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农业领域适应气候变化的缺陷性分析

2012-06-25 07:05赵国强吉林省气象局陈怀亮河南省气象局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 2012年2期
关键词:气候变化河南省水资源

□赵国强(吉林省气象局) □陈怀亮(河南省气象局)

□刘荣花 □李彤霄

(河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中国气象局·河南省农业气象保障与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

□王庆斋(河南水文水资源局)

河南省是我国的农业大省之一,农业生产对河南省的经济发展起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气候变化的进一步加剧,河南省农业生产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为了促进河南省农业生产更好更快的发展,以河南省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为切入点,对河南省农业领域适应气候变化的缺陷性进行分析,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河南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实施了20多年,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河南省农业的飞速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随着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发展,气候变化对农业领域的影响也开始暴露出来。

通过对农业综合开发工作的调查和分析发现,河南省农业综合开发工作应对气候变化的缺陷性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政策方面的缺陷

公众对气候变化适应性观念认识淡薄,决策者以及管理者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不强,在制定政策上对气候变化的因素考虑过少。

虽然气候变化的问题已经提出了很多年,但是由于对气候变化的介绍和宣传不够充分,广大的公众包括一些决策者和管理者对气候变化的了解不够,对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没有充分了解和正确认识,在考虑和设计农业项目时,没有把气候变化及其影响考虑在内,在如何适应气候变化方面没有做出相对应的工作部署。同时,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很少,特别是农业项目中,几乎没有相关的政策措施,对气候变化敏感/脆弱区缺少相应扶持和照顾政策,不能使政策措施与现在气候变化的现实相适应,不利于农业领域的进一步发展。

2.执行力方面的缺陷

2.1 执行过程缺乏灵活性

在河南省农业领域的一些工作中,一些上级部门会提出相应的指导建议,但地方在执行过程中对当地的情况和应对气候变化方面没有充分考虑就盲目执行,缺乏灵活性,从而影响执行力度。河南省小麦产区属于黄淮弱冬性麦区,年度间冬前温度变化较大,暖冬时有发生。冬小麦品种应以抗寒性强的过度品种为主,可保证冬小麦不会在冬前发育过快而拔节受冻。但是在20世纪90年代前、中期,全省安排春性品种过多,而且不分茬口,不分地区盲目种植春性品种,如1993年春性品种占全省小麦播种总面积的58%,1995年更多,约占65%。结果遇到1995年暖冬,加之播种过早,导致全省133万hm2麦苗旺长,13hm2麦苗冬前进入拔节乃至小花分化期,植株抗寒能力大大降低,在冬前或早春遭遇冻害,损失较重。

2.2 农民经济合作组织建设薄弱,一些应对适应气候变化的新品种、新技术措施难以推广落实

由于大部分农民经济合作组织都处于建设初期,在组织和体制上还有一些问题,机构人员力量不足,能力不能充分发挥,不能很好的发挥其带动作用。在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过程中,虽然农民经济合作组织会对新技术、新品种进行介绍,但由于农户对以往经验的过分依赖,以及对新技术、新品种的不了解,就不会接受这些新的东西,新技术和新品种的推广就不能很好的开展。

3.技术方面的缺陷

3.1 水资源利用方面的技术缺陷

3.1.1 过分重视水库等大型工程的建设,轻视了小水利工程建设

河南境内水系分属黄河、淮河、长江和海河4大水系,河流众多,流域面积较大,有着很多小流域。目前的水利建设方面主要以水库等大型工程建设为主,农业领域主要利用类似引黄之类的工程,在小流域的水利资源的开发上面投入不足,小流域内的水利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一些地方河道建设没有搞好,造成了水利资源的浪费,随着未来降水的时空分布不均,小流域小水利的开发将会更加重要。

3.1.2 过分重视地下水的开采,忽视了地下水的回灌和保护

井灌是农业综合开发中常用的形式,每年作物需水时就会使用机井大量开采地下水,而对地下水的回补和保护的工作却不是很完善,致使地下水位下降和地下水污染,从而加剧了用水的难度。此外,地下水的下降还会引起地下漏斗面积的增加,造成耕地和生活用地的地面下陷,从而影响人民的生产生活。

