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乔木与乔冠华的同名佳话

2012-06-10 03:30茆贵鸣盐城市委党史办江苏盐城224005
档案与建设 2012年5期
关键词:乔冠华胡乔木盐城

茆贵鸣(盐城市委党史办,江苏盐城,224005)

盐城“二乔”胡乔木与乔冠华,世人耳熟能详的两位中共才子。当年,毛泽东曾用“靠乔木,有饭吃”戏说胡乔木的积累和才气;曾用“可顶战场上的几个坦克师”喻指乔冠华大有横扫千军之势的国际述评。这两人虽为盐城同乡,早年却无缘相识;共同的理想和追求,让他们在清华园里相识相知,结下友情。短暂的校园生活后两人很快失去联系,此后分处南天北地的两位清华才子竟心有灵犀地同时起用“乔木”笔名。由此,他们给日后的中国文坛、政坛留下了一段关于重名“乔木”的佳话。

“南乔”“北乔”

胡乔木(1912-1992),原名胡鼎新。这位被胡绳誉为“百科全书式的马克思主义学者”,幼时被小伙伴们戏称为“土包子”、“书痴子”。“土”,是因为他总爱穿一身黑色粗布衣裳,不像一些富家子弟讲穿着,爱翻新;“痴”,是由于他读书过于用功,不但读先生教的书,还把父亲的藏书一本本地翻出来“啃”,常常是晚饭之后一人独坐在油灯下入迷地翻看到深夜。嗜书如命又酷爱读书的胡乔木,后来受父亲影响逐渐养成了藏书习 惯。 读 书——藏书——读书,成了他一生的嗜好。

凭着自己的博学强记,胡乔木12 岁考进省立第八中学(今扬州中学),进入“正直向上,乐于求知”的中学时代。18 岁步入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为校训的清华园,与先他一年入学却小他一岁的乔冠华相识相知,并很快走上革命道路。20 岁因故与乔冠华握别清华后,返回盐城从事党的地下工作,并与乔冠华的长兄乔冠军一起共同创办《海霞》、《文艺青年》等进步文艺刊物。21 岁时因叛徒告密而离开家乡,经上海转赴浙江大学外语系读书,继续组织和领导学生运动。

1935年2月,被浙大开除的胡乔木自杭州来到上海后,与时任中国社会科学家联盟组织部长、同为盐城籍青年的王翰(时名陈延庆)取得了联系。经王介绍,胡乔木重新加入中共,不久担任“社联”常委、宣传部长。同年10月,出任新成立的左翼文化界总同盟党团书记。次年2月,改任刚成立的中共江苏省临时工作委员会宣传部长。1937年7月,胡乔木在冯雪峰安排下来到延安,并将原名“胡鼎新”改为“乔木”。

改名,是那个特殊年代许多热血青年的时尚举动,以示告别旧我,焕然一新。“乔木”一名,显然是受《诗经·伐木》“出自幽谷,迁于乔木”的启示。乔,形容高大;乔木,就是高耸、挺拔的大树。号角在前,光明在前,大时代在前,延安的红色青年谁不希望成为一株拔地擎天的栋梁之树?改了名的“乔木”后来还动员妻子李桂英改名“谷羽”。“谷”,就是山谷;“羽”,就是鸟。“谷羽”嫁给了“乔木”就是鸟儿从深谷飞出,一翅落在高枝上。

来到延安后,“乔木”先任安吴堡陕北战时青年训练班副主任,后调任中共中央青委委员、宣传部长,泽东青年干部学校教务长,主编中央青委机关刊物《中国青年》。“五四”运动20 周年之际,毛泽东先是写《五四运动》一文,继而在抗大作《青年运动的方向》讲演。恰在此时,“乔木”在自己主编的《中国青年》上发表新近撰写的《青年运动中的思想问题》、《反迷信提纲》、《科学和科学家的故事》等文章。其中《青年运动中的思想问题》从青年运动和思想运动的密切联系以及革命运动需要有先进的思想作指导说起,从“马列主义本身的优点”和“它实际的成果和行动的表现”,分别论述了马列主义的特点和“广大的中国青年趋向马列主义”乃历史发展的必然。正是在纪念“五四”运动20 周年这件事上的“心有灵犀”,不约而同,胡乔木与毛泽东结下了不解之缘。

