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第9中学 杨淑红
魏书生曾说:“心灵的大门不容易叩开,可是一旦叩开了,走入学生心灵世界去,就会发现那是一个广阔而又迷人的新天地,许多百思不得其解的教育难题,都会在那里找到答案。”学生作为我们从教的主体,一直是我们工作的中心和重心,如何在了解学生心理特点和需求的基础上,帮助他们获得客观而全面的自我认识,在文理分科的关键时期给学生把好脉,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得以成长与发展,是我们所关注的。
每个人的个性特征充分体现在兴趣爱好、气质类型、能力特长和性格特征几个方面。高中生处于情绪起伏波动较大,易感情用事,对一些事物比较敏感,甚至会产生处理问题时的不理性或逆反心理的阶段,加之高中生对职业的选择已由幻想期进入了预备期,帮助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气质等心理因素多一份对自己的了解,便于选择具体的职业和层次。
对于兴趣对一个人职业、理想的深远影响是不容置疑的,在这里我们也不再做过多论述,主要谈谈气质类型与职业选择的密切关系。
气质,包括感受性、耐受性、反应的敏捷性、可塑性、情绪的兴奋性和心理活动指向性(内倾或外倾)等特点。有的人善于察觉事物的细小变化,适合做检验、侦察等工作;有的人身体灵活性、敏捷性好,可从事体育、谈判、社交等职业等。
多血质的人活泼、好动、敏感,他们感受性低而耐受性高,不随意的反应强,具有较大的可塑性和外倾性,情绪色彩鲜明。外部表现明显,反应速度和灵活性好,工作能力强,容易适应新的工作环境,但注意力不稳定,兴趣多变。多血质的人职业选择较广泛,如政府、企事业管理官员、外事工作者、驾驶员、服务人员、医生、律师、运动员、探险家、新闻工作者、演员、军事侦察员,等等。但多血质的人不适合做细致单调、环境过于安静的工作。
胆汁质的人热情、直率、好动。他们感受性低而耐受性高,情绪高涨,抑制性差,不随意的反应性强,外倾性十分明显,反应速度快,动作干劲大,环境、工作会不断转变却不会成为压力。胆汁质的人适合做导游、推销员、经纪人、节目主持人、演说者、外事接待人员、演员、监察员等。在政府企事业单位中,可以担任应急、处理紧急事件的官员。不适合整天坐办公室,或从事不走动的工作。
抑郁质的人表现了较高的感受性,而耐受性较低,不随意反应低,情绪体验深刻,反应速度慢但强烈,工作适应能力差,容易疲劳,严重内倾,有悲观的情绪。工作细心、审慎、认真,观察力十分敏锐。他们不适合做上面提到的适合胆汁质人的工作。他们适合保做管员、校对、排版、化验员,也适合做机要工作、研究工作和艺术造型工作。在政府、企事业中可以担任部门主管,和按常规作出决断的领导人。
粘液质的人感受性低而耐受性高,安静稳重,情绪稳定,反应速度不快,也不容易转换,兴趣专注,善于忍耐,属于内倾型。他们具有自制、守纪、安静、不急的品质,但对于周围的事物关心不够。适合当外科医生、社会活动家、法官、管理人员、出纳员、会计、播音员等。因此气质类型与未来职业选择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从多元智能的角度讲,每个学生的智力结构是不一样的,文理分科应该根据学生的智力结构特点来选择。人有多重智能,可以分为八大类:语言智能、逻辑数学能力、空间智能、肢体运动智能、自知(内省)智能、人际(他知)智能、音乐智能和自然探索智能(自然智能强的人,在打猎、耕作、生物科学上的表现较为突出)。
