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医舍岩针法治疗太阴人便秘随机对照研究△

2012-06-06 07:05崔松园金日英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12年6期
关键词:组组四象太阴

崔松园 金日英 许 兰

(吉林省延边中医医院,延吉市中医医院,吉林 延吉 133000)

西医范畴中便秘[1]是多种疾病的一种症状,而不是一种病。常见症状是排便次数明显减少,每2~3天或更长时间一次,无规律,粪质干硬,常伴有排便困难感的病理现象。目前我国便秘发病率为2% ~28%(来源于中国肛肠网-便秘),因现在高蛋白、高脂肪的摄入量增多、青菜的摄入量减少、工作压力大、运动时间少等原因的叠加,使便秘的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但大部分人对便秘重视不够,不知长期便秘可引起的多种继发症状或并发症,如引起肛肠疾患、胃肠神经功能紊乱、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发作及患结肠癌等等。故治疗便秘是多种病的预防措施之一,是治未病的有效方法。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所有病例均来源于2010年8月至2012年3月吉林省延吉市中医院住院部及门诊患者。本次共观察治疗符合纳入标准的太阴人便秘患者60例,分成两组每组各30例。分组方法[2]为将60例病例按照纳入时间的先后顺序编号1、2、3…60,从随机数字表[3]第41行第一个数字02起从左向右,从上向下数随机数字,设奇数为治疗组,偶数为对照组,当某一组到达30个时,余下的病例分为另一组,详情见附录三。两组间患者一般资料,差异均无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病人性别年龄病程比较

1.2 诊断标准:西医诊断标准:参照1999年5月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修订的便秘国内学会标准[1]。

中医诊断标准:参照2007年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的《中医内科学》[4]便秘诊断标准。

朝医诊断及辨象标准[5-13]:朝医便秘诊断标准,症状以中医诊断为准,分型以四象[5]为准,即太阴人便秘、太阳人便秘、少阴人便秘、少阳人便秘。临床上以太阴人便秘人群多[6-7],少阳人便秘病情急为特点。朝医四象人辨象标准[8]参照2010年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朝医基础学》的朝医四象人辨象要点。

1.3 纳入标准:①符合国内学会便秘标准的患者。②符合朝医四象医学太阴人标准。③年龄在18岁~70岁之间。④近1周内没有服用过泻药的患者。⑤本病可为伴发病,患者住院期间愿意接受朝医舍岩针法治疗本病,并知情同意。

1.4 排除标准:①不符合诊断标准和纳入标准者。②肠梗阻引起便秘患者及肿瘤压迫继发引起便秘患者。③瘢痕体质、有出血倾向及止血困难者、精神病患者。④合并有心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者。⑤妊娠期及哺乳期妇女。⑥服用药物治疗其他疾病,对本病有影响者。

1.5 剔除与脱落标准:①治疗不合作或同时进行其他治疗对本病有影响者;②纳入病例在病程中发生严重不良反应,严重并发症和特殊生理变化,不宜继续接受治疗,或不能坚持治疗,中途停止者,视为脱落病例;③由于晕针等其它原因而不能坚持治疗者。

2 治疗方法

2.1 舍岩针法组:取穴[14-15]:中封、太白、行间为第一组,鱼际、阳溪、二间为第二组。第一组和第二组交替使用。

操作[16]:患者取仰卧位,局部常规消毒后,选用 0.30mm*25mm毫针,中封、太白、阳溪针刺得气后行迎随补法,起针时行开阖补法;行间、鱼际、二间针刺得气后行迎随泻法,起针时行开阖泻法。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疗程间休息4天。

2.2 常规针刺组:取穴及操作[14-18]:热秘(合谷、曲池、上巨虚、腹结,泻法);气秘(中脘、阳陵泉、气海、行间,泻法);虚秘(脾俞、胃俞、大肠俞、三阴交、足三里、关元,补法);冷秘(气海、照海、石关、肾俞、关元俞,补法)。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疗程间休息4天。

3 疗效观察

3.1 观察指标[19]

