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交响乐

2012-06-24 12:17
醒狮国学 2012年3期
关键词:赋格呈示部曲式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有了交响乐一说,当时泛指一切多声部的音乐,包括声乐和器乐。16世纪后,交响乐成为纯粹的器乐曲,并在音乐会上单独演奏,使交响乐得到发展。作为交响乐的曲式之一,“索纳塔”也就是奏鸣曲,开始只是泛指器乐作品,以区别于“康塔塔”(声乐曲),后来逐渐演变成越来越复杂的一种曲式结构,成为一种常用的套路规则,当然这种规则在使用时也会因人而异,有所不同,但万变不离其宗,并作为一种最复杂的曲式结构传承下来。它一般分为四个乐章,也有的作品是五个乐章,比如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曲》、柏辽兹的《幻想交响曲》。每一个乐章的标准奏鸣曲式包括:Ⅰ.呈示部。有时前面有一段较慢的引子或序曲,通常通过主旋律体现出一到两个主题,并互相交映、弥补;Ⅱ.发展部,也叫展开部。它在呈示部主题的基础上进行自由发挥;Ⅲ.再现部。有点类似于第一部分呈示部,是呈示部的再次出现。奏鸣曲中四个乐章之间通常快慢交替,不同主题交相呼映,从而构成整部作品。通常奏鸣曲的四个乐章的曲式结构都比较复杂,也有些作曲家把第二、三乐章简化了一些,但即便如此,一首交响曲听下来也得花费四五十分钟,而听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要花费一个多小时。

欣赏交响乐时,很多人心存疑虑,不明白花费那么长的时间,用那么多人来演绎的作品,到底表达了什么?

不同于我们东方音乐比较注重旋律,西洋音乐的创作非常推崇和声与复调。从器乐曲到声乐曲,从宫廷音乐到宗教音乐,甚至在市井文化中都有充分的体现。不具备这样的欣赏基础,没有培养起这样的听觉习惯,是我们在欣赏交响乐时的主要障碍。我们习惯于听一个旋律,而其他的伴奏声部都是陪衬,而赋格则不然,它的每个声部都有主题出现,每个声部都是主要的。或用同样一个主题,在不同调的不同位置上出现。我小的时候弹巴赫的二部、三部创意曲还没有太多的感受,等到后来弹奏五个声部的赋格,有时甚至觉得不完全是在弹奏,而像是在做一种高级智力游戏,将一个音乐的魔方掰来掰去,变幻无穷,趣味盎然。真想象不出来二百多年前的巴赫是如何用对位手法写出这些音乐的。“对位”手法是把声音当成几何图形、数字或是形象来创作的一种技法,借助于旋律的进行,有模仿、呼应、隐遁、对应、组合等不同的手法,并用严格的数学比例来发展蕴涵在主题中的各个要素,从而产生出一个十分复杂的结构。巴赫的赋格艺术表现出高精密度的复杂和严谨,不愧为音乐中的瑰宝和人类智慧的结晶。

如果说东方音乐通过旋律来勾画出楚楚动人的线条,那么西洋音乐则运用和声与复调来渲染大片的色彩,并通过音乐的不同层次构筑出一幅错落有致的立体画面。

当然用对位手法写的复调音乐并不都像巴赫的四五个声部那样繁复,以至于我们的耳朵都来不及接受和分辨。“卡农”这种形式就是对位法的一种基础技法,像冼星海创作的《黄河大合唱》中“风在吼,马在叫”的多声部轮唱,虽然简单,但此起彼伏、很有声势。除了轮唱,一些更复杂的复调性的歌曲像瞿希贤老师改编的东蒙民歌《牧歌》、黎英海先生改编的塔塔尔族民歌《在银色的月光下》等也逐渐被大众接受。

欣赏一部交响乐与欣赏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拉斐尔的画,米开朗基罗的雕塑,阅读曹雪芹的《红楼梦》、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等名著是一样的,你需要穿越时空、追溯历史,首先去了解作品所描写的时代背景、社会状况、重要事件的来龙去脉等等,这样才有一个欣赏的基础。因为所有艺术作品,都不会脱离时代而孤立存在,音乐也是如此。凡是一个时代伟大的艺术品,无不是在那个时代生活的土壤中深深地扎下根的,唯有这样,才能有顽强的生命力而得以流传。在反映不同时代的同时,艺术也在反映相通的情感,使我们从中聆听历史的脚步,寻觅人类的共鸣。所以,它既是历史的,又是现实的。而欣赏一些当代的艺术,包括流行音乐则容易多了,因为你就生活在这个时代,耳濡目染,很多东西无需再去了解了。

编辑/坦然

猜你喜欢
赋格呈示部曲式
g小调赋格(钢琴小品)
变体曲式的“再变”及结构范畴的结合
浅析奏鸣曲式的戏剧性
如何弹奏巴赫《平均律钢琴曲集》中的赋格
卡普斯汀《二十四首前奏曲与赋格》中的赋格主题研究
传承与引领
论并列曲式的审美特征
贝多芬钢琴奏鸣套曲中奏鸣曲式呈示部中连接部的特点
辨其体、感其韵、品其意——基于“曲式”的音乐作品阅读
舒伯特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呈示部和声结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