每个人的多重智能存在着不均衡的发展,对于这一点很多老师深有体会:如有的学生上学的时候成绩平平,但走入社会后可能会比上学时成绩优秀的学生更有发展。因而在教育中我们应本着“给自己足够的弹性,给孩子足够的信心”的原则进行教育,所以心理学上也提出了“第十名”效应。其实人的多重智能对于文理科的选择具有一定影响,可以说文理分科对于高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意味着在未来职业取向上的第一次选择,学习文科或理科将在很大程度上对学生日后选择大学、专业以及职业方向产生重要影响。因此人大代表2009年就提出建议高中阶段对学生实施“文理分科指导”,开设相应的课程。只是目前具备的师资条件开设的学校少而又少。具体如下:
符号说明:★必需 ○ 需要△ 不太需要
理工科类职业需要具备较强的逻辑数学能力和空间智能,而文科职业需要较强的语言智能和逻辑数学能力,同时还需要较强的人际智能,艺术类则需要较强的空间智能和内省智能,动手操作类的则需要较强的逻辑数学能力、空间智能和自然探索智能。
一些文理实力都不错的学生可能考虑的是做“鸡头”还是“凤尾”的问题,这种想法带有一定的现实性、功利性和强迫性,需要综合诸多因素来加以科学选择和判断。当然不同的人可以选择更适合自己的位置发展,如从长远发展来看,心理素质较好、好胜心较强且考试发挥不理想的人可选择作“凤尾”,这样更有利于激励自己不断前进,有些学习踏实稳定、比较满足现状的人,可选择作“鸡头”,顺应心理需求。再比如文理选科,近年来,招生指标的调整趋势,就录取率而言,一是理科普遍高于文科,二是一本人数变化不大,二本、三本有所增加。这就需要学生,尤其是老师和家长收集、了解这方面的信息,以为学生提供参考,这方面的信息不仅不能忽略,还应当重考虑。
如有学生将来想做医生,他就该选择理科,而有学生想做新闻记者,他就要选择文科。也就是说要与未来想从事的职业相联系。另外还要考虑社会需求。
文理科选择不光是为了高考,从长远上看,要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考虑专业的冷热和就业的难易,要为自己的未来做好打算,打好基础。
当然指导学生选科还应注意避免选科6大误区:
误区1:文科就是死记硬背,只有不太聪明的人才选择文科。
实际上,要学好文科还必须具备理解力、判断力、表述力,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学得拔尖很难。
误区2:认为自己目前成绩比较好的学科,就是将来应该选择的职业方向。
实际上,一个人是否在某一领域有潜力和特长,和他的书面学习成绩常常不一致。如,一个喜欢踢球的男生,如果要报考体育院校,还要进行专业测试。
误区3:家长和教师的经验就是真理。
很多学生被剥夺了自主选择的权利。比如做医生的父母,希望孩子也攻读医科,所以在选择文理方面往往要求孩子必须按着他们的要求去做。
误区4:媒体对职业的预测。
一些媒体经常发布“21世纪最受欢迎的职业”“入世后最热门的职业”,实际上这些职业相对于社会上急需的各类人才,只是沧海一粟,而这些信息无形中成为学生选择的参照。又如一些学生看到记者在电视上展露风采,以为这一行很潇洒,其实这只是行业的表层现象。
误区5:往年高考试卷难,所以不选。
前几年某门科目试卷难,就坚决不选,选相对偏易的,结果挨到自己考时,以前难的卷子又变容易了,以前容易的科目卷子又变难了。其实,这里的不确定因素很多。
误区6:理科差,可为了面子选择理科。
一些学生觉得自己物理差,争一口气而选择了物理,“毅然”放弃了擅长的学科。由于学生正处于性情不稳定的青春期,所以也影响他们做出理性的选择。
高中生面临文理选择的十字路口,如何给学生提供科学合理的建议,如何指导家长理性选择文理科,教师承担着重要的责任,而实际上选择文理科的影响众多,如能力优势、兴趣爱好、气质类型、升学现状、社会需求、个人理想等,且这些因素往往并不一致,那么就尽量去寻找它们的最佳切合点,人人都渴望鱼和熊掌兼得,在尽可能的条件下避免求不得之苦。一个人选择文理科就是对未来职业的一种规划,未来职业要考虑多种主客观条件,所以请因人而异,因势利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