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琴
(三峡大学 外国语学院,湖北 宜昌 443002)
歧义是一种普遍存在的语言现象。歧义的研究对于准确的描绘语言现象及全面的构建语言理论具有极其深刻的意义。一代语言大师Chomsky[1]曾强调:“一种语法理论的精确性,就在于它解释歧义的能力。”朱德熙先生[2]也曾说过:“一种语言语法系统里的错综复杂和精细微妙之处往往在歧义现象中得到反映。因此分析歧义现象会给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使我们对于语法现象的观察和分析更加深入。”众多的学者从不同角度,运用各种理论框架对歧义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各自的观点。目前,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角度对歧义进行研究的成果还为数不多,主要代表有马博森[3],孔亚明[4],付小丽[5]等。基于其他学派的理论研究成果,本文以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法中及物性系统为主要理论依据,对及物系统中过程的不确定性所导致的歧义进行了初步分析,旨在探讨歧义产生的认知根源及在语篇构建中形式和意义的互动关系。
Haliiday[6]37提出语言的三大元功能学说,即语言的经验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及物系统是体现经验功能的一个重要的语义系统。系统功能语法基于小句把动作过语言程归为及物系统,确定了物质过程(Material)、心理过程(Mental)、关系过程(Relational)、行为过程(Behavial)、言语过程(Verbal)和存在过程(Existential)六大类。系统通过分析动作过程、参与者与环境成分的互动关系来描述人类活动和自然界的各种事物。但是,Halliday和Thompson[7]都曾经指出,过程之间并没有明确的界限,某些小句可以同时体现两类或两类以上的过程。Halliday[6]107认为行为过程介于物质过程和心理过程的边缘,言语过程介于心理过程和关系过程的边缘,而存在过程介于关系过程和物质过程的边缘。过程之间没有轻重之分,在我们的形象思维中他们形成的不是一条直线,而应该是一个圆圈,或者是一个没有两极之分的连续体。过程界限的模糊性为歧义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大量的资料显示物质过程和心理过程经常重合在一起产生歧义。 我们可以用下面一组例子来解释这种歧义现象:
(1)I haven’t grasped it.
(2)I’m seeing the stars.
句 (1)-(2)均可解释为物质过程或心理过程。句 (1)解释为物质过程时,I是“动作者(Actor)”,it是“目标(Goal)”,整个小句的意思是“我没有抓住它”;解释为心理过程时,I是“感觉者 (Sensor)”,it是“现象(Phenomenon)”,整个小句的意思是“我没有弄懂它”。
句 (2)解释为物质过程时,I是“动作者(Actor)”,the stars是“目标 (Goal)”,整个小句的意思是“我正在访问明星”;解释为心理过程时,I是“感觉者 (Sensor)”,the stars是“现象(Phenomenon)”,整个小句的意思是“我正在看明星”。star这个单词是一个多义词,它还可以造成这个句子更多的解释,但是这种歧义不在本文的考虑范围,故目前可以忽略。对于这两个句子的及物性分析我们可以列表如下:
(1) I haven’t grasped it.a 动作者 物质过程 目标b 感觉者 心理过程 现象
(2) I ’m seeing the stars.a 动作者 物质过程 目标b 感觉者 心理过程 现象
(3)他拿了一本书。
(4)She made a pretty picture.
