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玉红,张 圆,程海英
痰湿质脑卒中病人生活质量的护理干预1)
郑玉红,张 圆,程海英
1)为北京市科委课题,编号:Z08050703080801。
脑卒中是危及人类生命和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在发展中国家,脑卒中将是未来10年内的第2位死因,是严重致残的首要原因[1]。随着中医体质学说的不断发展以及对脑卒中病人体质的深入研究,发现痰湿质是脑卒中病人多发体质,由于水液内停而痰湿凝聚,以黏滞重浊为主要特征的体质状态。现代医学研究证明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包括血管壁病变、血流动力学、血液成分改变、血液流变学,及遗传、代谢、内分泌、饮食嗜好等体质因素密切相关。为了提高痰湿质脑卒中病人的生活质量,本研究选择60例痰湿质脑卒中病人实施健康指导,观察对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1 研究对象 2009年3月—2011年3月在我院综二病房和中医药色病房住院治疗的脑卒中病人。中医特色病房为干预组,综二病房为对照组。纳入标准:西医诊断参照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试行);中医诊断参照1996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协作组《脑卒中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2];中医体质类型的判断参照王琦教授体质分型标准[3],体质辨识为痰湿质;经头颅CT或 MRI检查确诊。排除标准:发病前精神异常或痴呆者;卒中后语言、认知功能障碍,且不能从其家属处得到可靠病史资料者;体质辨识非痰湿体质。病人一般资料见表1。
表1 两组病人一般情况
1.2 方法
1.2.1 干预方法 由主管护师或有经验的护师指导病人。两组在常规临床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对照组采用脑卒中常规健康教育,而干预组在体质学说指导下进行健康教育:
1.2.1.1 饮食调养 痰湿质病人一般体型肥胖,嗜食肥甘厚味、纵酒偏嗜、暴饮暴食,导致脾失健运,聚湿生痰,痰湿阻滞络所致。调养基本原则是健脾理气,化痰利水。因为脾主运化水湿,气能推动津液的运行而化散水湿。饮食宜清淡,多吃味淡性温平的食品,限制食盐的摄入,适当多摄取能够宣肺、健脾、益肾、利湿的食物。如白萝卜、荸荠、紫菜(养心除烦、利水除湿)、红小豆(利水消肿)、扁豆(补脾化湿)、荷叶(健脾升阳利湿)、冬瓜(清热利尿化痰)、薏苡仁(利水消肿、健脾渗湿)等。还可以配合药膳调养体质,如茯苓粥(利水渗湿、健脾和胃)、杏仁粥(宣肺止咳)。忌暴饮暴食和进食速度过快,要控制进食量,戒烟戒酒。
1.2.1.2 起居调摄 湿为淫邪,其性重浊,其质粘腻难化。由于“脾恶湿”,湿邪内阻,则脾胃功能运化失常,水谷精微失于健运则化为湿浊,内湿与外湿相合,则其邪更甚,由此造成脂浊痰湿充斥三焦,外及皮肌腠理,从而形成痰湿体质。病室温度不宜过高(18℃~22℃),湿度适宜(55%),衣被不宜过厚,应少睡多动,忌食后即卧。适宜进行户外活动,以舒展阳气,通达气机,减少体内热量蓄积,阴雨季节应减少户外活动,避免遭受风寒潮湿侵袭。
1.2.1.3 情志调节 人的体质与人的情志有密切的联系,在体质与人体的其他各种关系中,与情志的关系是最重要的,认清病人的体质,对病人的情志护理有重要的作用[4]。痰湿体质者性格温和、内向,善于忍耐。此型病人易产生忧思,导致气机不畅而产生抑郁。在情志护理上采用“喜胜忧”原则进行心理疏导,舒畅情绪,让病人心中喜悦,笑逐颜开,以克服其抑郁、忧伤等病症,同时根据不同病人的心理特征,采用安慰、鼓励、暗示等予以开导,设法排除不良情绪,保持情绪稳定,在心理上达到新的平衡。
1.2.1.4 健康指导 痰湿体质病人往往体形肥胖、嗜食肥甘厚味,生活不规律等,应向病人及其照护者讲解不良生活习惯对疾病的影响,指导病人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并讲解疾病知识及药物治疗知识。
1.2.1.5 运动调养 长期坚持运动锻炼,根据身体素质适当选择,如慢跑以及有氧运动,切忌操之过急。
1.2.2 评价指标 采用功能独立性评定(functional independence measure,FIM)[5]对病人的生活自理能力进行评定。采用医学结局 研 究 健 康 测 量 量 表 (the medical outcomes study shortform health survey,MOS SF-36)[6]评定病人的生活质量。血液生化指标:所有病人均于入院第2天、出院前1d空腹静脉取血。采用酶法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检测血清甘油三酯水平;采用凝固法在全自动血凝仪上检测纤维蛋白原含量。体重指数(BMI):根据卫生部疾病控制司2003年颁布的《中国成年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将病人BMI分为:肥胖(BMI≥28.0 kg/m2)、超重(24.0kg/m2≤BMI<27.9kg/m2)、体重正常(18.5kg/m2≤BMI<23.9kg/m2)及体重过低(BMI<18.5 kg/m2)。了解病人的BMI情况。在入院第2天、出院前1d分别对上述指标进行测评。