3.1.3 过分重视地表水的拦截和地下水的利用,忽略了其它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在农业生产领域,从大型河流引水和打机井取水灌溉占了很大的比重,其它水利建设的比重稍微偏低。污水的再利用、雨水的回收利用,都没有得到很好的效果,不利于水资源开发的平衡进行。

3.1.4 过分重视对水资源的拦截,忽视了水资源的蓄存

在水利建设过程中,水利设施主要以拦截为主,通过拦截河道的地表水进行灌溉生产,而没有考虑如何积蓄多余的水量。夏季的暴雨和秋季的连阴雨天气可以提供大量的水资源,但由于水利设施蓄水能力有限和设计标准偏低,降水季节产生的大量超出拦蓄能力的水资源都以排涝的形式白白的排走,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造成了浪费。而在缺水季节面临水源不够,水资源紧缺的情况也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

3.1.5 过分重视水利建设,忽视了水利工程的管理

农业开发过程中,水利工程建设投入了很多人力物力,而一些水利设施建成后,由于没有明确主要负责人,造成这些设施没人管理,缺少维护,致使该设施损坏以致报废,使用寿命大大缩短,应有的效能没有充分发挥。在随后开发项目中该设施又要重现翻修建设,既消耗了不少资源,又使农业项目的建设内容有所折扣,给以后的开发工作也造成了不少的问题。像类似的问题在农业项目中还有不少,这些农业项目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采取技术措施时缺乏管理,致使执行力受到很大的折扣,从而在应对突发性的事件例如气候变化带来的灾害性天气时,不能很好的应对,也就不能有效地应对气候变化对农业领域带来的影响。例如,引黄渠系建成后缺乏定期管理维护,造成淤积严重,河道供排水能力降低,从而影响农业开发的效果和进度。

3.1.6 过分重视水利建设规划问题,忽视了水利规划标准的修改问题

现行水利规划标准、设计规范制定标准时间长,多数为20世纪50-60年代的建设规范标准,而目前的大部分工程依旧按照该标准实施,已经不能满足应对当前气候变化影响的需要;另外,建设标准较低,没有考虑气候变化的影响,工程普遍老化失修严重,对旱涝的承载能力弱,随着气候波动的进一步加剧,将很难满足未来农业生产的需要。

3.1.7 过分重视水利建设问题,忽视了人员的教育问题

水作为商品的意识在项目人员的思想中仍然淡薄,思想上认识不足,工程管护措施不力,改制存在困难。目前全省608个水管单位仅29个批复了改革方案,落实了人员经费;用水协会能够对水资源进行科学的管理,但未能全面推行。

3.1.8 过分注重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忽略了对影响水利开发因素的分析

气候变化带来的降水量的波动变化,将会进一步改变水资源的时空分布,旱涝情况将会进一步加剧,都会对水利开发工作造成影响。而如何充分利用这些水资源,在农业开发建设阶段缺乏考虑,简单的抗旱排涝只会造成水资源的浪费,例如,没有设计储蓄田间雨水径流的蓄水工程,致导水资源的流失。

此外,水资源利用率低也是水利工程方面存在的问题。目前,河南省渠系利用系数仅0.4~0.5,灌溉水利用率35%左右,单方水粮食生产率0.8~1.2kg/m3,造成水资源的大量浪费;一些地区田间灌溉依然采用大水漫灌的方式,对水资源浪费严重,还有工农业生产造成水污染严重,加剧水资源的供需矛盾。

3.2 在农业生产方面

3.2.1 农业耕作方式粗放、单一

一些地区农业现代化程度不高,同时由于农户思想上存在传统耕作方式意味高产的观念,所以依然采用传统的耕作方式;然而传统的耕作方式在一定程度上破坏土壤结构、土壤肥力下降,蓄水量和养分含量降低,已不适应于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发展,不利于农业进一步发展。