3.1.1 排便间隔:排便间隔超过自己习惯1天;或3日一行(1分);排便间隔超过自己习惯2天;或4日一行(2分);排便间隔超过自己习惯3天;或5日以上一行(3分)。

3.1.2 便质:先干后软(1分);大便干硬(2分);大便干结如球或大便带血(3分)。

3.1.3 便感(排便费力,伴有不适感;或痛苦感;或便意未尽感):劳则易患(1分);时有表现(2分);经常发生(3分)。

3.1.4 每次排便时间:15~20分钟(1分);21~30分钟(2分);30分钟以上(3分)。

3.2 疗效标准[19]:临床痊愈:证候消失,积分0,保持2周以上。显效:证候明显改善,积分降低2/3以上(含2/3),保持2周以上。有效:证候好转,积分降低1/12以上(含1/12)。无效:证候无改善。

3.3 统计学处理

不同资料采用不同的统计方法。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或)进行统计描述,两组计量资料比较先进行正态性及方差齐性检验,满足正态性及方差齐性时采用成组t检验,满足正态性不满足方差齐性时采用t'检验,不满足正态性和方差齐性检验,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以率或构成比表示,采用x2检验,疗效比较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分析。所有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处理。

3.4 研究结果与分析

3.4.1 两组治疗前后观察指标评分比较:具体见表2

表2 两组组内治疗前后观察指标评分比较(±s)

表2显示:①两组组间治疗前各项观察指标评分经秩和检验分析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②两组组内比较,治疗前后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两种不同治疗均能改善患者的各项主要症状;③治疗组在改善患者便次异常方面,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在改善便质、便时异常方面,较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治疗组在改善患者便次、便质、便时异常方面,优于对照组。

3.4.2 两组患者症状总积分情况及比较:两组组间及组内治疗前后症状总积分情况及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组间治疗前后症状总积分及比较(n,±s或)

表3显示:①两组组间治疗前症状总积分,差异无显著性统计学意义(Z= -0.555,P=0.579>0.05),具有可比性;②两组组内治疗前后症状总积分及差值,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③两组组间治疗后症状总积分,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Z=-2.831,P=0.005<0.01);④两组组间治疗前后总积分差值,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Z= -3.017,P=0.003<0.01)。根据统计分析结果,说明两种治疗方法对太阴人便秘均有效,而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3.4.3 疗效评定结果:两组组间的疗效及比较见表4。

表4 两组组间疗效及比较

表4显示:两组间疗效比较为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组间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Z= -2.562,P=0.01<0.05),说明治疗组在总体疗效上也优于对照组。

3.4.4 安全性评价:两组病人在治疗期间,均无一例病人晕针及其他不良反应、事件。

4 讨论

朝医四象医学产生于19世纪末。近百年来,四象医学理论,经过朝鲜民族医学家们的共同努力,得到逐步完善,特别是传入延边地区之后,无论在理论上还是时间上都得到了很大发展,成为中国朝鲜民族医药学的重要内容,丰富了祖国传统医学的伟大宝库[9]。舍岩针法由16世纪朝鲜佛教泗溟堂大师首弟子舍岩道人创立。舍岩将五俞穴配与木火土金水五行,利用五行相生相克原理,采取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也就是自、他经补泻,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朝医四象医学中太阴人为肝大肺小脏局,本疗法为四象医学的脏局理论和舍岩针法的取穴方法相结合。舍岩针法治疗太阴人便秘,具有取穴简便,容易操作,效果确切等特点,为缺医少药的乡镇农村提供方便、廉价、实用的技术保证,技术使用者和患者均可普遍接受和认可。

