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顺平,胡 海,万志刚,熊冀平,胡达水,贺中华
(南昌市第三医院普外科,南昌 330009)
随着生活质量提高,饮食习惯的改变,结直肠癌发病率在发达地区已居于消化道肿瘤之首。 急性肠梗阻是结直肠癌的主要表现之一,发病率约为8%~30%[1],过去相当长的时间将急诊结直肠癌并肠梗阻Ⅰ期切除吻合视为禁忌。 近年来随着手术技术的进步,术中肠道减压、灌肠广泛应用,目前对右半结肠癌并急性梗阻行Ⅰ期切除吻合已得到肯定,而对左半结肠癌梗阻的手术方式仍存争议[2],本文总结南昌市第三医院2002 年1 月至2008 年10 月92例结直肠癌并肠梗阻的临床病理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收集本院2002 年1 月至2008 年10 月结直肠癌并肠梗阻的临床病理资料,纳入统计病例均经肠镜检查及病理活检证实;临床分期依据Dukes 分期标准判定;病理类型依据组织类型判定,所有病例至少随访半年以上;Ⅰ期吻合为A 组,Ⅱ期吻合为B组。
1.2.1 术中肠道准备
1)严格无菌防范下的肠减压:无菌操作下分离切断相应肠系膜,切断肠管,远侧断端干纱布保护,将拟切除肠管提至切口外放人预先准备好的无菌特制筒状塑料袋中,将手术床倾斜(塑料袋固定在手术床旁),助手扶住肠袢以防回缩污染腹腔,术者用双手交替推挤或以手指夹住肠管,由近及远分次将肠内容物挤入袋中,如果为完全梗阻则于塑料袋内,紧靠梗阻部近端充分切开减压,事先于患者肛门下放置塑料袋,以同法处理远端肠管,将粪便挤出肛门,以保持远端通畅;2)术中肠道灌洗:先以温生理盐水为冲洗液冲洗肠道,直至流出清水为止,一般6 000~10 000 mL, 继而以500 mL 生理盐水加庆大霉素24 万U 及甲硝唑250 mL 冲洗,冲洗后再切除相应肠管。 ①对于右侧结肠癌减压后,于横结肠带处缝荷包插人导尿管以肠钳夹住近端持续冲洗左侧结肠;②对于左侧结肠癌则切除阑尾自阑尾插人导尿管冲洗,然后再切除相应肠管(即置于已切除之肠管)远端同样荷包缝合插人导尿管冲洗,冲洗液的量以洗净为准;③对于直肠上段癌远端采用逆行冲洗法,即大直角钳钳夹肿瘤下方3 cm 自肛门逆向冲洗,生理盐水冲洗后继而以0.5%碘伏液冲洗。
1.2.2 手术操作
1)所有手术操作遵循“无菌、无瘤、微创”观念及“上要空、下要通、口要正”的原则;2)右半结肠及结肠脾曲采用手工吻合,降结肠,乙状结肠及直肠常规应用一次性管状胃肠吻合器进行吻合;3)在行吻合前,对吻合口两端肠段充分游离,以减少吻合口张力;吻合时缝合稀密适度,常规应用带蒂大网膜包绕吻合口固定一圈,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确保吻合肠段良好的血供,保证吻合肠管活力;4)保证吻合口可通过成人拇指;5)置双腔腹腔引流管于吻口附近,术中放置肛管,固定减压。
1.2.3 围手术期处理
1)术前、术中、术后应用有效抗生素;2)调节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纠正贫血及低蛋白血症等;3)加强营养支持治疗,常规予静脉营养,使用3L 静脉营养输液袋,溶液最终浓度10%左右,氮∶热量=1∶(150~200),术后应用1 周左右。 4)术后密观引流物的量及颜色,术后常规扩肛2~3 次·d-1。
采用SPSS 13.0 统计软件。 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92 例中,男57 例,女35 例,年龄23~83 岁,平均47 岁。右半结肠24 例,其中盲肠4 例、升结肠17例、结肠肝曲3 例;横结肠2 例;左半结肠66 例,其中结肠脾曲6 例、降结肠16 例、乙状结肠23 例、直肠癌21 例。临床分期Dukes A 期15 例、Dukes B 期38 例、Dukes C 期31 例、Dukes D 期8 例。 病理类型腺癌67 例,黏液腺癌17 例,未分化癌8 例。 其中A组63 例,B 组29 例。
A 组切口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B 组(P<0.05),而在其他并发症方面2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转移复发和生存率方面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2组术后并发症及预后比较
