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德辉,宁绍强,穆荣兵
YE De-hui1, NING Shao-qiang2, MU Rong-bing2
(1.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艺术与设计学院,桂林 541004;2.广西师范大学 设计学院,桂林 541004)
国外旅游产品设计较为发达,而且旅游产品在旅游产业中所占的比重也较大,据国际旅游统计资料,欧美等旅游业较发达国家中的旅游购物收入,一般均占这些国家旅游业总收入的40%左右,新加坡和香港地区的旅游购物收入则占旅游业总人数的50%-55%,且发展较为稳定。“而我国的旅游商品收入只占旅游总收入的20%左右”。“旅游购物所占比重的多少,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旅游业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1]。而国外旅游产品设计具有几个典型的特征:首先是地域特征明显,由于国外知识产权保护措施得力,加上政府的引导,使旅游产品显示出明显的地域性特征;再者产品制作精致;同时重视传统和现代的结合,比如日韩等国的旅游产品设计,就非常重视传统文化在现代一些小产品上的运用。
国内旅游产品的设计开发多数都侧重于本土文化的开发,比如以地域文化为基础的旅游产品开发,汇集了旅游地文化艺术、传统工艺以及旅游资源等各方面的文化特征,体现了整个产品的核心价值,即纪念性和地域性。而国内旅游产品的开发和设计存在几个方面的问题:比如泛地域化问题,大部分旅游产品都没有典型的本土特色,产品呈现泛地域化的特征,极大地影响了区域性旅游产品的设计和开发;市场定位存在问题,大量缺乏市场定位的劣质产品进入市场,使整体旅游产品市场呈现恶性竞争和低价竞争的现象,导致整个旅游产品只能处在一个低层次阶段;再者是模仿和抄袭问题,企业不愿意在旅游商品的研发上下功夫,转为进行抄袭、仿造来谋求短期的市场利益。这种相互抄袭、仿造,造成了旅游产品开发的恶性循环。
从国内外现状调查和分析综合来看,现代旅游产品设计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趋势:
1)重视地域性文化特征的旅游产品设计与开发,现在的旅游产品非常重视在地域性文化方面挖掘,寻找具有当地民族性和区域性的文化符号进行借用。
2)工艺过程的产品化设计,重视旅游产品的带个人的精神体验,将工艺本身作为主题开发旅游产品,使游客拥有体验的乐趣,将有形的旅游产品和无形的精神体验结合在一起。
3)主题产品的设计,即通过将特定地域的神话传说、地域节庆等等主题进行产品化设计,使旅游产品品不断以新的内容和形式出现。
4)侧重于围绕主体做整体开发,将旅游产品结合旅游地的餐饮、娱乐、居住等方方面面结合起来,做成一个整体来展开设计,丰富旅游产品的种类,也让旅游产品更富有特色和应用性。
北部湾地区地处我国沿海西南端,从空间总体布局上看,它由一个超区域中心(南宁)、三个区域中心(北海、钦州、防城港)、四个次区域中心(东兴、合浦、灵山、武鸣)组成,经济区除具明显区位优势和突出的战略地位,还具有丰富的海岸线、土地、淡水、海洋、农林、文化、旅游资源。区域内环境容量较大,生态系统优良,文化资源丰富、人口承载力较高,开发密度较低,发展潜力较大[2]。尤其在旅游方面,在《北部湾规划》中明确地提出要把北部湾地区建设成为区域性国际旅游目的地,提出“立足旅游需求,发挥特色优势,依托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把北部湾地区培育成为区域性国际旅游目的地和旅游促进中心”。突出休闲度假、观光游览、会展商务、餐饮购物、民族风情体验五大旅游功能;突显南国边关跨国、跨海休闲度假、山水生态、民族历史文化、会展商务五大旅游特色,但是在具体的旅游产品方面,北部湾地区的旅游产品普遍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1)结构、功能单一
目前旅游产品主要以沙滩、海岛、海湾景观作为开发重点,以观光旅游为主,同质竞争的现象明显。多属于浅层次的开发,没能深层次发掘其文化内涵,没有形成整体开发的规模。
2)缺乏旅游产品品牌
少数民族文化旅游没有统一的民族文化品牌,很多少数民族地区目前正面临经济发展与文化遗产保护的矛盾。同时北部湾经济圈其他旅游景区、景点的知名度不高,旅游资源的品牌效应也不显著,还没有形成真正具有世界震撼力和吸引力的品牌,没能很好地结合人文旅游资源,创出自己的品牌特色。由于缺乏别具特色、高品位的旅游品牌,世界级、国家级的旅游目的地的产品不多,环北部湾区域滨海旅游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未能得到很好的提升[3]。
3)对民族特色的旅游产品保护不足
