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白继红 李 成
作为国家通讯社,新华社在“走转改”中承担着更多的责任和期待。如何避免模式化、同质化,在大量刊出的“走转改”专题、专栏、文章中独树一帜并体现国家通讯社的风范?
全国新闻战线“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自2011年8月9日开展以来,新闻业界、学界积极响应,各级党委宣传部门高度重视;媒体制订措施、精心策划、纷纷以开设专题栏目、推出重点版面、派驻记者蹲点采访、采写体验式报道等方式,下基层,走一线,抓“活鱼”。如何克服可能出现的疲惫状态,本文以新华社为例从如下几个方面予以总结、思考——
2011年8月,中宣部、中央外宣办等五部门印发通知,对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作出部署后,新华社高度重视,精心部署安排,迅速成立了以党组书记、社长李从军为组长的全社活动领导小组,设立专门办事机构,并制定印发了《新华社深入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实施方案》,立即召开全社电视电话会议,对深入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进行部署,要求全社各单位认真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关于增强群众观点的重要讲话精神,把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作为新华社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抓手,作为采编队伍“三项学习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统筹策划,精心组织,细化实施方案,制定具体措施,明确责任人员,加强指导协调,将 “走转改”的精神内涵融入日常报道和重大专题报道,确保活动产生影响、取得实效。
一是领导率先垂范,带头深入一线。
社长李从军带领记者深入红旗渠和湖南长沙、郴州等地调研,总编辑何平带领记者深入贵州瓮安、吉林省和黑龙江省等地调研,副社长庹震、周锡生、周树春同志分别前往山东省德州市、天津市滨海新区和河南省兰考县采访调研,写出的报道,分别被众多媒体刊播,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各采编部门、各分社领导班子及一线编辑记者在全国各地县、乡、镇、村建立基层联系点,大量编辑记者进行了蹲点采访和深入调研。据初步统计,从2011年8月17日至今,新华社各部门、国内各分社主要负责同志共发表署名文章200余篇。
二是以通稿专线、专栏和社办报刊专栏、专版、网络专题的形式,集中反映新华社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的成果。
在文字通稿线路、图片通稿线路、视频中文通稿线路分别开设“走基层·听民声”“走基层·蹲点手记”“走基层·现场目击”“走基层·新闻人物”“走基层·媒体在行动”“走基层·热点面对面”等专栏,持续推出记者深入基层、深入一线的报道。“新华视点”“中国网事”“我在现场”“新华调查”等多媒体栏目充分发挥贴近基层、贴近民生的优势,各采编部门和国内分社精心策划选题视角,以小见大,以点带面,全面反映人民群众投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伟大实践和生动创造,反映党和政府的政策措施给人民群众生活带来的实际变化,反映基层干部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新华每日电讯》《经济参考报》《瞭望》系列周刊、《半月谈》系列刊物、《现代快报》《现代金报》等社办报刊分别自拟名称开设专栏,展示新华社记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的报道成果,或自行组织相关报道,和通稿线路互相映衬、形成合力,全方面、多角度、立体式地展示“走转改”的报道成果。新华网的“走转改”专题,充分展示新华社有关新闻报道,集纳全国媒体优秀报道成果,同时利用论坛、微博等互动性强的传播载体与网民开展良性互动。
三是结合热点,组织多媒体小分队调研。
发挥新华社全媒体立体化报道的优势,组织多支多媒体小分队深入社区、村庄以及市场、医院、学校、企业厂矿、军营哨卡等,围绕医疗、教育、就业、城乡统筹、百姓“菜篮子”、弱势群体生活状态、中小企业现状、部队基层面貌和转变发展方式等进行深度调研报道,回应百姓关切,反映群众呼声和政府部门应对措施,加强舆论引导和监督,将主题报道和见闻报道、体验报道和深度报道、动态报道和系列报道结合起来,有计划、有重点地将报道引向深入。