1.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软件统计包,进行一般描述性统计、t检验。
表2 两组病人血液生化指标和体重指数比较(±s)
表2 两组病人血液生化指标和体重指数比较(±s)
组别 例数 体重指数(kg/m2) 纤维蛋白原(g/L) 甘油三酯(mmol/L) 血小板(×109/L)入院时 出院时 入院时 出院时 入院时 出院时 入院时 出院时对照组 30 25.31±1.22 24.73±1.36 4.31±0.49 4.11±0.55 2.25±0.45 2.20±0.42 296.40±36.00 291.20±34.60干预组 30 24.65±1.30 23.50±1.10 4.24±0.32 3.80±0.48 1.99±0.38 1.61±0.26 305.73±21.42 287.20±33.00 t值 1.88 4.21 1.91 3.95 1.95 4.12 -1.82 3.48 P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表3 两组病人自理能力与生活质量评分的比较(±s) 分
表3 两组病人自理能力与生活质量评分的比较(±s) 分
组别 例数 入院时 出院时自理能力 生活质量 自理能力 生活质量对照组 30 50.06±8.37 42.63±7.54 45.73±8.59 46.33±7.53干预组 30 63.10±9.10 43.63±8.91 93.76±9.32 71.53±13.47 t值 30 -1.98 -0.46 -1.63 -8.94 P >0.05 >0.05 <0.05 <0.05
3.1 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可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生活质量是指不同文化和价值体系中的个体对与他们的目标、期望、标准和所关心的事情有关的生活状况的体验[7]。痰湿体质是一种常见的体质类型,当人体肺脾肾等脏腑失调,津液运行输布不利,易于形成痰湿时,便可以认为这种体质状态为痰湿体质。痰湿体质多见于肥胖人。此种体质类型容易罹患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症、高脂血症、哮喘、痛风、冠心病、代谢综合征、脑血管疾病、内分泌失调等多种疾病,调整和改善这一偏颇体质对预防和治疗这些慢性疾病、提高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表明:两组病人入院时自理能力、生活质量、血液生化指标水平和体重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两组病人血液生化指标、体重指数显著升高,表明痰湿体质存在明显的脂质代谢紊乱、糖代谢障碍、能量代谢减慢、自由基增多、血液流变性异常,且具有遗传特性[8,9]。形成痰湿体质的原因,除了先天因素以外,主要为后天因素:即过食肥甘厚味,长期的饮食不节、过度的安逸和情志不畅等,都是影响痰湿体质形成发展的重要因素。近年来中医体质学说不断发展,从多个方面说明、证实了痰湿内盛是肥胖人的主要体质特征。临床护理病人时,若能考虑到体质因素,在治疗护理上结合体质状况采用综合施护手段,从调体入手,制定护理计划,可提高临床护理疗效。
本研究表明,对痰湿体质病人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可调整病人的偏颇体质、提高其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调理饮食可强健脾胃,在最大限度上避免痰湿体质形成;调节情志可纠正病人不良心理状态,保持情志平和,积极配合治疗。调整不良生活方式,加强运动锻炼可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抗邪能力,防治疾病复发。以中医体质学说理论为指导,辨别其中医体质类型,制定出科学的、安全的、有效的治疗、保健、康复等一系列的个体化调养方案,包括起居、药膳食疗、情志调节、动静养生等,它既符合当代科学技术的相互交叉、渗透、融合发展的客观规律,体现了祖国医学“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整体观”“辩证观”和心身康复的特色,又与现代医学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相统一[10],将能大大地提高对疾病的预防、治疗及病后康复的效果。
