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班主任作为我国学校基础教育制度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也必然需要追求更高更好地发展,即中小学班主任专业发展。简析中小学班主任专业发展的必要性极其在工作中的问题,挖掘中小学班主任专业发展的内涵,从重视其师德、提高班集体管理能力、增强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学会对学生进行精神关怀等方面拓宽中小学班主任专业发展的途径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班主任专业发展途径
班主任作为教师队伍的特殊群体,是学校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骨干力量,是班级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是联系班级各学科教师的纽带,是沟通学校与各学生组织、家庭和社会的桥梁。班主任的素质和工作能力是建设积极向上的班集体的基本前提,也是保证学校教学工作的关键。新课程改革以来,各级政府以及教育管理部门越来越重视教师的专业化建设,班主任专业化水平日渐成为深化素质教育、推进新课程改革过程中的关键因素。
1 中小学班主任专业发展的必要性
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在获得国家规定的学历基础上,经过教师职业培训而获得必要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教师资格,确保专业地位的过程。班主任专业化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教师专业化,但两者又不能完全等同。一方面班主任是学校中最基层的管理者,学校的办学思想、学校的规章制度,都要通过班主任去实现;另一方面,班主任往往是由主课教师担任,他们是教学能手、业务骨干、科研带头人,他们的工作任务比一般任课教师要复杂得多,艰巨得多。由此可见,班主任专业化的内涵要比一般教师更加丰富。班主任的专业化是教师专业化的深化与发展。这些年的课程与教學改革,给基础教育带来了新的变化,为了适应素质教育发展的需要,提高班集体建设水平,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对中小学班主任专业化发展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2 当前中小学班主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在人生观、世界观等方面,相当多的学生信仰缺失或畸变,把金钱作为衡量人生成功的标志。“有钱就能办到一切”、“拥有金钱的多少是一个人成功的唯一标志”,认同这一观念的中小学生不在少数。受这种拜金主义的人生观的影响,学生学习的目的趋于功利化,很多中小学生把“未来有个好职业、高收入、过舒适生活”作为自己的学习目的。
其次,学校德育忽视体验教育,部分中小学生即使具备了道德认知,但在实际生活中却不能转化为道德行为,出现了明显的知行分离倾向,主要表现在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普遍缺乏,在工作生活中强调自我,个性化倾向严重。尽管广大中小学生都希望生活在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中,但相当多的学生没有做到从“我”做起、从身边的事情做起来改变现在的不良社会环境。很多人在公交车上没有主动给老人让座;在公共场所看到垃圾,也很少主动捡起来,甚至还有少数学生不尊重老师,在家不尊重父母,个别学生甚至以不好好学习作为对父母的惩罚。
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德育工作管理不利和措施不到位等原因外,班主任的专业化程度不够高是一个最重要的原因。班主任是学校德育的中坚力量,班主任的专业水平直接影响到学校德育工作的质量。
通过实证调查我们发现,班主任在工作中主要容易产生如下几个问题:
2.1 班主任工作重心弄错。班主任从事的是以心育心、以人格育人格的精神劳动。班主任应该把精神培养、人格塑造作为他们的首要任务。当前大多数班主任将工作重点放在学生学业成绩的提高上,很少有人将学生的人格塑造作为其工作的首要任务。
2.2 班级建设的能力不高。很多班主任老师只注重班级纪律的规范,目的是为各科教师的教学制造一个良好的秩序,保证班级在学业成绩考核当中取得一个满意的分数。因此,在实践中常常出现这样的情境:教师在场时教室中安安静静,一旦教师离开,教室里就炸开锅。结果就是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和意识不强,反过来就会影响他们的学习。
2.3 工作方法形式化和经验化。班主任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主要途径是班会,但通过这一途径开展的德育工作并不为学生所接受,因为对学生而言,社会实践活动是其道德发展的最重要的途径。
2.4 在当前这样一个信息化社会,学生接触信息途径越来越多,学生更容易受外来影响。班级管理仍然停留在经验性的水平,对社会变化所引起的学生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的变化不敏感。
以上问题导致相当多的班主任越来越不能适应当前的社会和教育的要求。总之,没有一支过硬的班主任队伍,学校教育工作以及学生的人格发展都会存在很多问题。
3 中小学班主任专业发展的内涵极其途径
班主任专业化发展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第一,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核心,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高尚的道德情操、高雅的审美情趣,教师不仅授业解惑,更要注意教学生做人、做事,教之以事而喻德。第二,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重点,是抓好班集体的建设与管理。班主任要善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尊重和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善于组织有实效性的教育活动。
3.1 重视班主任的师德
班主任专业发展的基本素质分为四个方面:精神境界,职业道德,专业知识技能,良好的身心状态。
班主任的专业道德是班主任专业发展的灵魂,它反映出班主任教师对教育事业的责任心,对学生的爱心,对学习的恒心。
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发展是受多方面因素制约的,但班主任对学生的影响力是不可估量的。在学生的心目中,班主任教师往往就是社会的规范、知识的化身、道德的楷模。他们不仅把班主任教师看作是自己学习的榜样,甚至模仿其言行举止。班主任教师的一言一行、举手投足都会对学生产生重要的道德影响力,甚至于影响学生的一生。任何一种职业都要求从业者具有相应的职业道德,但对从事教育工作的劳动者来说,教师道德更有其特殊的意义,因为其劳动本身就是一种以人格培育人格,以灵魂塑造灵魂的事业。