对民族特色的原生态的文化、民族旅游工艺品、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的保护和开发相对不足,对环北部湾少数民族文化的丰富内涵也缺少深入的挖掘、研究和保护、开发。
建立北部湾旅游产品设计平台,就是要平台的整合优势,对北部湾地区独特的地域文化的调查和研究,形成资源库,并提取具有本土特色的设计元素,总结具有本土特色的设计方法,形成独特的北部湾旅游产品设计风格。
旅游平台成员分别从事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设计理论研究、旅游产品设计调查和分析、设计制作和设计推广等方面的研究,分别成立本土化设计理论研究、旅游产品设计调查、旅游产品设计实践和推广等四个部门,进行正规化的运作,平台具体架构如图1所示。
图1 北部湾旅游产品设计平台架构
2.2.1 北部湾地区传统文化和旅游文化研究
北部湾地区具有独特的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都需要进行总结和提炼,用来作为设计元素,来进行再创造,结合原有的旅游产品和本地的旅游文化,进行全新的旅游产品设计。
1)广西南方壮族和京族文化研究
占整个北部湾地区人口90%的壮族具有独特的干栏式建筑文化、特殊的饮食文化、服饰文化、节日文化、民间工艺(包括彩带、壮锦、瑶锦、刺绣、木雕、石刻、剪纸、制瓷、泥塑等)和歌舞艺术,而京族历史悠久,古老朴素的海洋生产传统、最具京族海洋文化特征的“唱哈节”及独具神秘色彩的宗教信仰、绚丽多彩的文化艺术也构成北部湾重要的文化资源[4]。这些都值得总结和提炼,寻找来作为北部湾地区风格的旅游产品设计元素。
2)北部湾港口和海上丝绸之路文化研究
北部湾地区具有特殊的港口特色,北部湾港(防城港、钦州港和北海港三港合一)具有特殊的港口文化,同时具有独特的海上丝绸之路文化,作为汉代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的合浦自古以来都是北部湾重要的港口。
3)北部湾地区特色的设计元素,融入到旅游产品设计中,
北部湾除了传统的民族文化外,还有独特的铜鼓文化和珍珠文化,铜鼓文化有近3000年的历史,北部湾地区是广西铜鼓出土最为集中的区域,而。珍珠文化是北部湾璀璨的海洋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合浦地区是珍珠文化较为集中的地区。
2.2.2 北部湾地区旅游产品设计方法和设计风格研究
根据实际的旅游产品设计实践,进行总结和归纳,得出一整套独特的北部湾地区旅游产品设计方法体系,根据旅游产品种类,有针对性的选择设计方法,从设计创意、方案选择,设计推敲到具体旅游产品定案,运用老的设计方法的同时,发掘新的设计方法,最后形成完整的设计方法体系,为整个设计风格的形成提供支撑。通过对北部湾地区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的研究,提炼独特的设计元素,进行实际的设计实践,并总结设计方法,最终形成独特的北部湾地区旅游产品设计风格。
2.2.3 建立北部湾旅游产品资源库,并制作相关网站
分别从理论资料和实践资料两个方面展开进行资料收集,理论资料主要侧重于北部湾地区旅游产品的一些研究资料的收集,并进行归类整理;实践资料主要来自于具体的旅游产品设计实践,绘制的草图,建模以及一些材料和结构的资料,整合成资源库,并放到网站上进行共享。
平台的运行模式如图2所示。
如图2所示,北部湾地区旅游产品设计平台的运行,主要是以高校人才、科技、国家政策和文化研究为支撑,从事北部湾地区本土文化研究和产品设计的系统研究两个方面的研究,突出平台的整合优势,将地区特色产品、工艺品、民族服饰和旅游纪念品设计中心整合起来,同时提供展示、培训和评估的服务,也负责设计成果的收集和成果的转化工作。
图2 北部湾地区旅游产品设计平台运行模式示意图
北部湾旅游产品设计平台是一个综合性、开放的平台,具有整合性的优势,利用这个平台,
可以将旅游产品的资源、设计人才整合起来,借助北部湾独特的地理环境,发掘出独具特色的北部湾旅游产品,提升北部湾地域文化的层次,从而达到提升旅游产品层次,增加综合实力的目的。
[1] 钟志平.论我国旅游商品开发创新的难点和对策[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2,(12):60.
[2] 朱其现.创意产业:促进北部湾经济区可持续发展的策动力-以创意经济视阈解读,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J],学术论坛,2010,(3):125.
[3] 张瑞梅.环北部湾旅游产品一体化研究[J],学术论坛,2011(4):117.
[4] 朱其现.北部湾经济区创意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考[J],改革与战略,2011,(7):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