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画世 杨远健
(1.遵义医学院体工部 贵州 遵义 563003;2.遵义市第十五中学 贵州 遵义 563000)
中学体育教学是我国学校体育教学的重要基础,是青少年发展身体的重要途径。也直接关系到“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落实。体育教学质量对培养中学生体育学习兴趣有着很大的影响。贵州省中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如何?体育教学存在哪些问题以及如何去改进与提高体育教学?这是摆在我们面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调查与分析试图从一定程度上揭示其中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给予一些合理的建议。
采取抽样的方法从xx市一、五、十一中抽取学生100名。其中男生52名,女生48名。
(1)问卷调查法
本次问卷是在参考有关资料并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的基础上设计的,通过发放问卷的形式,随机抽取100名在校中学生对其体育兴趣的情况进行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00份,回收问卷100份,回收率100%,无效问卷2份,有效率为98%。
(2)文献资料法
查阅的文献资料主要有:有关学校体育方面的法律法规、学校体育学、体育社会学、体育心理学、统计学等方面的著作;利用中国知网(CNKI)查阅相关论文30余篇。
(3)访谈法
根据研究任务,有目的的与学生进行交谈。了解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情况。以便对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的现状有更深入的了解与把握。
表1 中学生体育学习兴趣情况
表2 中学生各种体育学习兴趣情况
从表1调查研究中发现,有36.00%的同学对体育感兴趣,其中非常感兴趣的有68.25%;有50.00%的同学感到体育的态度难以确定感觉一般,其中可以看出有近一半的学生还是对体育活动不排斥;另外有14.00%的同学对体育一点不感兴趣。
通过表2调查分析可以中看出,对体育感兴趣的学生只占少数。而大部分学生处于对体育学习缺乏兴趣或者是感觉一般的状态,可是我们可以欣喜的看到大多数学生对体育不是很厌恶或者是排斥 (只有少数的学生对体育一点不感兴趣),这是我们要尽量争取的群体,只要措施得当,引导正确,我们完全可以很好的改善当前学校体育中学生兴趣不高的问题。
表3 不同性别中学生体育兴趣
从表3调查研究中表明,不同性别中学生在体育兴趣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但总体趋势一致,具体为男生体育兴趣明显高于女生,但学生在体育兴趣方面普遍偏低。
从以上统计的数据可看出看出,中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偏低,这种现象严重影响了体育教学的效果,体育活动的开展,以及学生身心健康的提高。而男女生性别的差异与心理特征的不同也造成男女学生对体育兴趣强度的不同。本文着重分析研究学生厌恶体育的原因,从而为以后更好提高学生参与体育的兴趣、以及优质高效地开展体育课教学提供帮助。
(1)生理发育状态的不同的影响
高中生在身体各个方面的发育上已基本接近成熟,身高、体重、四肢、第二性征等很多方面有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女生的身体变化尤为明显,身体形态发育已接近成人,让她们感到不适应或紧张。除此,部分女生还受月经、体重加重的影响,不愿意参加甚至抵制拒绝参与体育运动,特别是一些需要有一定力度和强度的运动项目更是她们排斥的重点;而相反的是高中男生(除部分身体形态不佳或自我封闭意识强的男生外)身体发展的变化更加激发了他们展示自己身体形态的倾向,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高,在一些能影响体形和身体力量的运动项目上,他们自觉参加的意识强,期望从参加体育运动锻炼的过程中达到对自身整体形态的改变。由于以上身体形态方面的不同影响,在对体育学习的兴趣程度上,男生明显高于女生。
(2)心理状态、性格特点不同的影响
一般来说,高中男生身体逐渐强壮,肌肉变发达,身高、体重等其他方面已接近成人,这都促就了他们积极参与体育运动的心理因素,同时这一年龄段的男生大都喜欢表现自己,爱出风头,喜欢以展示自己身体形态方面的优势吸引同龄人特别是同龄异性的注意和好感,愿意在公众面前表现、展示自我。相比之下女生在处事态度上一般由原来的大大咧咧逐渐转变为比较注重细节,一般较文静、敏感,喜欢安静,不愿意在人多的公众场合突出自己、表现自己,特别是随着身体生理的变化,使得她们感到害羞,不愿意活动特别是参加体育运动,怕羞心理占主要地位。即使有部分性格外向、活泼好动的女生,但由于其生活的整体氛围的影响,她们对体育的兴趣爱好也会逐渐发生变化。
表4 影响体育兴趣主要原因表
(1)场地、器材、运动设施不够完善
场地、器材、运动设施不够完善是影响中学生体育兴趣主要原因,所占比例为90%。体育课教学枯燥、死板、无趣味性当前中国,多数学校的体育设施建设大都不完善,特别是在某些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还有经济条件的影响,是限制学校工作的薄弱环节。另外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部分学校确实存在经济方面的困难,同时思想观念的转变也没有到位,体育场地、设施的建设过分依赖于国家扶持,从而阻碍了学校体育基础设施的建设,同时也大大影响了学校正常的体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无形中影响了学生对体育教学、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爱好,也影响教师教学的积极性,不能很好的调动师生参与体育教与学的情绪,进而影响学生对体育的兴趣。