不久,由于毛泽东赏识“乔木是个人才”,胡乔木一步跨入了毛泽东的窑洞,出任毛泽东秘书和中央政治局秘书,从此直接为党中央和中央最高领导人起草、修改和完善各类重要文件,包括决议、社论、政论、报告、讲话及重要纲领和宪法等,时间长达20 多年,直至1966年6月“文化大革命”爆发。

无独有偶,几乎就在胡乔木出任《中国青年》杂志主编并为毛泽东所赏识的同时,远在“世外桃园”的南国香港,亦有一支劲笔在以“乔木”笔名不辍笔耕。他的那些既目光如炬、洞中肯綮,又文气淋漓、感性十足的,以剖析时局而独树一帜的篇篇国际述评,将千头万绪、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梳理得清楚了然,其笔之所触,入木三分,剔透清晰,读后令人荡气回肠。此“乔木”便是乔冠华。

乔冠华(1913-1983),笔名乔木、于怀、于潮。这位被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称为“才思敏捷,口才雄辩,知识广博的外交家”,自幼聪颖过人,人称“苏北神童”。少年时代,他即口出惊人之语——“天下文章李杜乔”!当年,他父亲在读到他的这一诗句时虽然批评他狂妄,内心却十分赏识,认为小小年纪抱负不凡。现在看来,当年乔冠华自诩诗文能比千古诗人李白与杜甫,足见其少时的壮志豪情,他那恃才傲物、狂放不羁的豪放性格由此亦可窥见一斑!

胡乔木天资过人,乔冠华则过目成诵。他5 岁熟读“四书”“五经”,12 岁广泛接触进步文学作品,14 岁起频繁地投身进步学生运动,16 岁开始全面系统地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21 岁译成日本进步作家山本申太郎《日本帝国主义分析》一书,24 岁时已分别留学过日本、德国并获图宾根大学哲学博士学位,26岁时以“乔木”笔名饮誉香港及东南亚各地,成为名噪一时的国际问题评论家和滞港进步青年中的“精神领袖”,同年加入中共,实现了他人生中的重大政治转折。

与胡乔木一样,乔冠华那少年老成的逼人才气同样得益于他如痴如醉的业余收藏。他自幼读书藏书、看报集报,尤其喜爱收集珍藏地图。青少年时期,他已将收集各种类型地图的习惯养成了一种独特的业余收藏癖好。那一张张满布数十万个地名的地图,他能象天文学家熟悉星座图一样地了如指掌。他曾直言不讳地说过,青少年时期养成的这个习惯和癖好,对于后来研究国际问题特别是评论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各个战场局势的演变,以及日后所从事的职业外交生涯,大有裨益。

还是在1936年留学德国图宾根大学时,踌躇满志的乔冠华已不甘做曾自称的“百分之百的书生”和“书呆子”了。他一方面与进步同学频繁往来于图宾根与柏林之间,积极参加柏林中国留学生组织的各种抗战活动;一方面开始“不务正业”地钻研军事科学,认真研读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后来干脆自开新课,广泛研读欧洲战争史和军事地理,反复思考当时乃至日后世界的战争局势。国内“西安事变”的消息传到德国后,乔冠华与留德同学一起创办了一个《抗战时报》 油印刊物,及时向留学生们传播国内抗战消息。

“七七”事变后,胡乔木已从上海抵达延安。乔冠华也合上书本果断回国。1938年春,经香港来到广州的乔冠华,先在自己主办的内部刊物发表国际评论文章,后被点将赴港,创办《时事晚报》并出任主笔。自此,他每天以“乔木”笔名撰写的国际述评,不仅仅在香港,同时在华侨最为集中的东南亚地区广为流传开来。就这样,分处南天北地的乔冠华和胡乔木,几乎同时在以“乔木”笔名发表那遥相互应的国际述评和社论文章。细心的读者在捧读之余,颇感跷蹊:“乔木”既在延安发表社论,又在香港发表述评,莫非他有分身之术?

