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俊峰
摘 要: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每个班级都有优秀生,同样也有“学困生”,每一个学困生都希望快乐健康地成长,这就需要教师给学困生更多的关爱,特别是保护他们的自尊心,树立他们的自信心,培养他们的进取心。
关键词:学困生;自尊心;自信心;进取心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04-0106-0
别林斯基说;“充满爱的语言,会使情感产生熊熊的烈焰。”爱是情感教育的源泉,教师的爱犹如涓涓细流,滋润学生的心田,使他们的心灵得到慰藉,冰冻的感情得到消融。然而学校里一些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即学困生。往往自学能力差,自信心不强,缺乏学习积极性,始终不能主动参与学习。渐渐在学习上越落越远,甚至掉队。为此,教师必须针对这些学困生的特点,用爱心唤起他们学习的欲望,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扬起他们学习的风帆。
一、尊重信任学困生,用至仁至善保护他们的自尊心
爱默生说:“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学困生也有强烈的自尊心。教师在教学之中一定要尊重信任他们。对他们的每一点努力,哪怕是不成功的劳动成果都要珍惜。要尊重他们的选择,给他们赏识的目光,鼓励的语言,温馨的教导。让学困生感受到自身的价值,感到自己与别人是平等的,使他们从内心萌发进取心,与老师真诚交流,与同学和睦相处。教育的作用也就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与落实。反之,如果教师对学困生置之不理,放任自流;或者采取粗暴的方法,恣意欺辱学困生,体罚、心罚他们,就会损伤他们的自尊心,产生逆反的心理,给教育带来危害。
教育是一项艰苦的工作,师爱要渗入学生心田也需要长期的努力。因此,面对学困生受教育的种种心态,教师既要“反求诸己”,及时调整方式改进工作,又要不急不躁,坚信播撒爱心必会得到学生的信赖。急功近利,过分看重“师爱”的回响,收获的不一定是学生的成长和进步。
二、以博大的心胸包容学困生,用满腔热情激发他们的自信心
自信心对人的一生至关重要。缺乏自信心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习,还会影响健全人格的形成,学生都希望得到老师的关爱和赏识。对待学困生,教师不要斤斤计较,要以博大的胸怀,包容学困生。
华盛顿名言:“犯错误乃是人之常情,纠正错误则是件光荣的事情。”更何况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学生毕竟是孩子,其生理和心理均未成熟。这就更应该要求教师以海纳百川的胸怀来对待学生。要学会谅解和包容,不吹毛求疵,不要求尽美尽善,但求改进。要相信,只要是改正,都是进步。也许是一个友好的微笑,一个信任的眼神,一次真诚的谈心,都会给他们以信心。每一句鼓励的言语,每一个赏识的目光都是学困生主动参与的内驱力。一缕阳光可以照亮心中的黑暗,一束爱心可以唤醒沉睡的自信。
三、循循善诱学困生,用哺乳之心唤醒他们的进取心
进取心是学困生转化的一个标志。如果一个人失去了进取心,那就如行尸走肉。对于学困生,教师必须尊重他们的人格,鼓励他们。要相信每个人,学困生更看重别人对自己的看法。要用耐心、细心、恒心去呵护他们微弱的进取心,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们一时的落伍。我总认为:成绩只能代表过去,不能代表现在,更不能代表未来。学困生之所以成为学困生,原因在于学习方法和养成行为教育的差异。只要教师努力教育,认真辅导,主要在学习方法上辅导,学困生一定有收获。只要教师在养成教育上下功夫,从学生的细微之处着手,狠抓养成习惯,塑造积极向上的氛围,唤醒学困生的进取心,所有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四、捕捉学困生的闪光点,用爱子之心激励他们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人们积极探索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也是走向成功的动力源泉。寸有所长,尺有所短。每个学困生都有可爱、可取之处,有自己的闪光点。教师要善于捕捉他们的闪光点,进行充分肯定,让这样的“点”不断放大,进而形成一个质的飞跃。可以这样说,老师对激励的方式运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进步。教师要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及时运用闪光点,激励学困生,拨动他们的求知欲,让他们觉得“我能行”,时间长了就会觉得“我一定能行”。在课堂上多给学困生机会,教学中增设阶梯,降低梯度,为学困生提供展示的平台,这样学困生就自然而然地摆脱了思想的束缚,学习就有兴趣了。如我班有个男生,成绩落后,纪律疏散,但有个体育特长,在运动会上获得跳高第一名,我及时抓住这个锲机,表扬了他为班集体争光的精神,并激励他用这种精神去克服学习上的困难,后来他成为一名全满发展的好学生。
五、反复教育学困生,用爱心扬起他们学习的风帆
学困生的缺点、毛病是长期形成的,并不是一时半刻就能立即改好的。他们在学习上有进取心,有要改好的良好愿望。但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而反复。这时教师要注意及时发现并加以提醒纠正,一定要有恒心和耐心。要给他们时间,充分地尊重和信任他们,等待他们重新改正。要在思想上给他们指导,在学习上给他们鼓励,在生活上给他们帮助。要在失败中看到他们的彷徨,在他们的反复中看到他们的进步,反复抓,耐心抓,让他们扬起学习的风帆,在学海中踏波逐浪,成为时代的宠儿。如我班有一位离异家庭的男孩子,从小就有叛逆的心理,认为学习没有用途,我行我素。我针对他的问题进行了几次谈话,每次他都心悦诚服接受了我的教育,可是转眼间他又旧病复发。我没有气馁,坚持反复教育,孩子终于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并考上了高中,后来他对我说:“老师,我太让您操心了,谢谢您!”
原苏联教育家赞科夫曾说:“当教师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是最重要的品质就是热爱学生。”作为教师要有高于“母爱”的“博爱”精神播洒阳光,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老师对自己殷切的希望。教师要以真挚的爱心去感动、激励、赏识他们,用爱心去消融他们内心孤寂的冰川;用真情去抚平他们心灵深处的创伤;用诚挚去点燃他们理想的火把。为了祖国的明天,让我们所有的老师献出爱心,让学困生在您的爱心中扬帆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