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汽车产业技术扩散效应研究

2012-07-05 03:37:52
淮阴工学院学报 2012年5期
关键词:汽车产业指标体系效应

赵 凯

(安徽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安徽 蚌埠 233041)

0 引言

技术创新是产业发展与生产率增长的基本推动力,技术创新只有通过技术扩散才能实现其价值,数据表明,通过技术创新及其扩散实现的技术进步对国家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不断提升。学者对技术扩散的机制、路径、影响因素以及技术扩散模型的构建等方面展开了研究,技术扩散效应作为技术扩散研究领域中的重要部分也越来越多地受到学者的关注。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产业之一,技术扩散在汽车产业发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将技术扩散效应评价与汽车产业结合起来研究,无论是对于技术扩散效应问题的研究还是对汽车产业发展的研究都是很有意义的。

1 文献分析

1.1 对技术扩散效应基本概念的分析

孙洪涛(1998)认为技术扩散效应是伴随在跨国公司直接投资过程中的技术“外溢”。这种技术“外溢”可以分为产业内溢出效应和产业间溢出效应两类。张建东(2003)在分析跨国公司在华技术扩散效应时认为,跨国公司在华技术扩散的表现主要体现在相关产业技术进步得到推动、生产工艺的有效改进、产品质量的提高、新产品开发的促进以及人力资源开发的促进和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增强等方面。殷醒民(2004)在探讨长江三角洲经济发展中的技术扩散效应问题时,隐含着将技术扩散效应视为技术扩散的实际作用这一思想,这些实际作用包括进口先进外来技术产生的技术溢出效应和外商投资企业向东道国企业提供技术支持等。张秀娟(2007)认为技术扩散效应强调的是技术扩散之后的效果,技术扩散效应是技术扩散对企业效率的影响,这些影响体现在微观效率、结构效率和宏观效率3个方面。张经强(2009)将国际技术扩散和国内技术扩散综合起来,利用改进的CH贸易溢出模型研究了我国四大区域的技术扩散问题,在研究中,他把技术扩散效应等同于来自进口商品和服务的技术溢出效应。吕新军、胡晓棉、张熹等(2010)在研究中美高技术产业间技术扩散效应问题时把技术扩散效应分为溢出效应和吸收效应两类,并测算出了2000年和2005年中美两国金属制品业等7类高技术产业的溢出效应和吸收效应。

1.2 对技术扩散效应实现途径的分析

张建东(2003)认为技术扩散效应是通过跨国公司对东道国企业的技术支持、售后服务和人员培训以示范效应和竞争效应等途径实现的。殷醒民(2004)认为技术扩散效应主要是通过外商企业与当地企业之间的联系实现的,此外,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技术开发投入的增加对技术扩散效应也很重要,在之后的研究中殷醒民(2006)又对技术扩散现象给出了自己的解释,并认为技术扩散效应是通过市场竞争效应、示范效应、人力资源的流动和企业之间前后向联系4个途径实现的。顾洁华(2006)把技术扩散效应的实现归结为演示效应、竞争效应、培训效应和链接效应4种渠道。刘景东(2010)在研究技术扩散溢出效应与区域经济发展时认为,技术通过资本、人员和文化3种形式对相应地区产生技术溢出效应。

1.3 技术扩散效应指标体系构建的研究

顾洁华(2006)在研究跨国公司在华技术扩散效应时选取外资份额等6个指标作为反映跨国公司直接投资的技术扩散效应指标。张秀娟(2007)在研究提高我国利用外资的效率问题时构建了技术扩散效应的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包括微观效率方面的扩散指标等3个二级指标和利润率等12个三级指标。刘景东(2010)选取了技术市场成交合同金额等6个具体指标构建技术扩散的溢出效应评价指标体系。王江(2010)构建了产业技术扩散效应指标体系,并用该指标体系分析了中国汽车产业的技术扩散效应,该指标体系包括定量评价指标和定性评价指标2个二级指标,定量指标由产业规模等8个三级指标构成,定性评价指标由创新战略等3个三级指标构成。

