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市巴州区运用市场法则建立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

2012-06-24 14:35陈廷玺苟平
四川农业与农机 2012年2期
关键词:巴州区特色产业园区

□陈廷玺,苟平

(1.巴中市巴州区农技中心2.巴中市巴州区经作站)

巴中市巴州区运用市场法则建立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

□陈廷玺1,苟平2

(1.巴中市巴州区农技中心2.巴中市巴州区经作站)

巴州区作为成都、重庆、西安的地理几何中心,随着交通“三纵三横两环一航”即将建成,将是川陕渝结合部的枢纽联结地,形成南连北接、承东启西、外畅内达、便捷快速的综合交通网络,成为人流、物流的重要集散地。特别是以国际化视野、现代化标准、生态化特征,把巴州兴文新区建成具有区域影响力的开放型经济先导区,将使其2020年城镇人口达100万。同时,巴中又是全国三大富硒板块之一,具有最为良好的生态空间,被人称为除青藏高原外中国最后的一片净土。发展特色农业巴中天时地利人和占尽,优势凸显。

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利用和发挥地理区位优势和生态环境优势,运用市场法则,创新领导推动机制、资金投入机制、产业经营机制、技术应用机制,精心打造特色产业园区,着力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培育壮大特色产业。

2011 年以来,巴州区把发展蔬菜、水果、药材和花卉产业作为特色农业支柱产业,规划建立了5大特色农业产业带和7大特色农业园区,按照“产业布局区域化,基础设施规范化,推广品种良种化,生产过程标准化,生产经营组织化,产品销售品牌化”的要求,以推进全省“现代农业千亿增收工程”为载体,运用市场法则精心打造特色产业园区,着力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呈现出组织领导力度空前,资金投入力度空前,招商引资力度空前,蹲点指导力度空前,规模发展力度空前的景象。目前,全区建成了城郊高产优质蔬菜示范园区1 366.7hm2,渔溪川明参产业园区866.7hm2,上八庙万亩芦笋园区建成333.3hm2,柳林万亩银杏产业观光园建成333.3hm2,白庙万亩金银花产业园区建成333.3hm2,城郊万亩休闲观光农业园区466.7hm2,启动建设水宁猕猴桃产业园区333.3hm2。巴州区被列为全国蔬菜重点生产县(区)。

1 创新领导推动机制,强化规划引领

(1)落实组织领导强力抓。巴州区建立了“政府引导、部门配合、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领导工作机制,成立了区长挂帅、区委区政府分管领导负责抓的工作班子,把农业园区建设、特色产业培育纳入乡镇和相关部门年度目标考核内容,分值占5分(100分制),特别是正在建设的水宁园区区委书记现场办公,落实了区委副书记坐阵实地指挥,实行挂图作战,倒排工期,按时点名,强力推进园区建设。

(2)制订发展规划主动抓。制订了《巴州区特色农业发展规划》,坚持一业一规划、一业园区,重点规划建立环巴城商品蔬菜基地6 666.7hm2,突出抓好商品蔬菜产业,打造“有机蔬菜之都”;建立北部药材产业基地5 333.3hm2,以川明参和金银花为重点,切实抓好道地药材产业;建立以柳林、恩阳、清江为核心的城郊部名特花卉产业园区2 000hm2,突出观光农业和休闲农业发展,打造“现代森林公园城市”;建立中南部名特水果长廊3 333.3hm2,打造“巴州富硒猕猴桃地理标志认证”,建成南部优质高效农业区、中部观光休闲农业区、北部特色生态农业区。

(3)明确部门职责扎实抓。巴州区多次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农业园区建设工作,落实部门责任,变农业部门单打独斗为相关部门整体作战,特别是在蔬菜产业上,区政府制发了专门文件,在环巴城10km按全区人平266.7m2列为“保障性菜地”,每年不少于100万元蔬菜发展基金纳入年初预算,新征菜地须先缴纳建设基金,明确由巴州区发改局负责特色产业的立项、呈报;农业部门牵头,汇同国土、住建等搞好规划,并负责收取新菜地基金;国土部门负责新菜地的保护图绘制和新菜地基金的核算;财政局负责新菜地基金的专户储存、拨付和使用管理。

2 创新资金投入机制,强化项目集聚

(1)项目打捆建设农田基础。区政府制发了关于整合涉农项目集中建设农业园区的实施方案,明确要求项目向园区集中,产业向园区集中,科技向园区集中,整合土地治理、标准农田建设、农资综补田间渠系建设、小流域治理等涉农项目,统筹安排,打捆实施,整合资金27 767.02万元用于蔬菜、水果、花木、药材等特色产业基地耕地建设,调整田型2 000hm2,排灌水渠41.6万m,整治机耕道28km,耕地质量达到标准农田三级以上的面积1 333.3hm2,配置农业机械112台,检测设施设备10台(套),园区农机化水平达到60%以上。

(2)以奖代补吸引招商引资。以软环境为招商条件,实行政策招商,出台《巴州区招商引资优惠办法》,区委区政府对农业招商进行专题研究,出台细化政策,吸引外地业主投资巴州区农业园区建设,如成都艾文博投资11亿元建设银杏产业园区,四川塔基投资5.7亿元建设金银花园区,天津浩湖投资5.5亿元建设猕猴桃产业园区,特别是对业主投资建设大棚等生产性投入,政府按严格审查的预决算给予总投资的30%~40%补助,极大地吸引巴中兴旺农业科技开发公司投资3 600万元建成育苗场0.67hm2、半地下式冬暖式大棚53.3hm2,日光温室大棚46.7hm2,蔬菜选配站4 000m2。