(2)体育课教学枯燥、死板、有强制性、无趣味性
体育课教学枯燥、死板、无趣味性是影响中学生体育兴趣又一主要原因,所占比例为86%。当前我国中学体育课的教学存在一个普遍现象就是体育课的教学枯燥、死板,以教师讲授学生被动接受为主要教学方式,强调教师的主导型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带有明显的强制性,缺少吸引力和趣味性,造成这样一种状态的原因主要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问题。体育教学中教师教课所选择的内容及对学生的要求都是根据学生平均状态来决定的,因此个人的兴趣爱好被限制在很小的自由度里。在实际的体育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比较单一,大多采用传统模式,课堂上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跟着教师的思维走,缺乏创新。同时授课内容陈旧落后,严格按照教材上课,严重限制了学生的自由发展和体育学习的自觉主动性,因此有一部分学生上体育课是为了在最终的体育考核中取得成绩,而不是出于兴趣爱好。这就使得体育课对学生来说是一种负担,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发体育的兴趣,更不能培养体育锻炼的能力,增强体育的意识。
(3)文化课学习压力大
文化课学习压力大是影响中学生缺乏体育兴趣的重要原因之一,所占比例为82%。处于中学阶段的学生,面临着通过考试升学的压力,中学阶段为他们人生的重要转折点,特别是现代社会竞争压力加大,升学几乎成为改变他们人生的一座独木桥,加上老师父母的期望,周围环境的影响,致使学生学习压力大,思想负担重,每天忙于紧张的学习、考试,而疲惫之后学生选择的大都是睡眠休息,故没有更多的时间参与体育活动,甚至基本不参与体育活动,更谈不上对体育运动的兴趣爱好,这种状态显然是消极不利的。部分学生对体育的认识不够,错误的以为参加体育活动是在浪费时间,参加体育运动不仅不是休息而是变相的加大疲劳度,所以大部分学生把时间用在学习和其他自认为能让大脑得到休息的方式上。
(4)胆怯、自卑、怕苦、怕累、恐惧
胆怯、自卑、怕苦、怕累、恐惧是影响中学生缺乏体育兴趣的主要原因之一,所占比例为66%。由于现在的中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在家庭中受到长辈较多的宠爱,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和承受能力在下降。现代学生对体育中运动强度较大的项目大都有厌倦的心理,而处于中学时期的女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高峰期,随着年龄的增长,生理发育不断成熟,女生大都喜欢安静,怕动(特别是剧烈的运动),体育课上遵守纪律,听话,不爱动是女生的一大特点,经常要被老师赶着,逼着去练习和活动,处于一种消极,被动的状态,导致她们从心理上厌倦排斥体育运动。除此,担心、害怕是中学女生的又一心理状态,随着学生生理发育的逐渐成熟,女生的皮下脂肪增存厚,重心降低,骨盆变宽,导致速度、力量、耐力等身体素质相对较差,所以在学习有一定难度的动作时,会产生犹豫、恐惧、信心不足等心理现象,特别是在做体操等有一定危险的动作时,这种心理现象的表现尤为突出。伴随着中学女生身体的不断成熟,她们性格上变得更为敏感,更加关注周围的人对自己的评价和看法,在行动上则模仿斯文、雅静。因此要她们在大庭广众,特别是在男生面前做练习时感到不好意思,在做难度较大的动作时,怕自己做不好出洋相,怕别人笑话,产生害羞怕丑心理。同时由于学生的来源,身体素质等方面存在个体差异,及部分学生在身体方面先天性存在不足等原因,从而使部分身体素质差、体育能力弱的学生产生自卑心理,害怕出危险,轻视自己,消极的评价自己的能力,从而影响了他们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由于这一系列自身心理因素而逐渐形成体育弱势群体。
(5)师生关系不平等
师生关系不平等是影响中学生缺乏体育兴趣的主要原因之一,所占比例为50%。通过访谈得知,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有很多教师把自己看作是一个单纯的个体。因此在教学工作中只着眼于教学的组织、教法等研究,把全部工作都局限于“传授基本技术和增强学生体质”这个圈子里,忽视了师生关系的建立,没有把师生关系建立在平等、民主的基础上,将师生间的行为定位在“控制”与“服从”的层面,师生间存在着绝对的不平等。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与学生建立明显的界限,由此导致体育课堂沉闷,学生积极性不高,学习新动作困难,不愿意练习,体育教学效果下降,教学活动受阻。
(6)教学内容重复
教学内容重复也是导致学生体育兴趣不高的一个因素,所占比例为46%。在以往学校体育教学实践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从小学生到大学生都在练习蹲踞式起跑,从小学到大学前滚翻一滚到底,导致学生对体育提不起兴趣。这种现象的背后就是教材内容的循环问题没有把握好,对不同功能与形态的教材内容没能很好的区别对待。
