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鹏 王文海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是脑血管疾病的常见病之一,多发于40岁以后的中老年人,治疗难度较高[1]。其临床表现多样,主要是椎基底动脉供血区域的功能缺损的表现,眩晕是其常见的临床症状,可伴随耳鸣、眼球震颤、面部麻木、恶心呕吐、吞咽发呛、全身乏力、共济失调、偏瘫、半身感觉失灵等症状。若上述症状反复发作可引起小脑、脑干等后循环梗死等并发症。如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可避免永久性神经功能损害的发生。我院对35例VBI患者采用以前列地尔为主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1月至2011年8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VBI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6例,女34例;年龄42~81岁,平均60.7岁,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脑血管病诊断标准[2]中关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诊断标准。每日发作(5.2±2.3)次;病程(43.8±17.5)h。所有患者均有反复的眩晕发作,改变头位导致眩晕加重,转颈试验阳性,伴恶心呕吐、耳鸣、复视、一侧或两侧肢体感觉障碍、全身乏力等。所有患者均行颅脑CTA检查证实存在椎基底动脉系统的血流动力学异常。将上述70例VBI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构成、每日发作次数、病程及并发症等差异经统计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排除标准 ①经头颅CT和(或)核磁共振成像(MRI)证实因脑梗死、脑出血、肿瘤所致眩晕及其他类型眩晕等。②严重肝和(或)肾功能不全者。③严重心功能不全(心功能NYHA分级Ⅳ级)者。④青光眼或眼压增高者。⑤消化道溃疡患者。⑥有间质性肺炎者。⑦对前列地尔注射液、低分子右旋糖酐等药物过敏者。
1.3 给药方法 观察组给予前列地尔注射液10 μ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 ml中静脉注射,1次/d,和丹参川芎嗪注射液10 m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中静脉点滴,1次/d;对照组使用低分子右旋糖苷500 ml,并加入复方丹参注射液12 ml静脉滴注,2~3 h,1次/d。两组疗程均为2周。治疗期间均监测血压、血糖和血脂变化情况,禁用其他抗凝、扩张血管及降低纤维蛋白的药物。
1.4 观察指标 经颅脑CTA检查分别测量基底动脉(BA)和椎动脉(VA)狭窄情况。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脑血管狭窄改善情况及治疗后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1.5 疗效判断标准 采用以下标准:①显效:以眩晕为主的自觉症状完全治愈,在头位自动改变及做转颈试验时均无发作眩晕,CTA检查显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明显改善,能正常生活、工作。②好转:眩晕等症状减轻或消失,但当头位改变及行转颈试验时仍可诱发轻度眩晕,CTA检查表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轻度改善,生活、工作部分受影响。③无效:眩晕等症状和体征及CTA检查均较入院时无改变。总有效率的计算等于显效和好转的例数除以治疗总例数,再乘以百分之百。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治疗前后TCD变化 治疗组中治疗后椎动脉各血流参数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两组治疗后相比,治疗组各参数均明显较对照组改善(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例,%)
表2 两组治疗前后TCD变化的比较
2.3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治疗期间观察组有2例出现胃肠道不适,有1例注射部位出现发红、搔痒,均可忍受,经处理后好转,不影响治疗。对照组亦有1例出现胃肠道不良反应,对症治疗好转。两组不良反应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是指由于椎基底动脉系统血供障碍,导致脑干、小脑及枕叶等组织的功能缺损,所引起的以眩晕为主要症状,呈一过性发作或间歇性复发的临床综合征。本病多见于中年以上,青壮年也可罹患,男性多于女性。其病因和发病机制主要是由于椎基底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管腔狭窄,供血减少,或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微栓子随血流栓塞颅内小血管,血流中断。其中椎动脉或基底动脉粥样硬化及其小分支的透明样变是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主要原因。
目前VBI被公认为是缺血性卒中最重要的危险因素[3],是需住院治疗的常见急症之一。VBI病因复杂,以脑动脉微栓塞和脑动脉痉挛最多见,由于脑干、小脑及枕叶的缺血、缺氧而出现眩晕等症状[4]。在VBI早期很少出现梗死,但若长期反复发作,最终可引起脑干、小脑或枕叶的缺血梗死,出现神经功能障碍。因此,及时有效地终止VBI的发作是改善患者预后的重要方法。目前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总的治疗原则为:改善血流动力学,扩张脑血管,增加脑血流和改善微循环。内科防治VBI的常用方法有抗血小板、抗凝和解除脑血管痉挛[5]。然而抗凝治疗易导致血小板减少和全身出血等严重副反应,治疗时需监测凝血指标,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对老年人使用。
前列地尔是利用纳米技术将前列腺素E1(PGE1)包裹在直径0.2 μm的脂微球内,以达到降低其在肺部的失活率,从而发挥较强的扩血管及抑制血小板凝集的作用[6],同时也降低了PGE1刺激局部血管引起的不良反应。研究表明前列地尔具有易于分布到受损血管部位的靶向特性,无论是对小动脉还是毛细血管都有一定程度的增加脑血流和扩张痉挛血管的效果,以达到改善侧支循环的作用[7]。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VBI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从而表明以前列地尔为主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椎动脉的血流量,增加脑供血,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1] Johnson P,Rosewell M,James MA.How good is the management of vascular risk after stroke,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or carotid endarterectomy.Cerebrovasc Dis,2007,23(2-3):156-161.
[2] 张德元,谭海群,伍智红,等.高电位笔点穴治疗老年性椎基动脉供血不足的疗效观察.中国科技信息杂志,2008,354(13):199-120.
[3] Shimon Amemiya.Tstsushi Kamiya Expression of anti-apoptotic and neuroprotective effects of edaravone following transient focal ischemia in rats.Eur.J.Pharmacol,2005,516(2):125-130.
[4] 张毛讲.丁咯地尔联合奥扎格雷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疗效观察.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0,13(10):802.
[5] 沈阳.前列地尔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临床疗效及脑血流动力学变化分析.淮海医药,2005,23(5):421-422.
[6] Miyabe M,Fukuda T,Saito S,et al.Effect of intravenous prostaglandin E1 on pialvessel diameters and intracraninl pressure in rab bits.Acta Anaesthesiol Scand,2001,45(10):1271-1275.
[7] 吴孝田.前列地尔治疗老年椎动脉性眩晕的效果观察.中国老年学杂志,2005,25(8):916-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