(3)专项资金扶持农民发展。在尊重和确立农民投资的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充分用好用活“一事一议”政策和奖补资金,引导、鼓励农民投资发展特色农业。每年区财政预算不少于100万元,专项用于蔬菜产业的发展建设,给予每个蔬菜重点村扶持资金5万~8万元,激发农民发展蔬菜的积极性。目前,全区建成了曾口书台等36个蔬菜专业村、柳林七星寨等18个水果专业村、三河木头山村等10个药材重点村和柳林凤鸣等村6个花木生产重点村。

3 创新产业经营机制,强化业主带动

(1)业主承包规模经营。引进33.3hm2以上规模承包经营业主12家,租赁土地发展特色产业2 153.3hm2,如成都艾文博拟在柳林园区规模种植银杏666.7hm2,在巴州镇大连山建种苗繁育基地200hm2,建立以银杏叶烘干、黄酮生产、银杏茶生产为重点的银杏叶深加工中心。巴中兴旺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采取“农超对接”产供直销经营方式集中成片建立以西华村、书台村、合治寨村为核心的反季节特色商品蔬菜园区200hm2。巴中绿叶农业综合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在柳林玉金等村租赁土地200hm2发展有机蔬菜。

(2)股份合作规模经营。农民将土地承包权入股,对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价值化,实行业主与农户风险共担,利益均沾,按股分红,全区特色产业股份经营达1 793.3hm2。如水宁猕猴桃产业园区天津浩湖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与农民按7∶3股份合作经营100hm2,公司负责种苗等前期投入,农民土地折价入股。曾口寿星果业出苗子、出技术、包销售,农民以土地、劳力入股,公司与农民按2∶8分成,发展优质水果333.3hm2。

(3)订单发展规模经营。实行“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等生产模式,完善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全区培育、建立特色产业等有关专业合作组织76个,吸纳会员农户1.67万户,订单发展特色产业5 267.7hm2,如绿野蔬菜、杨氏蔬菜等5个专业合作社与巴中胡婆婆食品厂、渔溪咸菜厂等6家蔬菜加工龙头企业签订蔬菜发展收购订单,年收购、加工蔬菜10万t。同时培育营销大户,建立营销队伍,畅通销售渠道,全区经纪人达500多名,与巴中、重庆、成都、西安等城市的大型农贸市场建立稳定营销渠道,销售蔬菜、水果、药材30万t以上。

4 创新技术应用机制,强化标准建设

(1)围绕市场定品种。采取“技术人员推介,经营业主选择”的品种确定机制,水果生产上坚持稳定发展柑桔,大力发展猕猴桃,猕猴桃做到一园一品种,一园一特色,水宁园区选用了红阳猕猴桃,城郊苏山坪观光园区选用了黄金奇异果品种;蔬菜生产上区蔬菜办汇同示范区业主和农户与种子经销商签订新品种引进协议,引进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世纪绿宝”黄瓜、“东方辣”辣椒等优质蔬菜良种22个,良种覆盖率达100%;药材生产上在抓好川明参的同时,重点发展了药用金银花。

(2)突出科技增效益。推行了全员合同聘用制、职称评聘分开制、岗位目标管理制、跟踪服务督查制、业绩社会考评制等制度,实行定人员、定村组、定面积、定目标、定时限,包规划制订、包技术指导、包品种推介、包病虫防治、包信息联络的“五定五包”技术指导责任制,全体经作技术人员蹲点产业园区,实行保姆式服务、套餐式指导,亲情式对接,手把手指导农民和业主推广先进实用高效节本技术,特别是引进山东温室大棚等先进实用技术,在西华山等村建立冬暖式智能大棚205个,日光温室大棚460个,据调查,冬暖式智能大棚蔬菜年每公顷产30万kg以上,收入120万元左右。尤其是建成温湿气可控的智能育苗大棚1个,应用嫁接育苗技术,年出商品苗7 000万株。

(3)狠抓规范创品牌。树立抓品牌就是抓发展、抓市场、抓效益的意识,精心打好“有机、绿色、富硒”三张牌,大力塑造公共品牌,着力创建企业品牌,严格生产、加工、销售标准,建立和完善了基地准出、例行检测、生产记录等10个制度,成功打造了巴州川明参原产地地理标志认证和“安适”牌黄瓜,正着力打造“巴山富硒有机蔬菜”品牌,申报了“秦巴”牌蔬菜商标,拟申报无公害农产品整体认证,巴州大罗黄花原产地地理标志认证和芦笋、胡婆婆食品、猕猴桃、渔溪咸菜的绿色食品认证。

创新机制建园区打造特色立体产业:智能温室大棚

猜你喜欢
巴州区特色产业园区
党建引领谋发展,特色产业促振兴
巴州区:强化服务保障 让退捕渔民端上“新饭碗”
巴州区重点药用植物种类及分布情况
新店:健身器材特色产业“化蛹成蝶”
苏通园区:激荡开放潮 十年再出发
再论巴州区二季玉米开发前景
园区的开放样本
巴中市巴州区林业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西海岸:特色产业振兴乡村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