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 凡 柱, 罗 瑾 琏
随着知识管理理论的日益成熟和完善,知识在企业创新中的重要性日益得到学术界和实业界的关注,基于知识管理的企业创新研究成果不断涌现。然而,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环境下,企业可持续发展正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1]虽然知识业已成为企业最为重要的战略资源,但知识仅仅是一种手段,单纯拥有大量的知识并不能确保企业创新的成功,也不足以增强企业核心能力,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瓦兆达(Volberda)指出,是整合的知识而非知识本身形成企业的核心能力。[2]当前环境下,任何一家企业都不可能拥有创新所需要的全部知识资源,都不可避免地需要获取吸收组织外知识为企业创新所用。尽管国内外有学者讨论了知识整合与企业创新的关系,但大多集中于企业内部知识整合,较少涉及跨组织知识整合。本文则把跨组织知识整合放到企业自主创新这一微观环境下,探讨跨组织知识整合的基本内涵及其实现机制。
跨组织知识整合是企业内部知识整合的物理延伸,是企业为实现自主创新目标,通过组织间的正式关系以及组织成员与其他组织和非组织个体之间的社会性接触捕获外部知识,并将所获外部知识与企业已有知识进行综合与集成,实施再建构,使之融合成为具有新的基因结构与应用环境的新知识体系的过程。跨组织知识整合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不仅需要挖掘企业内部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动态关系,还需要捕获外部知识,并建立外部知识与内部知识之间的关系;跨组织知识整合的体系结构是一个开放式结构,与外界存在广泛的交流与接触;跨组织知识整合是一种跨越组织物理界限的学习过程,也是一种借助外部知识资源实现企业内部知识创新的过程。跨组织知识整合是一种跨越有形组织边界的知识管理行为,是知识外部整合与知识内部整合的统一体,是多种不同形态知识相互转化的过程,同时也是知识在不同知识主体间转移以实现知识重构的过程,这一系列特征决定了跨组织知识整合有着多种内容和类型。
知识整合是企业对已有知识进行再建构,使逐渐沉淀的组分知识重现生机的过程。知识整合包括两个互补的方面:一是个体间获取知识的分工;二是个体间的知识交流,通过分工获取知识是知识整合的基础。[3]詹勇飞、和金生认为,知识整合的前提是能够获取相应的知识源。[4]跨组织知识整合是组织内部知识整合的物理扩展,是为实现企业自主创新而进行的跨越组织边界的一种知识创新方式,是利用外部知识并将外部知识与企业内部相关知识进行融合以创造新知识的过程。因此,高效获取外部知识并有效识别内部相关知识,就成为跨组织知识整合的前提条件,本文将这一过程界定为知识捕获。捕获外部有价值的知识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特别是在知识爆炸的今天,知识的种类和数量呈指数式增长,更增加了企业获取外部知识的难度。这要求企业必须首先根据企业创新战略,识别出特定的知识需求,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知识搜索,找寻所需的知识源,并在此基础上将搜索到的知识转换为企业内部知识。因此,知识捕获过程包括知识识别、知识搜索、知识转移三个基本环节。
知识转移后,如果没能有效吸收并运用所转移的知识,就没有达到知识整合的真正效果,将组织已有的知识和转移进来的新知识进行充分融合,是企业对知识进行转化和创新的过程,是企业进行价值创新不可或缺的部分。[5]知识捕获为跨组织知识整合提供了外部知识基础,然而外部知识的获得仅仅为跨组织知识整合提供了可能,并不能保证跨组织知识整合的实现,跨组织知识整合的效果还取决于外部知识与企业已有知识融合的程度。这是因为,知识整合是通过一定的科学方法,将已有的分散的组分知识进行综合、集成、再建构,以产生新知识的过程,跨组织知识整合也只有经过外部知识与内部知识的集成和再建构,才能产生新知识。科古特和詹德(Kogut&Zander)认为,知识整合能融合不同种类和形式的知识及复合资源,是一种结合的能力。[6]因此,本文将这一过程界定为外部知识与内部知识的交融,该过程是跨组织知识整合的核心与关键环节,知识交融的层次与深度直接决定了知识整合的绩效结果。在波兰尼看来,知识可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两大类。按照这个分类方法,知识交融可分为显性知识—显性知识、显性知识—隐性知识、隐性知识—隐性知识三大类。显性知识通常以各种文本的形式存在,较易为人们所理解和掌握,显性知识间的交融通常表现为知识存量的增加和结构的改变,采取的方式多为物理性的技术方法。由于隐性知识难以表达和传递,隐性知识间的交融多为实践性与共享性交融,通过亲身参与(干中学等)和团体内讨论交流等方式来实现。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交融介于显性知识交融与隐性知识交融之间。