在急性肠梗阻中,因结肠癌引起的梗阻占8%~23%[1],其中以左半结肠发生率最高,所以急性癌性结、直肠梗阻的处理原则应采取积极的态度,力争早期手术治疗,治疗的主要原则是解除肠道梗阻,恢复肠道通畅,尽量切除肿瘤。 由于解剖、生理的不同,右半结肠和左半结肠、直肠的处理原则不尽相同。 对右半结肠癌所致急性肠梗阻,Ⅰ期切除和吻合术已被普遍接受。 对左半结肠癌、直肠癌致肠梗阻Ⅰ期或Ⅱ期切除吻合尚有争议。 传统方法是分期手术,先行梗阻近段肠管造瘘,减压解除梗阻,Ⅱ期切除病灶。 但分期手术的缺点是增加癌肿扩散的机会,延误根治切除的机会,且患者住院时间长,除增加了病人的经济负担,还须忍受再次手术的痛苦。与分期手术相比,结、直肠癌并梗阻行Ⅰ期切除吻合避免了手术探查挤压肿瘤导致扩散、种植,造成Ⅱ期肿瘤不能切除的弊端, 提高了肿瘤切除率,提高了5 年生存率,改善了术后生存质量。 但左半结肠由于其解剖学特点,加之肠腔内积聚大量含菌量极高的粪便,术后吻合瘘发生较高,发生率5%~22%,一旦发生,病死率高达25%~45%[3],故是否Ⅰ期切除关系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预后,也成为人们关心的焦点,故争议颇多。 近年来肠内容物对肠黏膜上皮细胞的营养得到认识,认为肠道的内容物在细菌的酵解下为肠腔上皮细胞提供营养物质。 I 期切除吻合可避免肠内容物改流,有促进吻合口愈合作用,并不增加吻合口瘘的机会,同时随着抗生素的发展,术中肠道灌洗,充分肠道减压,营养支持,围手术期处理、手术技术及器械的进步,Ⅰ期切除吻合安全性大大提高,越来越被广大手术者所接受。 本研究也表明在适当的病例选择,合理的围手期处理,充分的术中肠道减压、清洗,精细的吻合的前提下,行Ⅰ期吻合在术后并发症、生活质量、生存率和复发转移率优于Ⅱ期吻合,文献[4]报道结直肠癌Ⅰ期切除和分期切除的5 年生存率有明显差别30%~48%和21%~21.43%,这与笔者得出的结论一致。
虽然Ⅰ期吻合有其不可否认的优势,但仍然有其相对适应证和禁忌证。 对于患者全身情况较好;梗阻时间较短,肠壁水肿相对较轻及血供较好;不合并有肠壁坏死、穿孔、腹水及腹膜炎可行根治性切除肿瘤;而对于全身情况极差、年龄大、肿块较大或位于盆腔内,又伴有明显中毒性休克或心、肺等重要器官功能衰竭等情况不能耐受较长时间的手术或出血者,只能行暂时性结肠造瘘,解除梗阻。 2~3 个月后择期行Ⅱ期手术。当然,如发现肿瘤难以切除或广泛转移,则仅能行永久性造瘘,以解决梗阻、减轻痛苦、延长生命[5]。 笔者常采用以下几种术式:1)Ⅰ期根治性切除,近远端肠管端端吻合;2)Ⅰ期根治性切除吻合,加辅助性横结肠造口;3)Ⅰ期根治性切除后,封闭远端肠管,结肠近端造口,待患者恢复,Ⅱ期手术恢复肠道连续性;4)梗阻近端肠袢造口,待患者一般情况恢复后,再行根治性手术;5)姑息性近端肠造口或捷径手术;6)全结肠切除或结肠次全切除、回直肠吻合或回乙状结肠吻合术;7)经内镜置人可自行扩张的金属支架解除梗阻,可作为姑息性治疗或为根治性切除做准备。
随着科学的发展,医疗技术和围手期治疗手段的提高,结直肠癌并急性梗阻I 期吻合越来越被广大医务工作者所认可。 笔者认为Ⅰ期吻合成功的关键:1)在于重视术前准备,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全身使用有效抗生素;2)充分的结肠灌洗,降低肠道细菌数量, 尽可能减少腹腔污染机会;3)手术操作应遵循“无菌、无瘤、微创”观念和“上要空、口要正、下要通”原则,保证吻合口两端良好的血供,吻合口无张力;4)术中常规应用带蒂大网膜包绕吻合口固定一圈,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吻合口愈合;5)腹腔引流管应放置于吻合口附近,最好用双腔管引流,放置时间应超过危险期,若出现吻合口瘘,则改双腔负压冲洗引流;6)术中放置肛管,固定减压,术后常规扩肛至自行排气为止,确保吻合口无张力,及早愈合;7)术后加强外科营养支持,同时积极治疗并存疾病。 总之在适当病例选择,合理的围手术期处理,精确的吻合前提下,对结直肠癌并急性肠梗阻行I 期肠切除吻合是安全可行的。
[1]段朔,王忠裕,时连权,等.肠癌致肠梗阻的外科处理[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2,21(2):101.
[2]Hsu T C.Comparison of one-stage resection and anastomosis of acute complete obstruction of left and right colon[J].Am J Surg,2005,189(4):384-387.
[3]邱志成,周志本.大肠癌并急性肠梗阻治疗体会[J].实用外科杂志,1996,12(10):80.
[4]罗梅华,曾敦述.左半结肠癌急性肠梗阻的术式探讨:附42 例报告[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03,12(8):635-636.
[5]Nemes R,Vasile I,Curca T,et al.Acute bowel obstruction the main complication of colorectal cancer therapeutical options[J].Rom J Gastroenterol 2004,13(2):109-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