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远
每年3月15日那天,我都觉得好危险,似乎一夜之间,身邊那些商家都在坑蒙拐骗,憋足了劲害我们;但3·15一过,似乎就天下太平,被曝光的地方依然顾客盈门。
我们需要一个客观有效的3·15。一年只有一个3·15,所以积了一年的怨气在这一天集中释放。每年若干大牌被曝光落马,很难说没有同业竞争对手在“有冤申冤有仇报仇”的因素。而且越是有良好口碑的品牌,越容易被挑剔。
就拿今年央视3·15晚会曝光的麦当劳来说,麦当劳的操作手册里说某个东西做好了只能放7分钟,超时就要扔掉,但现在的某家麦当劳超时了只是改一下时间,继续卖。但这并非是麦当劳对客户的一种承诺,只是其内部的质控要求,就像餐厅都会要求员工早上6点半到岗做准备工作,你是来吃饭的消费者,如果你的饭没问题,你会去投诉餐厅员工没有按时到岗么?按逻辑讲,央视3·15节目应该是检验超时的食品是不是存在质量问题。毕竟,消费者所获得的利益有没有被损害是判断的准则,街对过的兰州拉面馆没有7分钟的规定,大家也就不闻不问,难道麦当劳的东西就更加容易坏?
明朝时,言官以弹劾其他大臣为工作,并且将此作为其绩效评定的主要依据,于是言官们找准一切机会弹劾别人,一时间“谁人名下无人参”,可奇怪的是,当所有大臣都被弹劾的时候,皇帝也就不处罚大家了,因为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这也说明了3·15过后人们的心理,当看到自己常用的所有品牌都有问题时,似乎别无选择的人们还是要在这些“有问题”的品牌当中再选择。
长此以往,就算真的有质量问题,商家也明白,只是3·15一天的事,只要在那天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这一年就万事大吉。似乎消费者只有一天需要被保护。3·15的功能也必然被弱化。要想3·15有效只能使之从一个时点概念变为一个时段概念,我们不需要在一年间的一个时点突击行动,不如在整个一年间,切实查处那些确实的问题品牌,随时跟踪改进的进展,对屡教不改者从重处罚,对改良有效者褒奖赞誉。如此一来,我们也不用等着盼着到3·15,因为天天都是3·15。
作者邮箱:mxs0607@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