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爱群,陈 蕾(江苏省靖江市人民医院药剂科,江苏靖江 214500)
麻醉药品是指临床应用中的一种特殊药品,虽然与一般药品同样具有医疗上的价值,但是因具有特殊的药理、生理作用,其管理、使用不当最容易出现药物滥用,容易使人产生依赖性、成瘾性,所以必须合法、安全应用。为此,国务院于2005年8月发布了《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卫生部也于2005年11月印发了《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处方管理规定》、《医疗机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规定》及2008年5月施行的《处方管理办法》等文件。我院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本院实际情况,成立了麻醉药品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制度。为深入了解近年来我院麻醉药品使用情况,现对我院2008—2009年麻醉药品的应用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
资料来源于我院2008—2009年所有麻醉药品的出库数据,包括药品名称、规格、用量、金额、用药天数等。
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限定日剂量值分析法,限定日剂量(defined daily dose,DDD)指为达到主要治疗目的用于成人的平均日剂量,各种药物的DDD值,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 年版)、《新编药物学》[1](第16 版)和药品使用说明书规定的剂量。用药频率(DDDs)=该药年销售总量/该药的DDD值,DDDs值越大,说明药品的使用频率越高。限定日费用(defined daily cost,DDC)=该药年销售总金额/该药的DDDs值,DDC代表药物总体价格水平。药物利用指数(drug utilization index,DUI)=DDDs/该药实际用药天数。
各年度麻醉药品销售金额、排序及增长率见表1,麻醉药品的 DDDs、DDC、DUI统计及排序见表 2。2008、2009 年麻醉药品销售金额占总药品销售金额比例分别为0.19%、0.26%,2009年比2008年增长了36.84%。
由表1可见,随着我国对麻醉药品管理政策的不断调整,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个体化给药,让恶性肿瘤患者足量按需应用麻醉药品镇痛、“让恶性肿瘤患者不痛”,我院麻醉药品销售金额占全部药品金额的比例有所上升,由2008年的0.19%上升至2009年的0.26%。由表2可见,3种药物的DUI<1.0,3种药物的 DUI>1.0,当 DUI<1.0时,说明用药基本合理,当DUI>1.0时,说明用药存在不合理现象[2]。3种药物的DUI均稍>1.0,说明用药基本合理,但仍需对临床医生加强宣传教育,更新用药观念,改变用药习惯。
表1 2008—2009年麻醉药品销售金额、排序及增长率Tab 1 Consumption sun,ranking and growth rate of narcotic analgesics during the period 2008-2009
哌替啶注射液由于在体内作用时间较短,其在体内的代谢产物去甲哌替啶的血浆半衰期长、中枢神经毒性大,因此长期反复应用易发生体内积蓄,导致出现神经中毒症状及发生药物依赖性;而延长用药间隔时间,又会增加患者的痛苦。WH0将哌替啶的应用作为衡量癌性疼痛的冶疗水平的一个标准[3],由表1、2可见,我院2009年哌替啶注射液的销售金额及DDDs比2008年下降,应用基本合理。
WHO将医用吗啡的量作为癌性疼痛的治疗标尺,我院的吗啡注射剂和控释片的用量逐年增加,硫酸吗啡控释片是用于恶性肿瘤患者的口服镇痛药,在我院麻醉镇痛药中其DDDs一直居首位,符合《癌症三阶梯止痛指导原则》[4],口服给药,简便、无创,便于患者长期用药,对大多数疼痛患者都适用。但该药的DDC偏高,癌性疼痛患者需要长期服用镇痛药,经济上难以承受,有待于开发同类质优价廉的药品。
表2 2008—2009年麻醉药品DDDs、DDC、DUI及排序Tab 2 DDDs,DDC,DUI and ranking of narcotic analgesics during the period 2008-2009
芬太尼透皮贴剂是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强阿片类镇痛药,经皮肤吸收无肝脏的首关效应,生物利用度高,血浆结合率高,表面分布容积大,在血液中有较高的储备能力,经皮肤缓慢释放进入血液循环,1贴可维持72 h[5]。因为其具有止痛效果好、作用持续时间长、使用方便等优点,更受晚期不能进食的患者青睐。但2年来该药的DDC排序都居第1位,加重了恶性肿瘤患者的经济负担。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警告:“不当使用芬太尼透皮贴剂可能致死”[6]。由表1和表2可见,该药在我院销售金额提高了,但DDDs排序一直靠后,应用基本合理。
近年来我院采用新的模式,肿瘤患者的诊断和镇痛申请归肿瘤科负责,肿瘤科必须建立专用病历、做出镇痛处理意见,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然后开具镇痛处方,执行镇痛医嘱,以及进行资料的登记和保管,所以麻醉药品的使用基本合理。但是,《癌症三阶梯止痛治疗原则》的宣传仍需加强,尤其是加大对患者及家属的宣教。缓、控释制剂及透皮贴剂由于价格较高,给许多患者带来过重的经济负担,所以应加强这类药物的药物经济学研究,使恶性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得以提高。
[1]陈新谦,金有豫,汤 光.新编药物学[M].第1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71-182.
[2]范小阳,黎玉红,蒋玉凤.我院住院患者麻醉药品使用情况调查分析[J].海南医学,2011,22(9):112.
[3]唐 荣,高 烨,彭生才.2007—2009年麻醉药品应用分析[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1,11(4):316.
[4]孙 燕,顾慰萍.癌症三阶梯止痛指导原则[M].第2版.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2:70.
[5]孙 燕,张海春,吴一龙,等.多瑞吉镇痛效果上市后的临床观察[J].中国肿瘤临床,2002,29(7):514.
[6]李 荣,郭小兵.2004—2008年我院癌症患者麻醉药品应用分析[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09,9(6):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