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伟静
(山东省青岛市骨伤医院 山东 青岛 266021)
2009年5月~2010年9月,我们在静脉输注甘油果糖时,配合局部冰袋加50%硫酸镁湿敷,减少了静脉炎及渗漏的发生,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本组96例,男57例,女39例,年龄25~72岁,平均56岁,均根据病情需要静脉输入甘油果糖。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1例,使用留置针28例,一般头皮针23例;对照组45例,其中使用留置针25例,一般头皮针20例。两组性别、年龄、病情、用药情况等方面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P >0.05)。
1.2 方法 对照组选用粗直、弹性好血管,避开关节处的上肢或下肢静脉。观察组除用对照组的方法外,患者在输注甘油果糖时,用50%硫酸镁浸透5~6层无菌纱布(以不滴液为宜)湿敷穿刺点上方,外罩无菌塑料薄膜(可保持纱布湿度),在膜上放一小冰袋,用胶布连同纱布一同固定,至输液结束后20~30min。冷湿敷过程中,护士要经常巡视,防止患处冻伤。
1.3 评价标准
1.3.1 静脉炎分期。Ⅰ期:局部疼痛、红肿或水肿,静脉无条索状改变,未触及硬结;Ⅱ期:局部疼痛,红肿或水肿,静脉条索状改变,未触及硬结;Ⅲ期:局部疼痛,红肿或水肿,静脉条索状改变,可触及硬结[1]。
1.3.2 渗漏分期。Ⅰ期:穿刺点及其上方局部皮肤有小水泡形成,剧痛、刺痛、烧灼样痛;Ⅱ期:局部组织肿胀,持续性剧痛,表皮组织坏死,溃疡形成[2]。
2.1 两组患者静脉炎发生率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静脉炎发生率比较(例,%)
2.2 两组患者渗漏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发生Ⅰ期渗漏2例(3.9%);对照组6例(13.3%),均无Ⅱ期渗漏发生。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0.01)。
甘油果糖为高渗药物,刺激性大,其pH值对血管壁的化学刺激或药物对血管的直接损害,使血管通透性增加,炎性物质渗出;加之表浅静脉反复穿刺使用,静脉壁受损,增加了药液渗漏的机会,使血管周围组织损伤,加重了受累血管的炎性刺激[3]。再者患者机体抵抗力低下,无菌操作不严格,微粒污染,各种机械刺激等,都易导致静脉炎,若不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护理,会引起组织坏死甚至影响血管的恢复。
冰袋冷敷可使低温状态下血管内皮细胞抗损伤能力增加,又抑制局部组织细胞活动,使神经末梢敏感性降低而减轻疼痛。还可使致炎细胞游走性下降减轻局部的炎症反应。50%硫酸镁湿敷因其高渗作用能在短时间内减轻水肿对局部组织的损伤;且具有良好的穿透性,可以通过皮肤渗入皮下组织及血管,引起神经肌肉发生阻断而使周围血管平滑肌松弛,血管扩张,血流加速,促进外渗局部血液循环,从而减少了静脉炎及渗漏的发生。
长期静脉滴注甘油果糖等刺激性较大的药物对血管有一定的损害作用,应注意以下几点:①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消毒范围要超过5cm(使用静脉留置针时消毒范围要大于敷贴面积),以防感染。②选择血管时应耐心细致,尽量选择较粗大、弹性良好、无破损、无炎症的静脉,避免选用皮下脂肪少而邻近肌腱、神经、关节等部位的血管。禁用下肢静脉,因下肢静脉瓣最多[4],流量缓慢,药物滞留于静脉时间长,导致静脉炎及渗透。③需长期输液者,要注意保护和合理使用静脉,应有计划地自远心端静脉开始穿刺。④熟练掌握穿刺技巧,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机械刺激对血管内皮造成的机械性损伤。⑤在输液过程中,加强巡视,要密切观察局部有无红、肿、热、痛等静脉炎表现,观察药物滴速及是否通畅,有无不良反应,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应用冰袋加50%硫酸镁湿敷时,多与患者沟通,做好心理护理,详细介绍其作用,缓解患者紧张等不良情绪,避免发生缩血管反应,使患者积极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从而减少静脉炎与渗漏的发生。
[1]药晋红,古文牧.静脉留置套管针与静脉炎[J].实用护理杂志,1997,13(7):365
[2]方 霞.诺维本所致静脉炎及渗漏的预防和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4,10(8):615
[3]李献莹,朱淑兰.酒精湿敷预防套管针静滴甘露醇所致静脉炎的临床观察[J].齐鲁护理杂志,2004,10(12):893
[4]郑思竞.系统解剖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