班主任自身的道德,是道德教育的资源,班主任的教育劳动,就是道德教育过程,同时也是班主任做人的过程,是班主任展现自己道德人格的过程,因此,班主任教师在道德教育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学会做人”,要引导学生“做好事”、“做小事”、“做身边事”,以自己高尚的人格为学生提供一种道德的楷模,起到道德的示范作用,通过“做事”展现人格魅力、人生价值,达到“做人”境界。因此,班主任的专业发展要求班主任具备一定的师德是理所当然的,否则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班主任的教师道德是班主任专业劳动必须具有的资格,是实现教育根本功能的前提。
3.2 提高班集体管理能力
实践和研究均表明,影响学生学业成功的主要因素是班级同学对待学业的态度,如果一个学生进入一个班风良好、重视学业的班集体,那么他们的学习兴趣就会提高,学习成绩就会上升,并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举止。因此,学会班级集体建设,提高组织、教育、管理班级的知识和能力,是班主任专业发展的特有要求。
良好的班级集体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智慧,发展他们的兴趣和特长,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尊重学生个性发展,使学生在快乐的集体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
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目标定位。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家庭、学校、教师,往往忽视了学生能力和心理素质的培养,片面地以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学生虽然天天都很努力,但很少有对自己真正满意的。久而久之,信心和斗志丧失贻尽,留下的只有对自己的不满意和不愉快。因此,班主任应根据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实事求是地分析和研究自己:明白自己的优点、缺点所在;明白自己的兴趣、爱好所在;该怎样做;思考自己的过去,审视自己的现在,设计自己的将来。其次,目标定位要合理并切合自身实际;再次,要求学生在做到学习上进步的同时,还应加强自身能力和特长的培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保持严谨的生活作风,这是现代一个合格的人才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人性化管理班级。要注意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权,承认学生的智力差异,帮助学生树立信心,鼓励、激励学生成才。
3.3 增强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
实现班主任的专业化发展依赖于一定的知识基础,是班主任工作科学化的保证。班主任应具备的专业要求主要包括:促进班主任的人格发展,文化素养发展,专业知识发展,专业能力发展等。班主任的专业知识主要包括专业理论知识和岗位实践知识。
班主任要懂得教育心理学相关的理论知识;要学习和掌握心理教育与心理咨询方面的理论知识;要掌握家庭教育理论、人际交往理论等方面的知识。这些专业理论知识影响着班主任的教育理念的确立,规范着班主任的行为方式,能够帮助班主任实现专业自主发展。
岗位实践知识是指班主任在专业实践中积累的经验性知识。它包括在实践中对教育对象的独特认识、对教育问题的独特理解和处理方法、对班集体管理采取的独特策略等。这种知识开始难以用语言准确表述,但随着这类知识的逐渐积累和丰富,它在促进班主任专业成长的过程中,能发挥着重要作用。
经济社会的深刻变化、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中小学生成长的新情况和新特点,对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据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意见》,结合实际工作,班主任还应切实增强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健康问题的能力、增强帮助学生增强自立的能力、增强学生人际交往的能力。
3.4 学会对学生进行精神关怀
班主任最根本的教育理念就是对学生的精神关怀,与学生心灵沟通,學会关心、理解、尊重、信任学生,这也是学生基本的精神需求。班主任专业发展的主要内容为学会精神关怀、学会班级建设和班主任的教育信条三个方面。精神关怀作为班主任专业发展的核心内容是许多学者都认同的一个观点,教育以人为本的主要内容是精神关怀,它是基础教育改革的目标指向,是促进班主任专业发展的关键。
关心好班级的每一个学生是做好班级一切工作的基础。班主任教师只有以心换心,真正深入到学生的心灵深处,了解学生的心理需要、学习动机,才能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由于社会节奏的加快,竞争的增强,学业的加重,学生的心理问题更加突出,班主任教师尤其要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给予更多人文关怀。
班主任教师要富有同情心,理解、关注学生中的“弱势群体”,与他们交朋友,体味他们的感受,让他们感受到老师是公平、公正,一视同仁的。不放弃任何一个“差生”,充分信任每一个学生,相信“人人是人才,个个能成才”。班务工作中要充分发挥民主。班主任只有与学生共同奋进,才能使全班学生获得主动的、自由的、有鲜明个性的全面发展。
为了更好地精神关怀,班主任首先应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要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特长和身上的“闪光点”,从而调动和引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和兴趣。
班主任的精神关怀要引导学生实现从功利物欲到精神境界的升华,使学生执着于崇高、真诚和友善的精神追求。班主任对学生的精神关怀,不只是向学生灌输一些思想道德方面的知识,或将—些外在的社会道德规范强加给学生,而是注重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不断地激发学生的主体发展欲望,使之自觉地将外在的社会规范、要求内化为自身的成长和发展需要,从而在内心获得一种提升境界、完善人生的动力。
参考文献:
[1]周鸿敏,王涵平.班主任专业化的素质及其培养[J].平顶山学院学报,第20卷第6期2005.12.
[2]黄秋艳.班主任专业化[EB/OL].http://happyrose.blog.edu.cn.
[3]傅桂花.努力构建促进班主任专业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班主任专业发展现状个案及其分析[J].思想理论教育,2008.(4).
作者简介:
王玉娥(1983—),汉族,湖北宜昌人,法学硕士,重庆教育学院教师,研究方向:青少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