根据交融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知识类型,可将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交融分为内生型交融和外生型交融两种形式。内生型交融指组织在原有隐性知识基础上,对所获显性知识进行分类整理,也即借助隐性知识对显性知识进行再认识的过程,进而建立显性知识与原有隐性知识间的连接关系。内生型的要旨是说,其更新知识体系的动力和知识来源是知识主体本身,是一种主动性行为;外生型交融是指,新获显性知识促使组织对原有隐性知识进行再认识,以产生新的隐性知识的过程,在此过程中,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之间的连接关系得以建立。外生型的要旨是说,其更新知识体系的动力和知识来源是知识主体的外部,是自身积累的知识受到外来知识冲击而重新建构的过程。值得提出的是,正如我们很难界定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之间的界限一样,在知识整合过程中,我们同样无法准确划定各种类型知识交融的界限,实际上不同类型知识的交融往往同时发生、相互交叉、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交融体系,促进新知识的产生。另外,在企业创新的不同阶段,知识交融会呈现出不同的特征,有时可能是个体行为,有时可能是团体或组织行为,知识交融的方式和程度也会表现出明显差异。
不同知识间的交融往往会促使新知识的产生,然而创造新知识并不是跨组织知识整合的最终目的,将整合后的新知识应用于新技术、新产品开发,为企业创造新的价值才是跨组织知识整合的本质所在。因此,知识的应用理应成为跨组织知识整合的重要构成要素。同时,在企业知识管理系统中,知识整合与知识应用也是密不可分的。任皓、邓三鸿认为,企业知识管理的最终目的是实现知识的应用,其前提是知识必须明晰、有序、系统化,而知识整合是实现这一结果的有效工具。[7]同时,知识整合是知识要素与实践要素的整合,是认识中的实践整合、实践中的认识整合,知识整合这一鲜明的特征也包含了知识的应用要素。对一个企业来讲,知识整合绝不是现有知识的简单叠加,而是一个知识创新的过程,包含知识获取、知识共享、知识应用等多个环节。[8]、[9]另外,就宏观经济发展来讲,新知识的产生本身并不等同于经济的发展,只有当新知识带动了科技、管理等各方面的创新,并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才能带动经济发展。[10]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新知识的有效、合理、充分应用。可以说,跨组织知识整合的最终目的是将整合所获得的新知识在企业创新实践中进行应用,以实现企业创新目标,离开知识应用环节,任何形式的知识整合都将变得毫无意义。因此,知识应用应当成为跨组织知识整合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与构成要素。
新型企业观认为,企业本质上是一个建立在信息技术之上,由一系列流程组成的价值创造系统,企业竞争优势通过其业务流程得到体现,业务流程已成为企业要素之一。流程指一个或一系列连续有规律的行动,这些行动以确定的方式发生或执行,导致特定结果的实现。跨组织知识整合的最终目标是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和机制,吸收利用相关外部知识,促使企业知识资本增殖,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跨组织知识整合的重点在于,捕获外部知识并将之与企业内部知识进行交融,使之形成新的知识,在这一过程中,必然包含知识的跨组织、跨形态流转。知识流是知识在载体间流动的过程或知识处理的一种机制,是一个借助知识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过程。李凤云认为,知识流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强调了知识的识别、获取、开发、分解、储存、传递、共享以及运用其产生价值的运动过程。
借鉴业务流程和知识流的概念,本文将跨组织知识整合过程中的知识流动过程以及过程中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关系,统称为跨组织知识整合流程,如图1所示。一个完整的流程包括资源、过程、过程中的相互作用和结果四个要素。知识是跨组织知识整合流程中的主要资源;知识捕获、知识交融、知识应用构成了跨组织知识整合流程的三个主要基点,三者之间彼此联系,相互作用;有效的跨组织知识整合会推动企业创新目标的实现,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跨组织知识整合是知识内流和知识外流的有机体。按照知识流的来源,知识流可分为知识内流、知识外流两类。知识内流是企业内有关产品技术、营销技巧、市场和产业概况、竞争者动向、顾客需求及偏好的信息和知识的流动;知识外流是企业与外部环境之间有关产品技术、营销技巧、市场和产业概况、竞争者动向、顾客需求及偏好的信息和知识的流动。跨组织知识整合的实现,既需要企业与外部知识提供者(供应商、营销商、竞争者、顾客、政府机构、科研机构等)相互交流,获取所需要的知识资源,又需要企业内部各部门与个体之间进行充分的知识流转。知识内流和知识外流任何一个环节出现断裂,都会影响跨组织知识整合的最终绩效,因此跨组织知识整合内在要求知识内流与知识外流的有效衔接。