从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学生对体育运动项目的要求越来越广泛,男女生的喜好也不尽相同,这就要求老师充分了解学生,启发诱导。教师应善于了解学生,研究分析学生的不同年龄、个性、思维特点、心理状态等因素的影响对学生体育喜好的影响。在教学中教师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激励他们思考,启发诱导他们去分析理解动作的要领,进行探索式、合作式学习,有目的的去完成每个练习。
另外,在完成教学大纲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尽可能满足学生对自己喜爱项目的选择和需要。根据不同对象选择不同教材,充分理解新课程中“运动超市”这一概念,切实运用到教学中。同时把握好教材的难易程度,太难,容易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会失去学习的兴趣;太简单,学生没有新的东西可学,同样也会失去兴趣。总之,应尽量使教学内容丰富化,特色化,多样化,大众化。在教学中大胆使用新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强调学生个体间的互动作用,使学生由“跟着练”转向“自动练”,由消极被动转向积极主动。使他们在自己所喜欢擅长的项目中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华,获得生动的感性体验,达到自我实现的心理满足。
心理障碍是培养中学生体育意识以及提高体育锻炼效果的阻力。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特别是女生在生理、心理上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身体素质明显下降,情绪敏感,自卑,心理承受能力下降,部分身体先天条件不好的原因等等,因此要在教学中采用正确引导,多鼓励表扬,少批评指责,适当的进行一些青春期的教育,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活动中获得知识,掌握技术,锻炼能力,培养意识,获得成功的体验。实现精神的愉悦,心灵的满足,情感的鼓励,个性的陶冶,获得运动的乐趣。
体育教学是以实践课为主的一门课程,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师生一起练习、游戏、比赛,共同吃苦、受累,共同分享胜利的快乐,在此过程中,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师生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体育兴趣、学习的效果、教学活动的进行等。良好的师生关系是通过教师言传身教逐步建立起的。教师的身教是一种无声的命令和导向,教师要特别注意自身的修养,在学生中树立良好形象。而言教则要求教师注意言语技巧,用语一定要亲切感人,具有教育诱导性,这样才能在学生中获得威信,才能使师生关系出现亲密、积极的状态,这种状态的心理关系,实际上成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的基础,而教师的威信越高教学效果也越好。
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并取得成绩后,他会对成功的表现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并对此项体育活动更加感兴趣。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只有在学习获得成功而产生鼓舞的地方,才会出现学习兴趣。”从表4我们可以看到56%的同学是因为缺乏成就感等积极的情感体验而失去体育兴趣的,所以,在体育教学中,就要设法让他们获得成功。还要经常性的鼓励表扬学生,只要学生有进步就要及时地给与表扬,哪怕是一个微笑,让学生觉得自己也是很出色的,并向更高的目标进取,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遇到简单的动作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充当“小老师”的角色,这样既可以引起他们的兴趣,又可以锻炼他们的能力。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感到每一次参与体育学习都有收获。
学校体育是我国体育事业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总体发展相对较缓。究其原因,学生体育兴趣的缺乏是其主要因素之一。而造成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的原因,大体上可以概括为学生自身的原因、教师的原因、学校的原因等等。学校体育担负着发展学生身心的重要责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当前的首要目标,为此教育决策制定部门、学校、教师、学生要联动起来,通过提高体育课的灵活性、创新性、减少不必要的内容重复;提高教师自身的业务素质,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改善学校的场地设施等教学条件;并且要重视因材施教与区别对待原则作。针对中学生缺乏体育兴趣的具体原因,采取有效的措施,培养和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从而真正实现体育教学目标,为终身体育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