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钩增液汤联合美多巴治疗帕金森病35例*

2012-07-09 07:06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医医院上海201200
陕西中医 2012年1期
关键词:增液汤多巴帕金森病

张 艳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医医院(上海201200)

我们自2008年10月~2011年6月根据中医理论,采用养阴增液、息风止颤的桑钩增液汤加减联合多巴治疗帕金森病(PD),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全部病例来自本院门诊及住院患者,70例帕金森病患者随机按纳入先后编号分为2组,各35例。治疗组男性13例,女性22例;年龄为56~78岁,平均68.06±5.69岁;病程平均为3.10±2.21年;治疗前症状评分平均为15.11±4.36,大便症状治疗前的评分2.40±0.55,震颤症状治疗前评分2.45±0.61。对照组男性16例,女性19例;年龄为58~81岁,平均67.77±5.33岁;病程平均为3.83±2.35年;治疗前症状评分平均为16.14±5.33,大便症状治疗前的评分2.31±0.87,震颤症状治疗前评分2.25±0.89。两组一般资料及主要病情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 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全国中医学会老年医学会《中医老年颤证诊断和疗效评定标准》[1],西医诊断标准参照2006年6月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运动障碍及帕金森病学组《帕金森病的诊断》[2]。

纳入标准 年龄:50岁以上。症状:(符合下述四项中的三项):静止性震颤表现于双上肢或四肢(可不对称),持续存在或偶有间断。肌强直表现于颈、躯干、肢体(可不对称),手的轮替运动缓慢笨拙,伴随运动差。运动迟缓(运动减少)表现行动缓慢,精细动作障碍(小写症或不能写,系鞋带困难等)日常生活能力降低,穿衣洗漱时间长或难于完成。姿势异常、姿势反射障碍:头、躯干前倾,当突然向后拉患者双肩,后退、站不稳甚至跌倒。舌脉:舌质偏红,脉有力。

排除标准 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药物性帕金森综合征;脑炎后帕金森综合症;遗传性帕金森综合症;舌苔厚腻,脉细弱。

治疗方法 治疗组35例应用桑钩增液汤联合美多巴治疗。方剂组成:桑叶10g,钩藤10~15g,生地、玄参、麦冬、生白芍各15~30g,生白术3~10g,枳壳10~15g,生牡蛎30g,水煎服,100mL/次,2次/d。

随症加减:脾虚流涎兼便秘者,重用生白术;气虚加党参;血虚加当归;大便秘结加生大黄、玄明粉。每剂用全自动煎药仪煎煮并浓缩成200mL,每日上下午各服1包。同时口服美多巴(国药准字号H10930198)1/2片每次,3次/d。对照组35例应用美多巴治疗,美多巴1/2片每次,3次/d。连服3个月后进行临床疗效评定。疗程拟定3个月为1疗程,一般1~2个疗程。

疗效标准 采用改良 Webster[3]11项症状评分标准来观察临床治疗疗效。主要根据上肢运动障碍(包括书写)、肌强直、姿势、上肢伴随动作、步态、震颤、起坐障碍、言语、面部表情、生活自理能力及便秘等11项症状进行评分,每一症状分为4级,即正常(0分),轻度不正常(1分),中度不正常(2分)和重度不正常(3分),所得分相加,如总分在1~11分为轻度,12~21分为中度,22~33分为重度。所有患者均在治疗前和治疗1疗程后采用改良Webster症状评分表评分,根据好转率来判断疗效。

疗效评定标准 疗效评价根据下式进行:进步率(%)=(治疗前分数-治疗后分数)/治疗前分数×100。<25%为无效,26%~50%为有效;51%~75%为显效;>75%为特别显效。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软件包进行分析,计量数据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符合正态分布者用组间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者用Wilcoxon-Mann-Whitney秩和检验。计数数据采用频数(构成比)进行统计描述,2组用药前后的变化采用卡方检验或非参数检验。

