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铁汉 王国红
(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区中医院内科 河南漯河 462300)
C-反应蛋白是一种较为敏感的炎症反应标志物,其水平的变化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有一定的联系。本研究测定了96例受试者的C-反应蛋白,旨在通过C-反应蛋白水平的变化,探讨炎症反应与冠心病发生、发展及不同类型的关系及他汀类药物的抗炎作用。
2007年3月至2011年4月的住院患者共96例,男57例,女39例,年龄43~80岁,平均(59±4.8)岁。根据WHO关于缺血性心脏病的诊断标准分为急性心肌梗死组27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组35例,稳定型心绞痛组23例,其它冠心病类型11例。所有病例均排除以下情况:(1)急、慢性感染性疾病;(2)近期内的创伤及手术;(3)恶性肿瘤及免疫系统疾病;(4)肝、肾功能不全。
所有病例均采集非抗凝血3mL。急性心肌梗死组从发病后6h开始,分别采集6、24、48h,取其平均值作为初值,4周后复查。不稳定型心绞痛组、稳定型心绞痛及其它冠心病类型组入院次晨空腹采静脉血测定,4周后复查。应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中C-反应蛋白含量。
急性心肌梗死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稳定型心绞痛及其它冠心病类型组分别随机再分组。应用他汀组给予辛伐他汀片20~30mg或阿托伐他汀钙10mg,每晚服,连续4周。其它治疗基本相同。所有病人化验血脂、血糖、肝肾功能等。
使用SPSS 10.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配对t检验对各组C反应蛋白进行比较,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急性心肌梗死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稳定型心绞痛组、其它类型冠心病组C-反应蛋白的初始值分别为(108.65±33.27)、(37.62±15.43)、(6.55±3.90)、(5.08±1.98)mg/L,急性心肌梗死组与其它3组相比,C-反应蛋白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稳定型心绞痛组与稳定型心绞痛及其它类型冠心病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稳定型心绞痛组与其它类型冠心病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院实验室C-反应蛋白正常参考值范围是1.68~8.20mg/L),见表1。
表1 各组患者C-反应蛋白水平对比[mg/L,(±s)]
表1 各组患者C-反应蛋白水平对比[mg/L,(±s)]
组别 他汀组(14例) 非他汀组(13例) 他汀组(17例) 非他汀组(18例)他汀组(17例)非他汀组(17例)急性心肌梗死(27例)不稳定性心绞痛(35例)稳定性心绞痛及其它类型冠心病(34例)治疗初 99±32.27 115±35.46 37±4.86 37±6.54 5.60±2.30 6.25±2.65 4周后 32±5.05 76±6.57 15±3.38 26±5.72 4.75±1.46 5.37±1.05
C-反应蛋白水平是判断组织损伤的较敏感的指标,在损伤的6~12h内血清C-反应蛋白量迅速升高。越来越多的证据支持局部或全身炎症在动脉粥样硬化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1]。在急性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中C-反应蛋白是明显升高的。故近年来,C-反应蛋白与冠心病的关系受到人们重视。本组观察发现C-反应蛋白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从而说明在冠心病的发生及发展中确实存在炎症反应。C-反应蛋白在稳定型心绞痛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急性心肌梗死组中依次递增,而且水平有较明显的差异,说明C-反应蛋白的升高表明心脏缺血性损伤越重,对不同类型冠心病的诊断意义就越强。因此,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升高与斑块形态特征密切相关,可预示其冠状动脉病变的不稳定性。
研究发现,他汀能抑制C-反应蛋白及脂多糖诱导的单核细胞白介素-6合成,抑制在急性冠脉综合症(ACS)时白细胞介素-6介导的急性炎性蛋白的合成[2],进而显著降低临床冠心病事件的危险性。他汀类药物有独立于降脂之外的抗炎作用,该类药物可减轻斑块炎症,改善斑块的不稳定性。
[1]阴彦龙,王仰坤.C反应蛋白与冠心病关系的研究进展[J].心血管病学进展,2008,29(4):591~594.
[2]张立.急性冠脉综合征胰岛素抵抗与超敏c反应蛋白的关系[J].中国循环研究杂志,2006,l(4):214~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