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念 邓 武 徐 清 熊安洲 孙洁民
(湖北省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北 武汉 430022)
笔者近年采用热毒宁注射液治疗风温肺热病风热犯肺证患者,并观察其对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09年8月至2011年9月在本院住院的风温肺热病患者67例,诊断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风温肺热病风热犯肺证的诊断标准[1]。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4例,男性 16 例,女性 18 例;年龄 22~58 岁,平均(40.20±5.50)岁。对照组33例,男性16例,女性17例;年龄24~57岁,平均(41.70±5.20)岁。 两组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给予头孢替唑针2.0 g入液静滴,每日2次;阿奇霉素片0.5 g口服,每日1次;盐酸氨溴索片60 mg口服,每日2次。治疗组加予热毒宁注射液(江苏康缘药业股份公司生产,国药准字Z20050217)20 m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静滴,每日1次。两组疗程均为7 d。观察期间均不再加用其他抗生素及镇咳祛痰药物。
1.3 观察项目 (1)临床指标。根据程度,将发热,痰色、质,咳嗽分为 4级,各计 0、2、3、4分;将口干、胸痛、肺部啰音分为 3级,各计0、1、2分;将X线摄片改变、痰液病原学检查分为2级,各计0、2分;有舌脉异常者计为1分。(2)实验室指标。主要检测治疗前后患者血清CRP水平。两组治疗前后分别采静脉血2 mL作CRP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使用德灵公司BN100全自动特定蛋白分析仪。
1.4 疗效判断 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拟定。临床控制:临床症状、阳性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证候积分减少≥95%。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证候积分减少70%~95%。有效: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好转,证候积分减少30%~69%。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证候积分减少<30%。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治疗组显愈率、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退热时间比较 见表2。治疗组退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
表2 两组退热天数及治疗天数比较(d,±s)
表2 两组退热天数及治疗天数比较(d,±s)
组 别 n 退热时间治疗组 34 1.98±1.02△△对照组 33 3.02±1.05
2.3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CRP水平比较 见表3。两组治疗后血清CRP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CRP水平比较(mg/L,±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CRP水平比较(mg/L,±s)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 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治疗组 34 52.57±9.29 3.72±2.94*△对照组 33 51.61±10.04 6.47±3.68*
风温肺热病是由风热病邪犯肺,热壅肺气,肺失清肃所致,以发热,咳嗽,胸痛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相当于现代医学之急性肺部炎性病变。风热犯肺证主要表现为身热无汗或少汗,微恶风寒,咳嗽痰少,头痛,口微渴,舌边尖红,苔薄白,脉浮数。
CRP是一种急性时相蛋白,是一种高敏感性、易重复性的炎症标志物[3]。在健康人血清中浓度很低,在炎症,组织损伤后血清浓度明显升高,此反应不受放、化疗,抗生素及皮质激素治疗的影响,较白细胞敏感,对疾病的早期诊断很有帮助[4]。CRP检测已被作为感染性疾病(如肺炎、心内膜炎、脑膜炎、败血症等)的监控及预后判断指标[5-6]。
热毒宁注射液由青蒿、金银花、栀子3药提炼而成,具有疏风解表、清热解毒的功效,适用于风热犯肺诸证。其中青蒿具有免疫抑制和细胞免疫促进作用,可发挥抗菌、抗病毒、解热及免疫调节的作用[7];金银花具有抗病原微生物、抗炎、解热及免疫调节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肺炎球菌、绿脓杆菌等及流感病毒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8]。栀子含熊果酸,具有镇静,降温作用,有抗感染、抗微生物作用[9]。总之,热毒宁注射液具有明显的抗菌,抗病毒作用及抑制作用,具有较好的解热作用,能有效地增加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抗病能力[10]。
本观察表明,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热毒宁注射液治疗风温肺热病风热犯肺证,临床疗效确切,能更快地控制发热症状,并能更明显地降低血清CRP水平,从而更好地控制急性感染,值得深入研究。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3.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54-58.
[3]Robers WL,Sedriek R,Moelton L,et al.Evaluation of fourauto-mated 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 methods:implications for clinical and epide miological applications[J].Clin Chem,2000,46(4):461.
[4]刘俊刚,高元勋,盛喜玲.老年肺心病血清C反应蛋白研究[J].综合临床医学,1996,12(2):72.
[5]Posen R,delemos RA.C-reactive protein levels in the extremely premature infant:case stadies and literatu rereview[J].Perinatol,1998,18:138-141.
[6]Pietila K.Intravenous strepto kinase treatmen and serum C-reactive protein in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J].Br Heart,1987,58:225-229.
[7]温悦,孟德胜.青蒿素类药物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医药导报,2007,26(10):1193-1195.
[8]于生兰,张龙,孙玲.金银花的研究进展[J].时珍国医国药,2002,13(8):498-500.
[9]杨方花.栀子的药理作用概述[J].泰山卫生,2005,29(2):15.
[10]黄小民,柳于介,何煜舟,等.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06,11(4):470-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