1.4 小结

总结之前学者的研究,可以发现已有研究成果对技术扩散效应的含义仍没有达成共识,且研究多集中在跨国公司直接投资或国外直接投资对东道国产生的技术扩散效应,而很少涉及某一具体产业技术扩散效应的研究。考察技术扩散效应问题时应跳出就技术论技术的思维,技术扩散效应强调的是技术扩散的实际作用,这种作用不仅仅包括技术方面的溢出等,也包括体现在企业的技术进步,企业的创新能力提升和企业的人力资本进步等诸多方面。之前学者在对跨国公司直接投资和外商投资对东道国产业的技术扩散效应的研究中关于技术扩散效应渠道的分析基本符合现实。因此,可采用示范效应、竞争效应、人力资本效应等分析技术的扩散给产业内企业带来的实际作用和影响,并基于以上分析构建汽车产业技术扩散效应评价指标体系。

2 指标体系构建与解释

技术扩散效应评价指标体系的一级指标是技术扩散效应,该一级指标包括竞争效应、示范效应和人力资本效应3个二级指标。不同产业的技术扩散效应三级指标会有不同,通过分析,可构建汽车产业技术扩散效应评价指标体系,并用该指标体系评价安徽省汽车产业技术扩散效应。

竞争效应是指产业内各企业面对技术因素导致的竞争压力,为了确保自身技术水平不会落后所采取的努力提高自身技术水平,改进本企业产品生产工艺而做出的使本企业有利于从技术扩散浪潮中获利的反应。研发人员增量和研发投入资金增量是企业在技术扩散过程中面对来自技术方面的竞争努力提高自身技术水平的重要表现,单位产值所用能耗的减少可以用来衡量企业在技术扩散过程中面对技术方面的竞争对改进工艺所做的努力程度。因此,竞争效应二级指标包括研发人员增量、研发投入资金增量和单位产值所用能耗的减少比重3个三级指标。

在技术扩散过程中,产业内技术先进的企业利用先进技术生产产品并获取利润会对同一产业中的其他企业产生示范效应,这种示范效应会使其他一些企业模仿研究技术相对先进的企业,这种模仿研究涉及产品技术和产品本身两个方面。改装车总产值反映了企业在技术扩散过程中对其他企业的模仿研究情况;汽车新产品产值的高低能够反映技术扩散是否成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盈利能力的增强;新产品产值增加值反映了技术扩散的示范效应对新产品开发的促进。因此,示范效应二级指标包括改装车总产值、新产品产值和新产品产值增加值3个三级指标。

技术与人力资本是分不开的,为了从技术扩散中受益,企业会雇佣拥有先进技术的员工或雇佣曾经在技术先进企业工作过的员工,伴随企业对新技术员工雇佣的是企业对新技术的接收。另一方面,为了更好的参与到技术扩散进程,企业会自觉地加大对人力资本的投入,采取各种措施提高人力资本水平,以使自身最大限度地从技术扩散中获取收益。这种使企业从技术扩散中受益的人力资源流动以及企业努力提高人力资本水平以扩大其技术扩散收益的现象称为技术扩散的人力资本效应。可以用工程技术人员增量、从业人员平均工资增加值和工人人均产值增加值3个三级指标衡量人力资本效应。

根据以上分析,构建表1所示的汽车产业技术扩散效应评价指标体系。

表1 汽车产业技术扩散效应评价指标体系

3 实证分析

3.1 研究样本确定

选取合肥、芜湖、蚌埠、马鞍山、滁州、安庆6市作为研究对象,原因如下:安徽省汽车工业发展迅猛,2010年安徽省汽车产销量已升至全国第七位,安徽省十分重视创新推动战略并为此成立了合芜蚌自主创新实验区。2010年安徽省共有汽车工业企业640家,其中,合肥、芜湖、蚌埠、马鞍山、滁州、安庆、宣城7市共有汽车工业企业616家,7市汽车工业企业数占全省比例达96%,2010年安徽省汽车工业总产值(当年价)约为1569亿元,上述7市汽车工业总产值达1482亿元,7市汽车工业总产值占全省比例达94.5%,7市聚集了全省大部分的汽车产业生产、研发等资源。宣城市汽车工业产值达84亿元,但2010年度各地市汽车工业企业年鉴报表报送情况异常,宣城市实有汽车工业企业17家,而实际报送企业达45家,报送率超过100%,合肥、芜湖、蚌埠、马鞍山、滁州、安庆等6市报送率大都在65%左右,因此不对宣城市进行分析。