跨组织知识整合具有动态性特征,具有很强的灵活性,企业根据具体的创新战略,辨别创新的知识需求,寻找可用的外部知识源,进而整合组分知识,形成创新的结构性知识,实现动态竞争优势的保持。知识整合的前提是能够获取相应的知识源。因此,在创新战略指引下,捕获外部知识就成为跨组织知识整合流程的起点。捕获的外部知识需要与内部知识进行充分交融,才能产生新的知识体系,在这一过程中,可能包含知识捕获与知识交融之间的多轮往复循环。经过知识交融,企业可能会发现,所获外部知识尚不足以解决当前问题,还需要获取更多类型的外部知识,或者会发现外部知识本身不完备、不充分、不成体系,需要进一步补充和完备,这都会产生对知识捕获的反向需求。内部知识与所获外部知识的充分交融,会在企业内部产生新的知识体系,对这些新知识的应用是跨组织知识整合的内在要求,新知识的应用可能发生在不同的领域和层次,也可能存在多种不同的应用方式。在将新知识应用于企业技术、产品等创新活动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现新问题,进而引发新的外部知识需求,对知识捕获产生新诉求,跨组织知识整合也就开始了新一轮的知识循环,新的知识循环是在原有基础之上更高层次的循环,这样不同层次的循环就构成了跨组织知识的螺旋式运动。从跨组织知识整合的结果看,跨组织知识整合有利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增强,而企业对核心竞争力的追逐又必然引发企业跨组织知识整合活动,因而企业跨组织知识整合与企业核心竞争力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企业跨组织知识整合流程并非直线型的,而是知识跨越组织边界的螺旋式流转。
图1 跨组织知识整合流程模型
基于自主创新以及知识资源的特性,我们认为,企业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构建自主创新过程中跨组织知识整合的实现机制。
随着企业间竞争的日益激烈,越来越多的企业将自主创新提升到了企业发展的战略层次,为自主创新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许多企业并没有因此获得核心竞争优势,其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缺少必要的知识资源支持不能不说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许多创新项目由于未能在前期获取到足够的信息和知识,未充分论证便匆匆上马,导致半途夭折。同时,随着知识重要性的日益突出和知识管理理论的逐步完善,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知识管理,在经营管理实践中获取并积累了大量知识,增加了企业的知识存量,但有些企业并没有将所获得的知识进行有机整合与合理运用,导致了大量沉没知识的产生,既浪费了企业资源,又因没有看到知识管理带来的经济效益而丧失了对知识管理的兴趣。虽然许多企业都将自主创新与知识整合放到了很重要的战略地位,但并没有在企业经营实践中将二者进行有机协调与整合,未能形成一个有力的统一体。为发挥自主创新与跨组织知识整合的协整作用,首先要求企业在创新与知识管理实践中,树立自主创新与跨组织知识整合协调发展的战略理念。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尽管本研究以跨组织知识整合为核心,但并不是唯知识整合论,企业在进行跨组织知识整合的同时,必然要考虑长远发展问题。企业不应只是知识资源的囤积者,应将知识积累与企业长久竞争优势联系起来,这需要把跨组织知识整合上升到企业战略层次。
胡贝尔(Huber)认为,知识平台是系统获取、存储、扩散组织知识的重要机制,是企业知识流通、运行、管理的基础设施和媒介。跨组织知识整合平台不仅是内部知识积累的储存地,也是从外部获取和吸收相关知识,然后通过知识整合创造出新的系列知识的基础。关于知识平台的构筑内容,目前学者们并未形成统一意见。有学者强调知识平台的原始功能,注重知识平台物化设施的建设,也有学者认为知识平台应包括文化、组织制度与柔性组织结构等软性要素。根据跨组织知识整合的特征,本文认为,跨组织知识整合平台应成为一个开放的系统,不但重视对内部知识的开发,更重视对外部知识的利用。因此,跨组织知识整合平台至少应由两部分组成:一是与外部知识源的连接,二是内部知识交流、共享和应用的平台。