1995年5月15日,笔者采访胡乔木女儿胡木英时,她告诉过我这样一件事:时在白区工作的胡乔木妹妹胡文新(方铭),一次读到香港报纸上的“乔木”述评后,误以为哥哥胡鼎新已到香港,于是给香港的“乔木”写了一封家信。香港的乔冠华接此“家信”,自然是云里雾里:怎么会在白区出现个素昧平生的妹妹?

原来,南北“乔木”实为二人:“南乔”乔冠华,“北乔”胡鼎新。

同名之争

两“乔木”同是文坛奇才,皆为风云才子;他们各怀雄才大略,互有千秋之色。

“北乔”胡鼎新,学识渊博,思想深邃,理论精深,其严谨的学风堪称典范。因为长期工作在中共高层,许多彪炳史册的中共重要文献都出自他的手笔。当年,“和他在延安相识,长期共事,断断续续,前后有五十多年”的杨尚昆,曾深情地写下《我所知道的胡乔木》忆文,称颂“他的思想,他的感情,他的期望,都已经流泻在他毕生写作的不计其数的文字之中了。这些文字写上他个人名字的只是一小部分,大量的是用了党的和国家的名义。他个人已经同我们的党、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融为一体了。这是一个终生用笔来为人民服务的人所能达到的最高的境地,也是我们最应该学习乔木同志的地方”。乔冠华曾由衷地叹言:“写文章,搞文件,我们十个也顶不了一个胡乔木!”

1933年乔冠华毕业于清华大学

早年胡乔木

与“北乔”胡鼎新那严谨、稳健作风迥异的“南乔”乔冠华,秉性旷达,浪漫洒脱,不拘小节。他博学英才,思想开阔,睿智超群,其才思如行云流水,文章明快活泼。崔奇称颂他“年轻时,就以文才著称”,“是一位真正的诗人。他有诗人的气质,诗人的情怀,诗人的才华”。胡乔木在乔冠华临终之际,公允地评价:虽“遭遇坎坷”,但“博学英才”,“投身革命近半个世纪,对党和国家的贡献不可磨灭”。

与胡乔木一样,当年的乔冠华同样深得毛泽东的赏识。毛泽东曾用“可顶战场上的几个坦克师”,喻指过“乔老爷”(乔冠华)那大有横扫千军之势的国际述评。伴随着乔冠华日后的外交辉煌,由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领袖人物戏说过的“乔老爷”这一美名,可谓妇孺皆知。

历史上的三国时期,曾出现过与一代枭雄孙策、周瑜联系一起的“江南二乔”,她们国色天香的风流姿色,可谓倾国倾城、家喻户晓。20 世纪后的中国共产党内,又并世出了“苏北二乔”,他们才华横溢的风流文采,更是风靡华夏、誉满全球。这不能不说是中国文坛、政坛上的一桩奇事、趣事。更巧合的是:这“苏北二乔”不仅同出清华园,还同为盐城人,且两家住地相距不过十公里。“北乔”比“南乔”年长一岁,“南乔”比“北乔”早一年步入清华;两人几乎是同时参加革命,又几乎同时进京担任要职。毛泽东曾亲切地将“苏北二乔”称为“盐城二乔”。

“盐城二乔”分处南北,可以“南乔”“北乔”相称;相聚一起,问题便来了。1945年,“北乔”胡鼎新随毛泽东赴重庆谈判。此前的1942年秋,“南乔”乔冠华自香港撤退后已从韶关辗转至重庆,在周恩来身边出任《新华日报》编委,负责国际述评专栏的撰稿和编辑工作,主编《群众》周刊,并参加中共代表团外事组活动。

两个盐城籍的清华校友,一别十多年互无音讯。如今在山城重庆,他们意外地握手重逢。然而,一番寒暄叙旧之后,“麻烦”也来了——他们不约而同地起用了同一个名字:“乔木”!当年乔冠华在《新华日报》社的同仁刘白羽,在回忆毛泽东抵渝当天的情景时,有过这样一段介绍:

……就在红岩一间小会客室里,毛主席接见了我们。报社有潘梓年、熊瑾玎、乔冠华、胡绳等人,我是延安就熟悉的,在重庆见面格外欢喜。当介绍到胡绳时,毛主席打量了一下,亲切地说:“哲学家。”乔冠华(当时叫乔木)和毛主席握手时,毛主席幽默地说:“跟我来了个乔木,这儿又有一个乔木,不能叫大乔小乔,就叫南乔北乔!……”立即引起哄堂大笑,我觉得我又看见了延安时候的毛主席……

