物馆工程提供了新的思路.该设计延续传统村落文脉,融入城市生活内容,保存了富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传统建筑,使其成为现代城市结构中文化景观的组成部分[6];
(2)运用现代建筑理念与技术诠释传统建筑形式是地域建筑的创新之路.提炼传统营建经验中仍适用的元素,改进单一的建造方式,重视运用乡土建材;充分发挥现代工程技术优势,将现代建筑设计手法与传统建筑语汇有机结合,创造适合地方自然环境,满足现代建筑功能和形式要求的新地域建筑.如广东省第十三届运动会惠州奥林匹克体育场,采用国内领先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和节能环保系统,以岭南客家围屋和客家斗笠的传统元素为造型主题,成为新的“惠州围屋”;
(3)保护传统地域建筑,研究其蕴含的建筑观、环境观能丰富完善现代建筑设计思想,建立可持续发展建筑体系.整合传统建筑中善用自然、与自然融合共生的生态思想,运用现代生态建筑原理,开发并优化传统地域建筑中与自然气候环境紧密结合的生态、节能技术,实现节能环保,可持续发展的新地域建筑体系.例如广东传统客家民居围龙屋精心选址,布局合理严谨,就地取材选用黄土、砂、石灰(或土壳灰)、稻草、纤维加水拌和,用工具填实夯打,筑成坚固耐久的墙体.围龙屋冬暖夏凉,适宜居住,许多建筑历史久远而保存完好,为我们研究传统民居的生态环保技术及文化内涵提供了实物.目前,围龙屋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并且建立客家文化保护区,使传统地域建筑得以传承发展.
纵观传统地域建筑形式特征与形成机制,从深层次上认识建筑本质意义与发展规律能得出如下共识:虽然传统地域建筑在很多方面已与现代社会发展不相适应,但其蕴含与自然相融合的生态理念,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信息,体现了人们的创造力与生存智慧.通过传统地域建筑研究,能了解传统建筑观、建造理念的形成与发展规律,对于完善现代社会的建筑和规划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传统地域建筑仍有不可忽视的价值.研究其建筑原型,汲取其科学良好的因素;探寻多元建筑文化的融合,运用先进科技与现代建筑语言实现其体系的更新、重构,我们可以找到地域建筑发展的长远道路.
[1] 郭泳言.城市色彩环境规划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65.
[2] 陆 琦,唐孝祥,廖 志.中国民族建筑概览[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126.
[3] (美)C·亚历山大.建筑的永恒之道[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4:7.
[4] 何镜堂,王扬,李天世,向科.基于“两观三性”理念的地域文化建筑设计营造——烟台文化中心规划与建筑设计[J].建筑学报,2010(4):65-66.
[5]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何镜堂建筑创作[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7.
[6] 陆琦.广东民居[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277-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