3.2 数据搜集与整理

根据《2011安徽汽车年鉴》和《2010安徽汽车年鉴》相关数据整理并进行相关计算可得各三级指标取值,见表2。

表2 各三级指标取值

以上数据涉及多个指标,且这些指标性质不相同,数据单位也有不同,性质不同的指标直接加总所得到的结果可能会没有什么意义,数据单位不同使得数据的可比性较差。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在进行数据分析之前需要对以上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数据标准化采用SPSS分析中常用的Z-score标准化方法,这种方法是利用原始数据的均值和标准差进行数据标准化的,假定原始数据有i个变量,每个变量有j个取值,那么标准化之后的数据Xij*=(Xij-Xj)/Sj(其中Xj为变量平均值,Sj为变量标准差,i=1,2…9,j=1,2…6),标准化后的数据如表3所示。

表3 标准化的各三级指标取值

3.3 数据分析与因子确定

以上数据经过SPSS中KMO检验和Barlett检验,结果显示取样数据适合因子分析。因子分析的结果见表4、表5和表6。

表4 解释的总方差表

从解释的总方差表可以看出,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一共有3个,其中,因子1特征值为5.476,方差贡献率为60.843%;因子2特征值为2.205,方差贡献率为24.499%;因子3特征值为1.006,方

3.4 因子解释

差贡献率为11.183%。这3个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达96.525%。因此,原来的9个指标可以用这3个因子代替表示,且原来9个指标总信息的96.525%可以通过这3个因子体现出来。

表5 旋转成份矩阵表

表6 成份得分系数矩阵表

由旋转成分矩阵表可以看出,因子1与研发投入资金增量、研发人员增量、新产品产值增加值、新产品产值、工程技术人员增量等5个指标相关性较大,和其他指标相关性较小。这5个指标中,研发投入资金增量、研发人员增量和工程技术人员增量体现出了地区产业技术扩散环境的进一步改善,新产品产值增加值和新产品产值体现了面对技术扩散和地区产业创新能力的增强。扩散环境的改善和创新能力的增强都是地区面对技术扩散时技术吸收能力提升的表现。因此,可以用因子1判断各地市汽车产业面对技术扩散时技术吸收能力的提升。数值较大的因子2意味着改装车总产值较高、工人人均产值增加值较高,这反映了地区面对技术扩散所获得的即时收益较高,数值较小的因子2表示该地区面对技术扩散获得的收益较小。因子3只代表了11.183%的信息,没有因子1和因子2(分别代表总体信息的60.843% 和24.499%)代表性那么显著。较高数值的因子3意味着单位产值能耗下降比重较大、工程技术人员增量较大等,这反映了该地区面对技术扩散为生产工艺改进所做的努力较多。

3.5 确定因子得分函数

根据成分得分系数矩阵表,用字母Fi表示第i个因子,x1……x9表示那9个变量数据标准化后的取值,则各因子得分函数为:

3.6 计算各地市各因子得分及因子得分排名

将表3中标准化后的6市各三级指标取值代入上述因子得分函数中,计算各因子得分并得出其排名,结果见表7。

表7 汽车产业技术扩散效应评价指标的因子得分及其排名

因子F1得分的高低反映了各市汽车产业面对技术扩散时技术吸收能力提升的多少,因子F2得分的高低反映了各市汽车产业面对技术扩散所获即时收益的多少,因子F3得分的高低反映了各市面对技术扩散为产品生产工艺改进所做努力的多少。

3.7 确定各因子权重并得出6市技术扩散效应综合评价值及其排名

令第i个因子的权重为Wi,i=1,2,3,Wi= 第i个因子方差贡献率 /累计方差贡献率,根据解释的总方差表,结合上述公式,可以计算各因子的权重,结果见表8。计算过程如下:

表8 安徽省汽车产业技术扩散效应评价指标的各因子权重

根据算出的各地市各因子得分F ij(Fij为第j个城市的第 i个因子,j=1,2,3,4,5,6,i=1,2,3)和各因子权重Wi,可得各地市汽车产业技术扩散效应综合评价值Vj=Wi*Fij(Vj为第j个城市的技术扩散效应综合评价值),计算结果见表9。

表9 安徽省6市汽车产业技术扩散效应综合评价值及其排名

表9列出了6市技术扩散效应综合评价值及其排名情况,评价值越高说明该市技术扩散效应越明显,相应的排名也越高。

4 结论分析

合肥市因子F1得分最高,其他5市因子F1得分与合肥市差距很大,但其他5市之间因子F1得分差距不大。以上结果说明,合肥市面对技术扩散时技术吸收能力提升较为明显,而其他5市技术吸收能力提升较少。6市因子F2得分明显分为3个梯度,马鞍山市因子F2得分最高,其他5市与其差距较大,合肥和芜湖2市因子F2得分处于第二梯度,滁州、蚌埠、安庆3市因子F2得分较低,3市同处于第三梯度。以上结果说明,马鞍山市从技术扩散中获得的即时收益最多,合肥和芜湖2市从技术扩散中获得的即时收益较少,但仍比滁州、蚌埠、安庆3市所获收益要多。芜湖市因子F3得分明显高于其他5市,这说明,面对技术扩散,芜湖市对产品生产工艺改进做了较多努力,而其他5市在这方面所做的努力较少。6市技术扩散综合评价值明显分为3个梯度,合肥市处于第一梯度,芜湖和马鞍山2市同处第二梯度,蚌埠、滁州、安庆3市处于第三梯度。以上结果说明,合肥市技术扩散效应最明显,芜湖和马鞍山2市次之,蚌埠、滁州、安庆3市技术扩散效应最不明显。

5 政策建议

芜湖、蚌埠、马鞍山、滁州、安庆5市技术吸收能力提升与合肥差距较大,5市在技术扩散中应更加注重吸收能力的提升,可以通过引进研发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加大研发资金投入、加强新产品开发等多种途径提高本地区汽车产业技术吸收能力。合肥市在技术扩散吸收能力不断提升的基础上可以将更多精力放在提高技术扩散即时收益和改进产品生产工艺上。安庆市技术吸收能力提升因子得分排名第二,但其扩散效应综合评价却排名最后一位,这主要是因为安庆市在技术扩散即时收益和改进产品工艺所做努力方面太少,安庆市急需在这两方面做出更多努力以提高整体扩散效应。滁州、蚌埠2市3个因子得分及排名都不高,2市在提高技术扩散效应时应特别注重整体性。2市可以通过加强企业研发机构建设推动技术扩散吸收能力的提升,加大汽车产品营销力度以提高技术扩散即时收益,引进先进生产设备等途径改进产品生产工艺。

[1]董景荣.技术扩散的理论、方法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2]孙洪涛.跨国公司直接投资的技术扩散效应和效果[J].经济纵横,1998(6):28-32.

[3]张建东.跨国公司在华技术扩散效应分析[J].当代财经,2003(11):104-106.

[4]殷醒民.长江三角洲经济发展中的技术扩散效应[J].杭州金融研修学院学报,2004(4):9-11.

[5]张秀娟.提高我国利用外资效率问题研究[D].天津:天津财经大学,2007.

[6]张经强.我国区域技术扩散效应:基于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9,27(11):1651-1655.

[7]吕新军,胡晓锦,张熹.中美高技术产业间技术扩散效应模式比较分析——基于投入产出与社会网络方法的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5):51-56.

[8]殷醒民.技术扩散效应论[M].上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9]顾洁华.跨国公司在华技术扩散效应研究[D].广州:暨南大学,2006.

[10]刘景东.技术扩散的溢出效应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D].西安:西安理工大学,2010.

[11]王江.产业技术扩散理论与实证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0.

猜你喜欢
汽车产业指标体系效应
铀对大型溞的急性毒性效应
装配式支吊架在汽车产业集聚区的应用
懒马效应
今日农业(2020年19期)2020-12-14 14:16:52
层次分析法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应变效应及其应用
付于武: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十三问
共享新能源汽车产业盛宴
测土配方施肥指标体系建立中‘3414
土地评价指标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