跨组织知识整合平台的构筑没有统一的模式,企业可根据自身条件与创新实践的要求,有选择地进行。一般而言,企业可从四个方面着手:一是完善企业生产与研发基础设施。生产和研发基础设施反映了企业创新水平,跨组织知识整合特别是新知识的应用是以生产和研发基础设施为支撑的,离开了这些设施的支撑,知识应用就成为空谈。二是创建并逐步完善企业知识库。知识库最基本的作用就是把合适的知识以最小的成本传递给需要它的人。三是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在信息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信息基础设施在跨组织知识整合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跨组织知识整合有很大一部分是组织成员通过非正式的信息网络学习完成的,因此企业应逐步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努力在企业内部建设高效的E-learning社区,使企业能够快速、方便地获取、转移、利用所需知识,并灵活识别、捕捉、消化来自企业外部的知识;四是努力创造并不断加强便于知识跨组织转移的“场”,如组织间交互式的实践社区、客户交流与反馈平台等,以实现知识(特别是隐性知识)的跨组织整合。
艾伦(Allen)认为,看门人就是那些在企业中与外界联系较多、沟通广泛、高绩效的个体,并认为企业中的这些个体将影响整个组织与外界的知识沟通。跨组织知识整合以外部知识获取为基础,这必然会发生企业与外部组织、团体及个人的接触。这种接触实际上是由代表组织的员工进行的,他们代表本组织的利益,处理对方传递过来的信息,并将组织机构联系起来。由于在组织中所处的位置比较特殊,因此他们需要同时对组织内外两类主体负责。[11]魏江也认为,在对外学习过程中,组织内技术守门人发挥着非常关键的作用,通过对外界知识有选择的引入,并在组织内传播,将一次输入变为两次输入,知识传播与扩散效率大为提高。[12]在跨组织知识整合过程中,企业要有效利用看门人这一角色,识别出看门人,并鼓励和支持他们把所了解的知识传播给其他企业成员。
组织成员既是组织个体,又是社会个体。在社会交往中,组织成员会不可避免地与外界组织和个体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关系,从而间接获得企业不具备的新知识,从某种程度上讲,组织中的每一个成员都有可能成为企业“看门人”。因此,企业应树立全员创新理念,鼓励所有成员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获取外部知识,并实现在组织内部的快速流转。同时,组织成员由于在组织中地位和所扮演角色的不同,在跨组织知识整合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也不同,企业在鼓励全员创新的同时,应努力发现创新过程中的关键人物,并采取必要措施对他们的知识整合作用予以强化。企业可采取适当的激励机制来提高看门人知识获取和传递的意愿,同时还可针对不同的创新项目对主要看门人进行培训,以提高他们的跨组织知识整合能力。
(1)积极拓展外部关系网络。企业要经常与外部环境进行互动,从外界获取自己所需要的资源和信息,然后再将自己希望让外界了解的信息通过各种途径表达出来。这样,拥有较多外部关系网络的企业,更易于从其所处的外部网络中获取所需的关键知识和信息,从而提高自己的跨组织知识整合能力。企业外部关系网络来自于企业组织与外部利益相关者、伙伴甚至竞争对手之间的联系。因而,企业拓展外部关系网络,可从客户、供应商、竞争者及其他组织四个方面来展开。客户掌握着市场需求信息,对客户信息的获取决定了企业创新与跨组织知识整合的方向。企业应与主要客户建立正式的关系网络,定期或不定期地获取客户特别是领先客户对产品和市场的认知信息,掌握市场需求状况。供应商的技术革新和产品创新往往能推动企业的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企业创新活动不应脱离供应商而独立存在,应建立与供应商之间的正常沟通机制,积极获取供应商技术变革信息,以为企业创新战略的制定提供知识支持。企业与竞争者的网络连接可能体现为正式合作形式,如合资公司、联盟或研发(R&D)合作等,也可能体现为非正式的知识交流。除此之外,跨组织知识整合的外部知识还来源于其他知识联系,如各类协会、外部科学技术群体、区域集群、国家或国际标准机构等部门。为获取先进的专业知识,企业应积极与这些机构建立正常的交流和沟通机制,通过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学术交流、培训、教育等活动,与外界知识源进行交流,不定期邀请知名专家学者到企业作学术报告和会谈等,以利于组织成员对外界知识的获取和利用。波多尔尼(Podolny)认为,企业与外部网络联系的一个关键特征是交易关系的重复性和持久性。因而,企业应与外部知识源建立长久性的战略合作关系。