句(3-(4)均可解释为物质过程或关系过程。 句(3)解释为物质过程时,“他”是“动作者(Actor)”,“一本书”是“目标 (Goal)”,整个小句可以理解为“他从别的地方拿到这里一本书”或“他从这里拿到别的地方一本书”;解释为关系过程时,“他”是“载体(Carrier)”,“一本书”是“属性(Attribute)”,整个小句的意思是“他手里拿着一本书”。由此可见,这个句子至少有三种理解。语言学家石毓智[8]把这种现象看成是动词矢量的一个语义特征
句(4)解释为物质过程时,she是“动作者(Actor)”,a pretty picture是“目标(Goal)”,整个小句可以理解为“她画了一幅漂亮的画”;解释为关系过程时,she是“载体 (Carrier)”,a pretty picture是“属性(Attribute)”,整个小句的意思是“她那模样真宛如画中人(陈延良译)”。对于这两个句子的及物性分析我们可以列表如下:
(3) 他 拿了 一本书a 动作者 物质过程 目标b 载体 关系过程 属性
(4) She made a pretty picture a 动作者 物质过程 目标b 载体 关系过程 属性
Halliday[6]121在论述关系过程时指出,关系过程和心理过程有一些重叠,其界限并不是很鲜明。Halliday举了这样一个例子:
(5)I was scared.
在例 (5)中,当小句解读为心理过程时,I是“感知者(Sensor)”,整个小句可以理解为“我感到害怕”;当小句解读为关系过程时,I是“载体(Carrier)”, scared作为“属性(Attribute)”,整个小句可以理解为“我是害怕的”。其及物性分析可以列表如下:
(5) I was scared a 感知者 心理过程b 载体 关系过程 属性
这样的句子还有很多。如果将例(5)中的scared换成其他的词如 frightened,puzzling,pleased等,句子有类似的歧义性。虽然Halliday[6]121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了四种主要的辨别方法:次修饰语(submodification),标记位 (marked phase),时态(tense)和小句结构划分(clause structure),但在实际操作中,有时还是很难确定一个句子的过程类型。
(6)He will run on for hours if you don’t stop him.
句 (6)可解释为物质过程或言语过程。在例(6)中,当小句解读为物质过程时,He是“动作者(Actor)”,for hours是“环境成分(Circumstance)”,“ifyou don’tstop him”是 “增强型从句(Enhancing clause)”,整个小句可以理解为“如果你不阻止他,他会连续跑几个小时”;当小句解读为言语过程时,He是“说话者 (Sayer)”,for hours是“环境成分(Circumstance)”,“if you don’t stop him”是“增强型从句(Enhancing clause)”,整个小句可以理解为“如果你不阻止他,他会连续说上几个小时”。其及物性分析可以列表如下:
(6) He will run on for hours if you don’t stop him.a 动作者 物质过程 环境成分 增强型从句b 说话者 言语过程 环境成分 增强型从句
根据Halliday[6]107的观点,及物性系统的作用在于通过对过程,参与者以及环境因素的选择,在语言中再现各种社会经历和心里经历。但过程之间并没有明确的界限。这些理论为解释由于小句过程的不确定性所导致的歧义奠定了基础。但究其根源,我们认为概念语法隐喻是此类歧义产生的认知根源。Halliday曾指出“歧义与语隐喻是紧密相连的”,“相对于一致而言的隐喻式具有很大的歧义性质”。概念语法隐喻主要表现在及物性隐喻上,即一个过程可以隐喻为另一个过程[9]。每一次对过程的选择都会导致一致的和非一致的体现形式之分,而非一致的体现形式便是我们所说的概念语法隐语。而且他认为隐喻也是现实情况的一种表达方式,是讲话者所作出的有意义的选择中的一种[10]222-223。如:
(7a)The fifth day saw them at the summit.
(7b)They arrived at the summit on the fifth day.
(7b)相对来说是“一致式”表达形式,而与它相对的(7a)则是概念语法隐喻,(7a)的物质过程在(7b)中变成了心里过程,过程中的参与者与环境成分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从而使句子产生歧义。又如[10]141:
(8)The rich perform the leisure.