治疗结果 临床总体疗效 治疗1疗程后,通过改良Webster症状评分表显示,经统计分析显示,两组总体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1)。疗效症状积分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均有极显著差异(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疗效更明显,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2)。通过治疗在大便及震颤两大症状改善方面与治疗前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对照组治疗前后均无显著差异(表3)。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分,±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分,±s)

注:经t检验与对照组比较△P=0.028<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00<0.01

治疗前 治疗后 差值治疗组 35 15.1±4.4 8.3±3.8▲ 6.8±4.0组别 n△4.7±3.8对照组 35 16.1±5.3 11.4±5.6▲

表3 两组大便及震颤症状组内治疗前后比

表4 两组大便及震颤症状治疗后组间比较(Ranks)

讨 论 帕金森病(Parkison disease,PD)又名震颤麻痹,是一种中老年人常见的原因不明的神经系统变性病,临床发病率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主要是黑质纹状体系统,尤其是黑质致密部多巴胺神经元变性缺失,而使多巴胺含量明显降低引起。临床主要表现为: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姿势异常等症状群。目前现代医学对于本病的治疗主要采用多巴胺替代疗法,对多数患者有效,但也存在开-关现象、剂末现象、晨僵现象,甚至精神症状,多数患者反映服药后出现口干,便秘加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中医对帕金森病的病因病机的基本认识最早可追溯到《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指出:“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诸暴强直,皆属于风”,其中“掉”即振掉、震颤,“强直”即僵硬、拘挛,正与本病相合。明朝孙一奎在《赤水玄珠》中阐述病机为 “非寒禁鼓栗,乃木火上盛,肾阴不充,下虚上实,实为痰火,虚则肾亏”。老年人气血生化不足、养筋之肝血自然不足,加之血脉瘀滞,气血不能很好地通达筋膜,则筋失所养而出现手足震颤、屈伸不利、运动障碍等一系列风气内动之象。总之,本病病位主要在脑,病变性质为本虚标实,以肝肾亏虚、气血不足为本,在本虚基础上形成了内风痰火瘀等病理改变,其相互影响的共同通路是经脉,其最终的病理结局是筋脉失养。桑钩增液汤基本方组成:桑叶清热平肝;钩藤乃清肝降逆之良药;生白芍柔肝止颤;生牡蛎平肝熄风,上述四味药物合用共达息风止颤之功。生地、玄参、麦冬养阴增液;生白术、枳壳健脾理气,重用白术可在健脾基础上达到改善便秘症状[4]。诸药合用共奏养阴增液、息风止颤之功能。

本课题选用养阴增液、息风止颤之中药汤剂桑钩增液汤联合美多巴治疗帕金森病,总有效率达85.7%,优于单纯西药对照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均取得非常显著疗效,组间比较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有显著统计学差异。而治疗组在便秘、震颤两个症状改善方面与治疗前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均取得良好疗效。对照组治疗前后均无显著差异。提示桑钩增液汤在治疗帕金森病的便秘,震颤这两大症状上明显优于单用多巴胺。

[1]中华全国中医学会老年医学会.中医老年颤证诊断和疗效评定标准[J].北京中医学院学报,1992,15(4):39-41.

[2]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运动障碍及帕金森病学组.帕金森病的诊断[J].中华神经科杂志,2006,39(6):408-409.

[3]陈生弟.帕金森病临床新技术[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245-246.

[4]李宝金,宗文汇,宗修英,等.宗修英重用生白术治疗便秘的临床经验[J].北京中医药,2009,28(2):94-95.

猜你喜欢
增液汤多巴帕金森病
手抖一定是帕金森病吗
增液汤和寿胎丸加减治疗羊水过少临床经验分析
观察多巴胺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新生儿肺炎的临床疗效
Based on FP-Growth Algorithm to Excavate Medication Rule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for Radiation Esophagitis
帕金森病科普十问
杨仲鸿《摩些文多巴字及哥巴字汉译字典》审查经过补说
益肾增液汤在老年功能性便秘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帕金森病的治疗
中西医结合治疗帕金森病98例
颤止方联合多巴丝肼片治疗帕金森病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