(2)优化企业内部关系网络。企业内部关系网络主要指组织成员之间的联系通道,是企业内部成员之间正式或非正式关系的结构与内容,它能够促进企业内部成员之间密切的社会性互动,有助于促进企业内部信息及其他资源的交换。内部关系网络可增进组织成员对工作和知识的理解,有助于解决沟通协调问题,加强专业化知识的共通性,促进知识的获取、积累、分享和应用,从而增强组织的知识整合能力。[13]内部关系网络作为知识整合的机制,具有正式和非正式两种方式。正式关系网络基于正式的制度规则,通过命令、规则、程序、计划等规范途径进行。然而,由于正式关系网络的僵化和缺乏效率,仅有正式关系网络还不足以充分实现知识交流,因而需要非正式知识交流机制的补充和完善。非正式关系网络基于行动者行为的嵌入性,嵌入性使关系网络中行动者的行动受关系结构的影响,使个体行动者可选择的行为组合受到限制,从而改变了行动者对相互间可能采取行动的预期。企业应重视创建有利于成员间合作的非正式互动系统,通过多元化的表现形式,使非正式互动系统在促进知识共享合作中发挥重要作用,从而营造良好的交流与沟通环境。对企业管理者来说,优化内部关系网络,一方面要克服正式关系网络的“惰性”;另一方面要尽量避免非正式关系网络的“私化”。这就要求企业应尽可能避免内部小圈子的形成,正确识别组织成员的网络关系,并为不同成员之间的社会互动创造良好条件,实现正式关系网络和非正式关系网络的优势互补、协调发展。
知识作为一种最有价值的战略资源,在企业自主创新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阐述了企业自主创新过程中跨组织知识整合的内在机理。跨组织知识整合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不仅要挖掘企业内部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动态关系,还要捕获外部知识,并建立外部知识与内部知识之间的关系。同时,跨组织知识整合也是一种跨越组织物理界限的学习过程,是一种借助外部知识资源实现企业内部知识创新的过程。跨组织知识整合内在由知识捕获、知识交融、知识应用三个基本环节构成,三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关系共同组成了跨组织知识整合的螺旋式运动。跨组织知识整合的实现是一项系统工程,企业可从构筑跨组织知识整合平台、建设看门人队伍、扩展并优化关系网络、创建开放式学习型组织文化等方面着手,建设跨组织知识整合的实现机制。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企业集成创新与合作创新契合机理研究:知识管理的视角”(项目编号:10YJC63010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1]芮明杰,邓少军.产业网络环境下企业跨组织知识整合的内在机理[J].当代财经,2009(1):69-75.
[2]Frans,A.J.,Vanden,B.,Bosch,H.W.,et al..Coevolution of Firm Absorptive Capability and Knowledge Environment:Organizational Forms and Combinative Capability[J].Organization Science,1999,10(5):551-568.
[3]宇红.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的知识整合[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7(6):47-49.
[4]詹勇飞,和金生.基于知识整合的知识网络研究[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9,21(3):28-32.
[5]季成,朱晓明,任荣明.基于知识整合价值链的企业并购知识整合研究[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7,19(6):78-84.
[6]Kogut,B.,Zander,A..Knowledege of the Firm,Combinative Capabilities,and the Replication of Technology[J].Organization Science,1992(3):383-397.
[7]、[8]任皓,邓三鸿.知识管理的重要步骤——知识整合[J].情报科学,2002,20(6):650-653.
[9]冯进路,冯丽婷,闫化海.知识整合的效率:市场、组织和企业家的作用[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8):43-47.
[10]朱雅帅,李朝明.知识创新与企业创新系统发展的关系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28(1):68-72.
[11]侯吉刚,刘益,张宸璐.基于知识整合的新产品开发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26(12):105-108.
[12]魏江.知识学习与企业技术能力增长[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223.
[13]陈建勋,等.内部社会资本、知识整合与核心能力[J].软科学,2008,22(6):1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