关于临床体会如下:(1)许多便秘患者需依赖超量强力泻药来缓解便秘,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且大量应用强力泻药导致恶性循环,不良反应增多。本病虽无器质性改变,但病患常因症状持续或反复发作,而无法坚持治疗,甚至怀疑医生的能力或出现恐癌心态,所以越快改善临床症状,可加强病患对治疗本病的依从性及坚持治疗的信心。舍岩针法对该病治疗的最大优点在于可以避免服食药物所致的副作用,特别是大部分解痉止痛药对消化道蠕动的抑制,也避免了因胃肠疾病而对药物吸收所造成的影响,减少消化道的负担,可有效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并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2)目前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普遍加快,职业竞争压力的不断增加以及生活方式的转型等,便秘发病率在不断上升,由于本病发病涉及神经、饮食、个体素质多个方面,现代药物临床作用局限,不能满足临床需求。而舍岩针法每次治疗针数少,省时方便,故乐于被人们接受,有进一步研究和推广使用前景。(3)本课题由于经费、时间、条件等因素,存在以下不足之处:一是无法全面随访患者治疗后期较长时间内的情况,因此若能详细、全面和确实的进行随访,对于太阴人便秘患者的疾病过程和舎岩针法对本病在远期疗效,会有更深入的了解;二是对于朝医四象人中不同辩象、不同证型的治疗尚不够深入,还有待更深入和广泛的研究。

研究采用朝医舍岩针法与传统针法治疗太阴人便秘,通过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便秘的改善情况的平行对照,得出以下结论:(1)根据统计分析结果,两种治疗方法对太阴人便秘均有效,而治疗组优于对照组。(2)是对于改善患者便次、便质、时感异常方面,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即朝医舍岩针法能有效地改善太阴人便秘患者的临床症状。(3)朝医舍岩针法治疗太阴人便秘在总体疗效上也优于对照组。(4)朝医舍岩针法治疗太阴人便秘,取穴简便,容易操作,效果确切,为缺医少药的乡镇农村提供方便、廉价、实用的技术保证,具有有效、安全的优点,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有进一步研究和推广使用前景。

[1]赵刚,鞠应东,孙凤华.中西医结合肛肠病诊治[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0.1

[2]王净净,贺石林,王键.中医科研设计与统计学[M].湖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364.

[3]孙振球.医学统计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5

[4]周仲瑛.中医内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2

[5](朝)李济马著;(韩)朴性植译解.东医寿世保元四象草本卷[M].集文堂.2002

[6](日)平原宗轩.东医四象诊疗医典[M].汉城:杏林书院,1941

[7]尹明浩,朴仁范.中国朝医体质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0.6

[8]尹明浩,朴仁范.中国朝医基础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0.6

[9](朝)李济马著;玄哲男等校释.《东医寿世保元》校释[M].延吉:延边人民出版社,2005.1

[10]尹明浩,朴仁范.中国朝医内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0.6

[11]朴仁范.浅谈朝医学的特色诊疗法[J/OL].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16:16[2010-10-20].http://elib.cnki.net

[12]崔宰赫.中医体质学说与韩医四象医学比较研究[D/OL].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10[2010-10-20].http://elib.cnki.net

[13]金春玉.朝医辨象的现代研究[J/OL].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09,17:151-153[2010-10-20].http://elib.cnki.net

[14]罗永芬.腧穴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

[15]沈雪勇.经络腧穴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12(2009.3重印)

[16]奚永江.针法灸法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

[17]林祥军,王富春.古代捻转补泻技术探析[C/OL].”针灸诊疗规范化研究的思路”学术论文集,长春:长春中医学院,2008:124-125[2011-05-10].http://elib.cnki.net

[18]王彩虹,许建敏,章婷婷.基于针刺手法仪参数图形探讨捻转补泻法[J/OL].中国针灸,2009,29(9):723-725[2011-05-10].http://elib.cnki.net

[19]李宗信,黄小波.功能性便秘的诊断标准及疗效标准[J/OL].北京中医杂志1991,4:52

猜你喜欢
组组四象太阴
品学兼“忧”的好孩子
《四象》
宇宙间的四种基础物质
组组通 通幸福
Thirty-Six Stratagems (1)
方向漫谈
贵州将研发“四好农村路”管理系统
解读太阴病本证辨证论治体系※
南浔:观地板企业“四象”
合力破解“养护”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