图1 2012年1月13日,新华社云南分社记者在盈江县地震灾区体验傣族群众搬迁新居。左二为王晋源(女),左三为陈海宁,左四为何春好。(吉哲鹏/摄)
图2 2012年3月20日,新华社甘肃分社记者范培坤(左二)、张锰(左三)在榆中县贡井乡大坪村的山区坡耕地旁采访正在忙着春耕的农民,详细了解今年春寒春早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焦红英/摄)
四是每逢重大报道节点,统筹策划,重点推进,以重大专题报道带动日常报道,使“走转改”活动有实效、有深度、有亮点。
为使“走转改”活动取得实效、走向深入,推动“走基层”活动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新华社建立完善了调查研究、基层联系点、舆情汇集分析、考核评价等制度,把深入基层、服务群众、转变作风、改进文风,作为一种理念、一种常态、一种工作方式和精神追求来抓,并且强调要落到新华社的报道力建设上来,从根本上关注基层民众的利益保障、维权通道是否畅通、不同利益群体在沟通中存在的社会性障碍等问题。
就“进一步完善制度机制,积极推动活动制度化常态化问题”,李从军社长在一次总结会上这样说:“决不能局限于搞成一次专项活动,要切实把‘走转改’作为长期坚守的理念和永远肩负的责任,将中央和社党组要求切实融入日常工作各个环节和方面,不仅一时地沉下身,更要永远地沉下心,从根本上转变作风、改进文风,使之成为我们的自觉行动和职业追求。”
为此,新华社成立“走转改”活动领导小组,并编辑了《新华社“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学习读本》;在社内OA网上设置“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我们在行动”专题网页;组织各部门开展 “记者走基层交流座谈会”“基层报道业务研讨会”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在大学生入社教育课程中着力体现基层意识、调研能力培训;进一步增强编辑记者对国情的理解,对党和政府方针政策的理解,对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理解;此外,新华社着力通过新闻采编业务考核和社内优秀新闻作品评选措施以及社内采编培训课程向基层现场报道、深度调研报道倾斜,对有关单位领导走基层的次数、时长等进行量化规定,形成引导编辑记者不断深入基层、转变作风、改进文风的制度化常态化机制;新华社国内部在编前会上深入研讨,重点抓“走转改”小分队报道实效,采用“资深编辑+记者”的组合方式,使策划更全面、主题更深入、稿件更成熟。
新华社在全社范围内开展“学习群众语言、熟悉群众语言、善用群众语言”研讨活动,梳理活学善用群众语言范例,总结群众语言应用经验和规律,各采编单位和国内分社通过“学用群众语言”活动,总结了一批新闻报道应用群众语言的典型案例,据此编辑了《为有源头活水来——新华社“学习群众语言、熟悉群众语言、善用群众语言”集萃》便览手册。
上海分社则开展了“啄木鸟”行动,由采编业务值班签发人把当周签稿时发现的缺乏一线采访、直接编会议材料等统发稿,语言呆板、写作粗糙的稿件,加以退改、会议点评或在学习园地张贴,让采编人员品头论足、“挑刺”警示,并在相关考核中予以惩戒。
此外,通过“清新文风”范文征集和评议活动等,大力倡导“短、新、实”的清新文风,以推动“走转改”活动取得实效、走向深入。获评范文佳作的作品中,有《守望精神家园的太行人——红旗渠精神当代传奇》等大气磅礴的鸿篇力作,也有《广西三只羊小学学生告别“黄豆拌饭”》等朴实鲜活的精悍之作;有《在痛定思痛中浴火重生——从瓮安之乱到瓮安之变警示录》等深刻透彻的经验反思,也有《麦麦提托合提大叔探女记》等生趣盎然的生活见闻等。
在新华社的历史上,无论是从如火如荼的战争岁月到热火朝天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还是从拨乱反正的艰难历程到意气风发的改革开放时代,涌现出来的杰出编辑记者都是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的楷模。穆青如果不坚守“人民至上”的理念,不把基层意识、群众理念融入自己的血液,就不可能六访兰考、七下扶沟、九进辉县、两上红旗渠,就不可能让焦裕禄、吴吉昌、潘从正等优秀人物走进几代国人的心灵深处。新华社领衔记者张严平,如果不和王顺友一起走过那样崎岖的山路,就不可能接近和了解他的内心世界,也就写不出那样优秀的长篇通讯《索玛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在正走向深入的“走转改”活动中,新华社记者继承老一辈新闻工作者留下的优良传统,就一些社会热点、难点、痛点问题进行深入调研,从百姓视角切入,以鲜活的细节讲述普通人的故事,一些报道注重与百姓面对面交流,亲身感受群众冷暖,就改进工作提出建设性意见。