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之不端?

2012-06-11 04:50海因里希·罗勒
南风窗 2012年15期
关键词:科学界科研工作不端

海因里希·罗勒

学术造假、剽窃和代笔问题正越来越多地见诸报端,给人的印象是科研领域的不端行为已经成为一种无孔不入的邪恶现象。但这些报道与其说是科学价值观堕落的真实写照,还不如说是哗众取宠的媒体试图在紧紧抓住某个热门话题。

欺诈和作弊仍然仅仅是科研领域中罕见的例外现象,而且一般很快会被其他科学家揭露出来,距离欺诈成为约定俗成的法则还相去甚远。公众似乎也明白这一点。事实上,对科研工作的信心和信任度并未因为相关报道而遭到严重的损坏。上述罕见事例也并未阻碍科技进步,而科技进步能带给人类无法估量的价值。

可以肯定的是,哪怕只是少数几起科研不端行为,也是让人无法容忍的。科学家被视为知识探索中希望的灯塔,他们都是智者,不会去尝试作弊这样的行为。设立预防机制就是要防止少数人进行赌博。但由于科学界—包括学术和专业机构、机构负责人、管理者和杂志编辑—往往不愿严格处置涉及不端行为的案例,因此受损的就不仅仅是某个个人、机构、期刊或研究实体,而是科学界的整体声誉。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那些被抓获的作弊者往往将自己的不当行为归咎于竞争,归咎于发表论文、获得认可及获奖所带来的压力,而这些正是科学界致力打造并发扬的激励机制。其实,虽然对不端行为所造成的威胁有所夸大,但我们不得不重新思考我们该如何正确地对待科学—重新思考我们的价值观和优缺点。

科学家必须探索出一条科学本身无法预知的道路,这需要每一步都做出正确的决策。对与错只有在事后回忆时才会变得清晰,也就是说犯错误是不可避免的(虽然不能长时间不改正错误)。科学意味着不断在好奇心和迷信、专业知识和创造力、偏见和开放、经验和顿悟、雄心和激情、傲慢和信念—简言之在已经过去的昨天和崭新的明天之间走钢丝。

但今天,科研工作在外界的误导下越来越注重丰厚的奖励、专业领域的认可和经济收益—这些世俗的回报正在扼杀科学进步所必须的激情和创造力。正如艾略特所说,“要到哪里去寻找迷失在知识中的智慧?要到哪里去寻找迷失在信息中的知识?”

在数学和物理等“硬”科学中,发现真理的过程相对透明,学术不端行为在这样的领域立足不太容易。但是在更多依靠开放和想象力的医学、人文科学、哲学、经济学和其他社会科学领域,真理很容易被人操纵用以达到官僚目的。

其实今天有太多的领域被称之为“科学”—比方说搜集偏颇的统计数据用来支持某政治家(或某企业)的观点,或将现有的知识稍加变种来出版—这些所谓的科学远远达不到科学本身所要求的独创性和对基本洞见的追求。

然而,尽管科研领域的官僚习气引发了人们对其能否吸引天才思想者的担忧,我们也不应抱有过于悲观的态度。自然,很多人都在惋惜过去几十年中人才大量流入金融业。但我们或许應该庆幸,这些天才在别的地方留下了他们的烂摊子。

此外,我们也低估了年轻一代科学家的实力。像上一代一样,很多有天赋的年轻研究员知道他们必须竭尽所能迎接面前的巨大挑战,并竭尽所能贡献于社会。

但我们必须小心谨慎,不让科学界近年出现的“问题”行为破坏他们的工作。必须赋予新一代研究员充分的技能和价值观—让他们不仅建立起科学的理想,同时也意识到人性的脆弱—进而让他们能够纠正前辈所犯下的错误。

猜你喜欢
科学界科研工作不端
运城学院召开2022年学科建设与科研工作大会
西安航空学院第二届科研工作会议召开
规范科学技术活动 抵制学术不端行为
我校召开科研工作总结暨表彰大会
院士冯端:科学界的 莎士比亚 让我们相信爱情了
论文作者学术不端行为类型
霍金,科学界的传奇
高等艺术院校科研工作研究
《肝胆胰外科杂志》来稿中常见的学术不端问题
爱因斯坦是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