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颖
(海南省人民医院小儿外科,海南 海口 570311)
小肠造瘘是小儿肠道严重疾病的治疗方法,术后如何做好小肠造瘘口及周围皮肤的护理是目前小儿外科护理界的一个难题。造口袋是临床使用中普遍得到大家认可、简单方便的方法。但因为婴幼儿年龄小、活动多,皮肤细嫩,采用造口袋易松脱,频繁更换成本过高或造成肠造瘘口周围皮肤潮红甚至溃烂及对造口袋过敏等原因而放弃使用。在婴幼儿,造口保留多为暂时性,一般3~6个月,临床常采用暴露法[1]或覆盖法[2]护理瘘口,随时更换卫生纸或尿布代替人工肛袋。随着肠的蠕动,粪便不定时排出,需要即时抹洗,小婴儿无法自行护理造瘘口,需家属专人护理,耗费大量的护理时间,加之活动时肠内容物易外漏,患儿多处于强迫体位,缺少应有的自由活动,家长都为此苦恼,心理压力较大。本科自2006年开始用纱布、保鲜膜、保鲜袋代替覆盖法和暴露法护理婴幼儿小肠造瘘口,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2006年~2011年5月在我院行肠造瘘的患儿75例,除30例无其他并发症用造口袋外,其余45例行小肠造瘘术的病人采用三种不同的方法进行护理。其中男27例,女18例,最小1d,最大2岁8个月,肠套叠并肠坏死5例,腹股沟嵌顿疝并肠坏死4例,肠闭锁6例,坏死性小肠结肠炎5例,长段型先天性巨结肠4例,肠扭转并肠坏死7例,巨结肠术后并发肠瘘5例,小肠重复畸形并肠坏死6例,原发性腹膜炎并肠坏死3例,病人随机分为3组。每组15例。分别采用暴露法、覆盖法和保鲜膜护理法进行护理。
1.2 方法
1.2.1 保鲜膜护理方法 (1)材料:纱布(3~5cm)、保鲜膜、保鲜袋、剪刀、胶布、氧化鋅软膏、棉签根据患儿瘘口的大小将纱布、保鲜膜、保鲜袋剪一小口,纱布小口跟瘘口一样大,保鲜膜和保鲜袋的小口比瘘口小1~2mm,纱布约3~5cm,保鲜膜比纱布大2~3cm,保鲜袋选最小型号的;(2)操作方法:瘘口周围皮肤清洗干净,擦干后,在瘘口周围擦上一层氧化鋅软膏,将备好的纱布覆盖在瘘口周围皮肤,露出瘘口,将保鲜膜小口适当扩张,覆盖在纱布上,使瘘口与保鲜膜之间无空隙,将保鲜袋套在保鲜膜上,用胶布固定上端在患儿腹部,约2~3h更换一次,同时将肠液回输给远端肠管,患儿安静入睡时可5~6h更换一次。
1.2.2 暴露法 将瘘口24h暴露,瘘口周围皮肤涂抹氧化锌软膏,粪便随时流出随时用吸球吸引或用棉球随时擦洗.
1.2.3 覆盖法 瘘口周围皮肤涂氧化锌软膏,将卫生垫覆盖在瘘口上,外加腹带固定卫生垫,每隔1~2h更换一次。
1.3 观察指标 (1)瘘口周围皮肤情况;(2)每次瘘口护理花费的时间;(3)家庭接受程度。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AS 9.13软件进行数据分析,P<0.05为差异有显著意义。
表1 三种护理方法效果比较 (例)
3.1 随着医疗水平的逐渐提高,对成年人永久性造口袋的护理已经取得比较好的效果。但对成年人有效的护理方法,对小儿不一定适用,特别是对小肠造瘘的患儿,因为各种原因无法使用造口袋,大量肠液随时从瘘口流出,对瘘口周围皮肤腐蚀,面对大片发红、溃烂的皮肤,我们经常束手无策。暴露法短时间内可以缓解瘘口周围皮肤的损伤,但无论是护理人员或家属都无法承受24h无间断护理病人的压力。用覆盖法对小儿造瘘口进行护理,卫生护垫有良好的吸水性及透气性,表面柔软,能及时吸收肠分泌物,可定期更换,间隔1~2h更换1次,从而使造瘘口周围皮肤干燥,减少肠液刺激,防止肠内容物腐蚀瘘口周围皮肤,达到维护好造瘘口的目的。此方法节省了时间,对结肠造瘘的护理有较好的效果,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瘘口周围皮肤溃烂的情况,而对小肠造瘘病人无效。有报道[3]采用引流袋接粪便法护理新生儿小肠造瘘口,用婴儿奶嘴和避孕套制作了新生儿专用瘘口引流袋用于新生儿小肠造瘘的护理,住院期间可减少肠液外漏腐蚀瘘口周围皮肤,在医院使用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 ,但指导家属护理难度较大而不在此进行讨论。
3.2 保鲜膜保护法与传统方法相比,改良后的瘘口护理的优点:(1)取材容易,各大超市有售,且无毒,环保.对人体皮肤无刺激性,可塑性强,可依病情需要剪取大小适合的保鲜膜,与皮肤亲和力强,在皮肤上不容易移位,密封性好,避免粪汁渗透污染皮肤,减少了皮肤因潮湿刺激而发红、糜烂的现象;(2)保鲜袋密封性好,大便收集于中不易渗漏,减少了瘘口污染衣被的机会,减少了护理的工作量;(3)利于观察和回收肠液,既能直接观察患儿大便的颜色及性状,又可准确记录其出量,减轻护理工作量,节约了护理成本;(4)减少粪便或肠液对皮肤的腐蚀,减少瘘口周围皮肤溃烂。
3.3 随着医疗材料的进步,许多小儿行造瘘术后能用造口袋护理造瘘口,部分患儿因为各种原因引起造口周围皮肤发红或溃烂,不能使用造口袋时则成为护理的难题。通过采用上述方法护理小肠造瘘术后的患儿,减少了粪汁污染侵蚀皮肤的机会,大大降低了瘘口皮肤糜烂及黏膜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减少家长护理病人的时间和精力,减轻了家长的焦虑心理;同时更利于病情的观察和肠液的回输,减轻了护理工作量,节约了护理成本。但使用中要注意的是,如果外露造瘘肠管过短或回缩,因不易固定,不宜采取此方法。
[1]徐伟立,李振东.小儿肠造瘘术的临床应用体会[J].中华小儿外科杂志,2006,38(8):19.
[2]古爱香,黎红梅.卫生护垫覆盖婴儿肠造口护理新技术临床应用观察[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8,14(1):28.
[3]李小容,石靖.新生儿小肠造瘘口引流袋的制作与应用[J].护理学杂志,2004,19(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