接下来的一段日子,因为两个“乔木”经常聚在一起,又频繁地在同一份《新华日报》发表署以同样笔名的不同文章,这可真的让人生出“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雌雄”的感慨了。他们的同事和朋友们都希望他俩能有一人把名字改一改,以减少因同名带来的“麻烦”。然而,只要谈及重名问题,他们谁也不愿放弃。

“南乔”乔冠华巧舌连珠,据理力争。他风趣地对长他一岁却低他一届的老校友说:“我的列祖列宗本来就姓乔嘛。再说,我这一米八三的个头,不正是一棵挺拔的乔木吗?我这姓乔的起名‘乔木’,难道还不顺理成章?”

“北乔”胡鼎新则不紧不慢,和声细雨地向他的老同乡、老校友娓娓道来:“《诗经·周南》有《汉广》一首。开篇四句,明白如话:‘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乔木’者,林中之秀木,挺拔坚直,可作栋梁砥柱。我到延安之所以取名‘乔木’,是因为10年前在上海《时事新报》发表文学评论时就署名‘乔木’。1938年7月,我在延安与李桂英结婚时又将她的名字改成‘谷羽’。谷羽者,‘出自幽谷,迁于乔木’之鸟也。明明是我这个‘乔木’注册在先嘛。”

各说各的理,谁也“不可休思”。好在这场同名之争,因重庆谈判的结束和毛泽东的离渝返延而暂告段落,因为“北乔”胡鼎新已随毛泽东回到延安。

主席断名

“休战”仅仅四年。随着新中国的即将诞生和中央人民政府的即将成立,乔冠华奉召由香港护送最后一批爱国民主人士北上,1949年9月抵达北平;而一年前已出任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兼新华社社长和总编辑的胡乔木,已跟随毛泽东先由西柏坡北上北京香山双清别墅,继入中南海静谷院,早于乔冠华半年进京。

1949年11月8日晚上8 时,周恩来在外交部“老部”大礼堂主持召开外交部成立大会。在随后宣布的新中国外交部成员名单中,乔冠华出任外交政策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并代理外交部亚洲司司长。在此之前,乔冠华已任政务院办公厅副主任和政务院出版总署下的国际新闻局局长。

“不是冤家不聚头”。政务院出版总署首任署长不是别人,恰巧又是与乔冠华有过同名之争的胡乔木。此时的胡乔木,不仅身兼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新华通讯社社长和《人民日报》社社长,而且还多了一项重要任命:中央人民政府发言人。——胡乔木成了名副其实的“新闻人物”。

两个“乔木”聚首北京,并同在中共高层任职。如此一来,“休战”了四年的两个“乔木”纷争再起。终于,“乔木”的“同名官司”惊动了毛泽东。为妥善处理好“盐城二乔”的重名,毛泽东专门召集他俩,为他们断名。

毛泽东先问“南乔”:原来用什么名字?“南乔”答:原名乔冠华。毛泽东说:这个名字很好,以后你就叫乔冠华,仍然姓乔。接着,毛泽东又转向胡乔木:至于“北乔”你嘛,本来姓胡,可以恢复胡姓,以后就叫“胡乔木”好了。

“南乔”留姓,“北乔”用名。一个死结就这样被毛泽东给解了。打了“平手”的两个“乔木”,双双接受毛泽东的“调停”。

“盐城二乔”相继作古已二三十年,今明两年又分别恰逢他俩百年诞辰。虽说这儒雅、睿智的“盐城二乔”已渐行渐远,但只要缅怀起他们的文采风流和他们之间的友谊佳话,人们还总能体味到他们给世人所留下的流风余韵。

猜你喜欢
乔冠华胡乔木盐城
从盐渎到盐城——盐城命名记
非遗盐城
三个关键词,读懂盐城这座城!
小小冠华,抱负不凡
急智
“东方湿地之都”——盐城
来而不往
来而不往
来而不往
“反冒进”与批判“反冒进”:胡乔木的经历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