动词perform一般表示物质过程,与功能成分“目标”一起使用,但是(8)中的leisure一词只能作为“现象”成分,所以perform在此句中被转用于“心理过程”,相当于“享受”的意思。将(8)解释为概念语法隐喻,我们可以理解为“穷人履行义务(perform duties),富人享受休闲”。
上文已经谈到,同一小句可以体现不同的过程类型,从而造成歧义。在这一章节中,我们将讨论另外一种歧义,即同一小句过程类型不变,但参与者和环境成分的功能发生变化,导致歧义的产生。这类歧义在关系过程中体现的特别明显。Halliday[6]119认为,关系过程指的是一个物体(如人,物,情景,事件等)与另一个物体或情景的关系,或是指一个事物的性质特征,情景等。关系过程可以分为两类,即修饰型(attributive)关系过程和认同型(identifying)关系过程。在修饰型关系过程中的两个参与者分别是“载体”(Carrier)和“属性”(Attribute);而在认同型关系过程中的两个参与者分别是“被认同者”(Identified)和“认同者”(Identifier)或者是“价值”(Value)和“标示”(Token)。表示概括性或一般性的成分称为“价值”,特指的或具体化的则是“标示”。被认同者/认同者与价值/标示这两组概念在实际操作中容易混淆,造成歧义。
Thompson[7]90提出,被认同者/认同者的确定取决于上下文的展开。 在上下文中已经提到过的或者假设已经存在的事物是“被认同者”,所涉及到的新事物或第一次提到的事物则是“认同者”。对二者的区分并不是取决于他们在关系过程中的前后位置。Thompson[7]88列举了下面的例子来解释上下文是怎样影响关系过程小句中参与者的角色确认。
(9a)—What are the rest of Florence’s family called?
——Her brother’s Pat.
(9b)—So her sister’s Pat and...
——No,I’ve already told you:her brother’s Pat.
(9) Her brother is Pat a 被认同者 关系过程 认同者b 认同者 关系过程 被认同者
在(9 a)中,Pat是“认同者”。很显然,提问者已经知道Florence有一个哥哥,回答者将这个哥哥认同为Pat。而在(9 b)中,小句 “Her brother’s Pat”的意思是不一样的。第一个说话者已经知道有一个家庭成员叫Pat。Pat是一个已经提及到的信息,是“被认同者”。“her brother”则是新的信息,是“认同者”。Thompson认为,上下文和重音的位置能帮助我们有效的辨别这一组概念。在认同型关系过程小句中,重音通常是放在“认同者”上的。传统语法将这类歧义归为语音歧义,却很少从动态的角度分析它产生的认知根源,系统功能语法中的及物性理论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切入口。
在关系过程小句中,表示概括性或一般性的成分称为“价值”,表示特指的或具体化的成分则是“标示”。Thompson[7]91提出,对价值/标示的分析将会把我们引导到作者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上。针对同一个句子,不同的人会根据不同的意识形态观来确定什么是“价值”,什么是“标示”,从而形成不同的理解。Halliday[6]127用下面这个例子解释了这种歧义现象
(10)A:So the best students are the greatest worriers,is that it?
B:Oh, I don’t think there’s any virtue in worrying,is there?
A:No, I didn’t mean it is because they worry that they get to be the best.I mean it is because they’re the best students that they worry.
在这个例子里,说话人A想传达的意思是“最好的学生最会担忧”,但说话人B误解了说话人A的意思,以为他指“最会担忧的人学习最好”。两种理解尽管体现的都是关系过程,但在说话人A欲传达的信息里,the best students是“标记”,the greatest worriers为“价值”;在说话人B的理解中,the best students变成了“价值”,the greatest worriers变成了“标记”。
(10) The best students are the greatest worriers A 标示 关系过程 价值B 价值 关系过程 标示
(11)Death is the end of life-Ah,why should life all labor be?