3.2 辨体质施护是辨证施护的补充 辨证施护即从整体观出发,运用中医理论,将四诊所收集的有关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判断疾病的病因、病变部位、性质、邪正盛衰等情况以及各种病变间的关系,从而制定相应的施护原则与方法[11]。辨证施护是中医护理的精华,是指导中医临床护理的基本原则。传统的“辨证施护”针对“证”进行护理,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改变,护理服务要面对的是“人”而非“证”,如果直接用来进行中医护理实践,有护理不到位的可能;而辨体质施护则是针对“人的体质”施护,强调“人”的特性,符合现代医学模式的发展;“辨证施护”的症候分型比较复杂,而“辨体质施护”常见的体质分型较为单纯,量化辨体质施护为制定护理措施依据提供了量化的指标。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实施于临床,将对中医护理起到促进作用,能为病人提供更加科学的、有效的、高层次的护理服务。
根据本文研究结果,采用体质学说有针对性地对痰湿体质脑卒中病人进行健康教育,对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具有指导意义,值得深入研究。针对病人的体质类型进行个体化的护理干预,是一项全新的尝试,是一种具有中医特色的、全方位的个体化健康管理服务体系,有助于疾病的早期发现、早期治疗[12]。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讨。
[1]陈霞,张国华.从中医体质学说浅谈中风病的预防[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9(3):31-32.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协作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试行)[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6,19(1):55-56.
[3]王琦.中医体质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79-82.
[4]武昆.中医体质学说初探[J].河北中医,2005,27(12):948-950.
[5]张勇.脑卒中的功能障碍与康复[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6:70-71.
[6]Ware JEJ,Sherboume CD.The MOS 36item shortform health survey(SF-36).I.Conceptual framework and item selection[J].Med Care,1992,30:473-483.
[7]王拥军.卒中单元[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4:528-581.
[8]刘俊杰,赵俊.现代麻醉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852-861.
[9]王琦.中医体质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5:96-114;195;216.
[10]赵学玲.住院病人对中西医结合健康教育的需求调查[J].中国民康医学,2008,20(2):167.
[11]孙秋华,李建美.中医护理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1.
[12]周正颜.消化性溃疡健康教育与中医体质护理干预的研究进展[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31(19):3188-3189.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with phlegm stroke
Zheng Yuhong,Zhang Yuan,Cheng Haiying
(Affiliated Beiji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l Hospital of 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Beijing 100010China)
痰湿质;脑卒中;生活质量;护理干预
R248
C
10.3969/j.issn.1009-6493.2012.30.017
1009-6493(2012)10C-2817-02
郑玉红,主管护师,本科,单位:100010,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张圆、程海英(通讯作者)单位:100010,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2012-03-05;
2012-09-20)
(本文编辑 寇丽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