3.2.2 农作物生产布局难以适应气候变化特点

随着未来气候的变化,降水波动将会进一步加剧,热量资源将会更加充足,原来的农作物生产布局将很难适应气候的变化,作物的种植界限进一步北移,作物的种植品种也需要作进一步调整。未来河南省暖冬出现的几率会进一步增大,春性冬小麦的种植界限将进一步北移,小麦需要进行合理品种布局。随着无霜期的延长,一些生长期较长的中晚熟的优良品种也可以进行种植。

此外,为了适应气候变化,近年来作物和品种布局上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但这种变化使自然灾害“受体”改变,加剧了灾害风险。旱涝灾害、冻害等发生后造成的损失加大,原因就是很多作物品种的高产性状上去了,抗逆性状下来了。90年代河南省冬小麦选用春性品种,但一遇到倒春寒,就遭受冻害,造成损失。所以在选择品种时,不能单一追求高产,还要充分考虑品种的抗逆等性状,否则可能得不偿失。

3.3.3 田间种植制度及管理措施不健全

部分地区作物品种抗旱能力低,导致作物水分利用系数较低;非充分灌溉制度及田间节水灌溉方法仅在部分地区尤其是水源相对短缺的地区应用,而对于大部分农业生产区域,非充分灌溉制度及田间节水方法还没有得到较好的应用,导致作物水分利用系数也还没有达到较理想的水平。

受传统种植制度的影响,田间种植制度及管理措施缺乏科学性。农户在田间作物问题较明显的时候才去解决,往往错过了解决田间问题的大好时机,造成一些不必要的损失。在种植管理过程中,容易受短期的利益驱动,致使新的科学的田间种植制度及管理措施不能很好的推广应用。目前,由于农作物生产效益低,一些农户受经济效益的驱使,转种其他经济作物,造成一些农业用地不能连片,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田间种植制度及管理措施的实施。

3.3 在科研开发方面

3.3.1 重气候变化影响研究,轻适应气候变化对策研究

当前对未来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研究相对较多,但农业适应气候变化研究成果还较少,对于适应对策、成本效益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还不是很全面,不能有效地全面地指导农业生产。另外,在一些农业技术措施的研究开发过程中,对适应气候变化方面考虑的较少,以至于在技术推广应用后存在一些缺陷,不能很好的发挥效能。

3.3.2 重工程措施建设,轻非工程性措施建设

在农业领域,工程性建设的投入力度很大,往往忽视了与工程建设息息相关的非工程性措施建设。对一些工程性措施没有进行气候可行性论证分析,对当地的气候和气象灾害情况缺乏足够的认识,致使工程建设中和建成后不能很好的适应当地的气候和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从而影响原来设计的能力的充分发挥;对气候灾害的影响和带来的损失缺少风险评估,以至于缺乏对气候灾害的全面认识,在气候灾害发生时措手不及,在灾害发生后忙于调查,不能有效地采取措施恢复生产,减少损失。另外,缺乏对农业生产资源的实时评估和预评估机制,对资源的合理利用和调配缺乏有效管理,例如,开展对旱情、雨情的监测和预测,从而合理有效地指导农业生产,既减少了人力物力和资源的浪费,又提高了生产效率。

4.结论

受气候变化的影响,农业领域在政策上、执行力和技术上的一些缺陷逐渐表现出来,对未来农业的进一步发展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以后在农业领域的工作中需要对这些缺陷和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认真研究和分析,采取有效的措施,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从而更好地为农业的高产高效服务,促进河南省粮食核心区建设更好更快的发展。

[1]成林,薛昌颖,李彤霄等.河南省稻麦类作物对气候变化的响应[J].气象与环境科学,2010,33(3):6-10.

[2]宋玉民,陈佩英,李艳琴 等.气候变化对临颍农业的影响分析[J].气象与环境科学,2009,32(2):71-77.

[3]方文松,陈怀亮,李树岩等.南阳市土壤湿度与气候变化的关系分析[J].气象与环境科学,2007,30(4):13-16.

猜你喜欢
气候变化河南省水资源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应对气候变化报告(2022)》发布
《水资源开发与管理》征订启事
珍惜水资源 保护水环境
2019年河南省水资源公报(摘录)
加强水文水资源勘测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
气候变化与环保法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