这是英国诗人丁尼生(Alfred Tennyson)的著名诗句。很显然,这是一个认同型关系过程小句。 我们可以对这个句子做出多种解释。当听话者把这句话理解为“死亡意味着生命的结束”,强调对于死亡的理解时,death是“标示”,the end of life是“价值”;而当听话者把这句话理解为“生命的结束就意味着死亡”,从而强调生命结束的意义时,death是“价值”,the end of life是“标示”。其及物性分析如下表。很显然,两种理解反映出听话者不同的意识形态。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如“Home is where your heart is”,“An Englishman’s home is his castle”,“我的朋友就是你的朋友”。
(11) Death is the end of life a 标示 关系过程 价值b 价值 关系过程 标示
过程是及物性系统中的核心成分,它与参与者和环境成分呈现卫星状的辐射关系,一个过程可以关系到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参与者和环境。过程主要是由动词或动词词组体现。但是如果一个小句中体现过程的动词或动词词组缺省,这个句子可能就会产生不同的解读。下面这个例子可以体现这一点:
(14)“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的这首《天净沙·秋思》是元朝散曲小令中的杰作,一向脍炙人口,广为传诵。这首小令的前三句用九个名词性词组描写了九个景物,勾画出一幅秋野黄昏旅行图。整首诗有两句话组成。从及物性角度分析,第二句“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是物质过程 (Material)与存在过程(Existential)。但是第一句呢?由于缺乏体现过程的动词或动词词组,这句话可以有不同的理解。我们从这首诗的英译文中可见一斑。这首诗有多个翻译版本,我们挑选了两个版本来比较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于第一句中所缺省过程的不同的选择以及他们的选择对于句子的理解所带来的影响。译文作者分别是翁显良和丁祖馨[11]。
译文1 (翁显良译)Crows hovering(物质过程)over rugged trees wreathed with rotten vinethe day is(关系过程)about done.Yonder is(关系过程)a tiny bridge over a sparkling stream,and on the far bank,__(缺省的关系过程)a pretty little village.
译文2(丁祖馨译)
Withered vines hanging(物质过程)on old branches,
Returning crows croaking(物质过程)at dusk.
A few houses hidden(物质过程)past a narrow bridge,
And below the bridge quiet creek running(物质过程).
翁显良将原文译成了一篇优美的散文,而丁祖馨的译文则保持了原来的诗歌体裁。从及物性角度分析,两人在过程的选择上也有很大的区别。翁显良更多的使用了关系过程,描绘了一幅趋于静态的意像图画。而丁祖馨则主要使用了物质过程,描绘了一幅更加灵动和跳跃的图画。如果将两人的作品回译成汉语,可以看出他们对译文的不同理解。翁显良的译文可以回译为“乌鸦在盘绕着枯藤的老树上翱翔—一天快过去了。那边闪闪发光的小溪上有一座小桥,在远处的河岸边有个小村庄”。丁祖馨的译文可以回译为“枯藤悬挂在古老的树枝上,返巢的乌鸦在黄昏中啼鸣。村舍掩隐在小桥那边,桥下小溪静静的流淌着”。我们认为,这种歧义是由于原文中体现过程的动词的缺省造成的。
本文的研究表明,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阐释歧义这一语言现象。应用系统功能语法中“及物性系统”的概念来解读歧义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清晰的辨别小句内部成分的功能和作用。从概念语法隐喻的角度来探讨此类歧义产生的认知根源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深刻的体会到语言意义与形式的互动关系,从而对Halliday提出的“选择即是意义”这一命题加以补充、验证和完善。
[1]石安石.说歧义[J].中国语言学报,1988(3).
[2]朱德熙.汉语句法中的歧义现象[J].中国语文,1980(2).
[3]马博森.英语语法歧义现象的多级阶和多元功能解释[J].外国语,1995(6).
[4]孔亚明.歧义之系统功能语言学研究[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1).
[5]付小丽.英语结构歧义的功能语言学阐释[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09(6).
[6]Halliday,M. A. K.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London:Edward Arnold,1994.
[7]Thompson,G.Introducing Functional Grammar[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1996.
[8]石毓智.英汉动词概念结构的差别对其被动表达的影响[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6).
[9]齐超,古炜.歧义的语法隐喻视角[J].才智,2009(24).
[10]朱永生,严世清.系统功能语言学多维思考[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11]黄国文.从《天净沙.秋思》的英译文看“形式对等”的重要性 [J].中国翻译,2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