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桂梅 陈伟年 余肖兰 赵玉英 钟秀琼 梁红媚 陈思桃
结核病是世界免疫规划重点控制的疾病之一。自实施卡介苗免疫接种后,结核病的发病率大幅度下降。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流动人口的增加,近年来结核病又有死灰复燃的迹象。因此,新生儿卡介苗接种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预防效果。传统的监测方法即在卡介苗接种12后作结核菌素(PPD)试验阳转复查,但由于开展结素试验此项目需要必要的设备、技术、药物等,在我市唯独本所才能开展此项工作,其他卫生医疗单位均未开展,而农村根本无法开展。为了使该项监测工作广泛推广应用,本人对市属各医院出生的2600名新生儿卡介苗接种12周后卡痕大小与结核菌素试验阳转硬结情况进行了观察对比,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所用结核菌素制剂为成都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的50IU/ml的卡介苗纯蛋白衍生物(PPD)。保存于4℃~8℃普通冰箱内,在有效期内使用。
1.2 对象 随机选择2009~2012年间在市属各医院出生并已接种卡介苗的3~6月婴儿2600名。
1.3 方法 在每位受检儿童的前臂掌侧下1/3处,常规消毒后,皮内注射PPD0.1 ml(5IU)72 h后观察局部反应。
1.4 判断标准 72 h后,用尺测量硬结纵横径平均值,硬结纵横径平均值=(纵径+横径)÷2判断标准:硬结纵横径平均值<5 mm为阴性,≥5 mm为阳性[1]。同时查验每位受查儿童卡介苗接种部位有无卡痕,有卡痕者用相同方法测量纵横径平均值。
如下表:不同性别新生儿结核菌素试验阳转率无明显性差异,故不作比较。国内有文献报道[2]。
表1 2600名新生儿卡痕直径与结核菌素试验阳转的关系
由表可见,本次观察结果2600名新生儿接种卡介苗后,结核菌素试验阳转人数2362人,阳转率达90.8%;卡痕平均直径为0~1 mm的68人,其中阳转8人,阳转率为11.7%;卡痕平均直径为1~2 mm的184人,其中阳转108人,阳转率为58.7%;卡痕平均直径为2~3 mm的395人,其中阳转313人,阳转率为79.2%,卡痕平均直径≥3 mm的1953人,其中阳转1933人,结核菌素试验阳转率达98.1%。上述结果表明:接种质量与免疫效果有非常密切的联系,卡痕的大小直接影响免疫效果、决定结核病的保护力,卡痕率与结核菌素试验阳转率成正比。进一步提高新生儿的卡痕率,是提高卡介苗免疫水平的关键。
卡介苗是经减毒后的活菌苗,要求活菌数达到100万条/毫克以上,这样才能保证接种成功。卡介苗接种是用人工方法使未受感染的人体产生一次轻微的没有危险的原发感染,从而产生特异性免疫力,这种获得的免疫力可以限制再次感染时结核菌在体内播散,减少结核病发病,预防各种结核病的发生。而结核菌素〔PPD〕试验是一种IV型或迟发型超敏反应DTH,是由特异性致敏效应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的一种类型。注射结核菌纯蛋白衍生物(PPD)后如受试者有结核感染史或接种卡介苗成功,则会发生中性粒细胞聚集在注射部位的毛细血管周围,随之中性粒细胞浸润迅速消退,约12 h后,注射部位小静脉周围代之以T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浸润,这些小静脉的内皮细胞肿胀,细胞器生物合成增加,血浆大分子外漏,纤维蛋白原从血管进入周围组织后变成纤维蛋白,注射部位血管外组织间隙内纤维蛋白的沉积和T细胞及单核细胞的聚集,引起组织红肿硬结。因此,常规的检测方法即在卡介苗接种十二周后作结核菌素阳转复查。
3.1 本次研究观察结果表明,卡痕的大小与结核菌素试验阳转率成正比。且卡痕卡径≥3 mm阳转率达98.1%,因此,在进行卡介苗监测工作中,可用测量卡径的大小方法替代结核菌素试验,卡痕卡径≥3 mm,视为接种成功,可免于行结核菌素试验。
3.2 此法既简单、方便,又经济,便于在各社区及广大农村推广应用。
3.3 同时为广大家长及国家节约经济支出及药物资源,而且也避免了儿童再次注射的痛苦。
3.4 能为实施提高卡介苗接种质量措施提供参考数据。
3.5 但是由于卡介苗接种人员的操作技术不正确,接种方法不当;接种时注射的剂量不足;接种时疫苗未充分摇均匀就抽取接种;冷链运输环节的不可靠,造成卡介苗疫苗效价降低或失效;个体免疫应答的差异等因素,极少部分婴幼儿接种卡介苗后无免疫应答反应,对结核病无免疫力,影响卡痕的观察。
针对以上情况,应该做到①提高业务人员接种水平,加强业务人员的卡介苗接种培训。②降低卡介苗接种的失败率,减少由于链运输不当引起的菌苗失活或效价降低的影响。进一步提高卡介苗接种成功的卡痕率。
[1]吴瑞萍,胡亚美.实用儿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9,27.
[2]何平.106例结素试验检测卡介苗接种效果.中国医学研究与临床,2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