如《黑色的地下炼油厂》《香河大规模违规“圈地”调查》等一大批起到推动问题解决的报道,其中《一根豆角被“喂”11种药 从田间到餐桌一路“绿灯”》 文图稿件采用超过500家。《洞庭湖渔民含泪呼吁“救救江豚”》反映了电捕鱼日益猖狂、江豚生存环境日益恶化的现实,使生态保护热点与群众关切有效结合,推动了实际工作的开展。由参编部和相关国内分社记者组成的“革命老区建设和新时期党群关系”调研小分队通过内部渠道深入报道了山西省静乐县等地区贫困状况后,受到中央领导和当地政府重视,有关问题得到迅速解决,静乐县当地村民代表在中秋节期间不远千里来京,向新华社领导和记者表达谢意。
四川分社记者在四川南部旱情最为严重的时刻,深入川南叙永、古蔺两个国家级贫困县,顶着40摄氏度的高温,攀山越岭,深入大山深处的乡村,现场采访农民缺水、找水情况,连续采写了多篇参考报道和公开报道。其中,《川南大旱致农业减产绝收部分群众口粮仅余两月》《四川泸州百万人饮水困难古蔺县城供水告急》《川南干旱暴露水利基础薄弱亟待加大投入》《连旱天灾暴川南水利建设“欠账”多需加大投入》等参考报道获得有关领导和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公开报道《(新华调查)天灾背后,水利“欠账”如何补?——来自川南2个贫困县的旱情调查》被《文汇报》等大篇幅采用,引起强烈反响,再次引发全国对西南旱情特别是四川旱情的关注,对当地抗旱工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如何通过精品力作体现“走转改”的精神内涵?需要媒体选准时代所需要的、人民所呼唤的主题,强力推出扛鼎之作,用以回答时代命题。李从军社长这样要求新华社记者:“要有一种追求极致的意识,精益求精、精雕细琢,努力打造叫得响、传得开、留得住的精品佳作”“要将精品创作变为自觉行动。要把打造精品力作作为新华社永恒的追求”。
新华社在这方面做出了很大努力,并取得了显著效果,诸多名篇报道均体现了“走转改”的精神内核——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站在基层群众的立场上,感受时代脉搏跳动,让无声者发声,促有力者前行。如新华社社长李从军带领记者深入红旗渠和湖南长沙、郴州等地采写的《守望精神家园的太行人——红旗渠精神当代传奇》《永恒的召唤——雷锋精神世纪交响曲》;新华社总编辑何平带领记者深入贵州瓮安,采写的《在痛定思痛中浴火重生——从瓮安之乱到瓮安之变警示录》等。这三篇作品分别被几百家媒体刊播,产生了广泛影响,受到中央领导同志、媒体受众和社会各界的高度称赞。
新华社一直强调传承优良传统作风,并把深入群众、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作为编辑记者必须长期坚守并付诸行动的基本要求。
新华社河北分社记者曹国厂认为“走转改”就是向基层和群众学习:“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深入基层采访,恰如在累建自己的一座新闻大厦—地基打得越深,大厦建得越牢。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新闻报道的源泉,同时是新闻工作者最好的老师。”
新华社国内部评论室记者姜琳则如此总结自己在“走转改”活动中的收获与成长:“回顾翻山越岭的艰辛,与农民交谈的感动,基层之行不仅提炼了几篇鲜活的稿件,也沉淀了一些思考;增长了见识,提高了整体把握和判断能力;锤炼了作风,进一步加深了对新闻工作的认识。”
全社采编人员自觉沉下身去、深入基层,真诚向群众学习,虚心向群众求教,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从基层群众对新闻工作的期盼和拥护中更加直观地感受、更加深刻地理解新闻工作的意义,作为新华社新闻工作者的荣誉感和使命感进一步增强,职业精神和职业素养明显提升,新闻采写能力特别是精品打造能力显著提高,涌现出一批受到用户和读者高度赞赏、产生强烈社会反响的名篇佳作。
由新华社的“走转改”实践可以看出,当下的“走转改”活动旨在使新闻报道更好地贴近群众、贴近实际,最大化新闻传播效果和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水平,最大化地接近新闻真实、遵循新闻规律。同时,只有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精心组织、重点推进,把“人民至上”的理念贯穿到“走转改”的各个方面,重视和加强精品策划,建立完善的相关机制,才能扎扎实实、锲而不舍地在“走转改”的道路上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