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保纲 张 捷 韩靠山 王志勇
河南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疼痛科 焦作 454001
笔者于2009-06-2011-06对实施该方法治疗腰腿痛的60例患者应用罗红霉素预防感染,取得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1.1 一般资料 60例腰腿痛患者,男36例,女24例,年龄35~66岁。腰腿痛病因:腰椎间盘突出40例,腰椎管狭窄15例,其他5例。60例腰腿痛患者,均采用硬膜外腔注射消炎镇痛液(复方倍他米松1mg+2%利卡多因5mL+甲钴胺1mg+维生素B6200mg+0.9%氯化钠10mL)进行治疗。
1.2 方法 随机分为预防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程度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使用抗菌药物,预防组给予仁苏罗红霉素胶囊,空腹口服,150mg/次,2次/d。
1.3 感染预防效果判断 有效:硬膜外腔与穿刺部位无感染;无效:硬膜外腔和(或)穿刺部位有感染症状与体征。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数据用均数±标准差()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预防组临床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患者治疗1周后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2组治疗1周后临床疗效比较 (n)
对照组5例无效,预防组1例无效,表示穿刺部位感染,表现为红肿疼痛。2组无硬膜外腔感染。
硬膜外腔注射消炎镇痛液治疗腰腿痛是一种常用方法,治疗过程必须在经过严格空气消毒的手术室内进行,因为手术室空气质量的洁净度直接影响患者的创口愈合和健康,是引起医院感染和交叉的重要因素之一[1]。硬膜外腔穿刺部位的选择要根据疼痛部位确定。硬膜外腔 穿刺点大多选用直入法:常规消毒铺巾后在穿刺点用2%利卡多因2mL局麻,2min后应用16号硬膜外穿刺针进行穿刺,穿刺针依次穿过皮肤、皮下组织、棘上韧带、棘间韧带、黄韧带;刺破黄韧带后常可感到阻力突然消失(即落空感),此时应停止进行;拔出针蕊,回吸无脑脊液或血液流出,注空气无阻力即证实已穿刺到硬膜外腔。根据治疗部位,调整针口转向头段、尾端或侧端,随后经穿刺针插入硬膜外导管,拔出穿刺针,留管3~5cm。固定好导管之后,首先注入2%利多卡因3mL,观察有无全脊麻现象。最后注入消炎镇痛液15~20mL,观察30min,无异常可拔出导管,穿刺点用双层敷料覆盖固定。以上是硬膜外腔注射消炎镇痛液的全部过程,操作较复杂,有一定的难度,且每一个操作环节必须严格做到无菌操作,以预防感染的发生。
罗红霉素是第三代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是红霉素的升级换代产品,抗菌谱广,尤其适用于敏感菌所致的皮肤软组织感染等。与红霉素相比,具有对酸稳定、口服吸收好、生物利用高、不良反应少、抗菌活性广等优点,其体外抗菌活性与红霉素相似,体内抗菌作用比红霉素强1~4倍[2]。另外,罗红霉素不受肝脏微粒体酶影响,可用于婴儿、儿童与成人,尤其对老年人不必进行剂量调整。罗红霉素胶囊与罗红霉素片剂相比,掩盖了药物的苦味,分散快、吸收好,整洁美观,易吞服。因此,罗红霉素胶囊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勿需静脉应用其他抗菌药物预防感染。本研究中预防组1例无效,表现为穿刺点红肿疼痛,经仔细问诊,患者诉覆盖穿刺部位的无菌纱布脱落较早,未再消毒覆盖,且天气炎热出汗较多,导致穿刺部位红肿疼痛。要求患者继续口服罗红霉素胶囊,消毒后覆盖无菌纱布,3d后红肿明显减轻,疼痛消失。
总之,罗红霉素胶囊用于硬膜外腔注射消炎镇痛液治疗腰腿痛后感染预防效果良好,且安全方便,值得推广应用。
[1]邵彩霞,张杨,申玲玲 .手术切口感染的控制对策与护士的执行力[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1,14(2):34-35.
[2]李锋,张鹏,党宏万,等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罗红霉素的含量[J].宁夏医学杂志,2006,28(3):20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