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冠中:绘画语言的集大成者

2012-05-30 10:48卢缓
新民周刊 2012年18期
关键词:吴冠中笔墨线条

卢缓

吴冠中艺术中,最核心的就是他处于“中西融合”这个历史命题的终点上,恰到好处地表现为对于融合性的绘画语言探索的集大成者。

吴冠中的艺术,是一百年来“中西融合”艺术取向及其所思考的一系列艺术命题与社会命题的综合,是对于艺术语言与文化身份、材料属性与表现手法、形式美感与文化母题的通融与超越。他是一个时代的结束与另一个时代的开始。

吴冠中的水墨画,在笔墨韵味与艺术语言的气质把握上,很好地抓住了典型语言符号、典型形象符號、典型景观图式与典型文化符号之间的统一。在具体的呈现技巧上,则试图超越传统皴法——线条的造型语言系统,更多地表现出了线条独立的抽象美感。对于吴冠中水墨画的艺术语言的评价,如果不是更多地寻找中国本土文化体系内部的根源性问题,而是从寻找不同语言文化之间通约性的角度入手,我们可以概念性地将其解释为类似于抽象表现主义与行动绘画式的线条语言,当然,我们必须指出,这并不符合艺术家自己创作的本意。而从中国现代艺术本体发展角度来看,吴冠中艺术的价值则在于从“器”(方法)而不是“道”(观念与规律)的角度截取了抽象绘画对于纯粹的“有意味的形式”的推崇,从而打开了20世纪80年代中国绘画从主题先行与内容关注,向形式语言自身关注的转变,也开创了被割裂美术史上下文关系的抽象艺术,在中国本土艺术情境中,被重新阐释的道路。而吴冠中的本意绝非将中国绘画简单地抽象化,或者说,以抽象绘画的阐释系统,为中国绘画寻找一种简易的面向西方的通约方式。相反地、从抽象美的探讨到后期围绕着吴冠中而展开的“笔墨等于零”的论战,其核心目的仍然在于对于中国绘画的文化内核的把握。从某种程度上说,是对于中国绘画在现实境遇中的“文”(形式)与“质”(内涵)之间错位的修正与平衡。

在吴冠中的艺术观念中,蕴含着两条线索。其一,是对于形式美与形式语言的表现力的不懈追求;其二,是这种表现力对于艺术创作的贴合,尤其是对于艺术创作的意义传达与内容呈现上,与生活对象之间的贴合的一再强调。这两者,也可以表述为吴冠中提出的论述:即“风筝不断线”和“笔墨等于零”。 它们从不同的侧面揭示了吴冠中对于中国艺术的文化立场。

猜你喜欢
吴冠中笔墨线条
吴冠中的点线面
笔墨童年
线条之美
吴冠中 山一程,水一程
笔墨厨神
笔墨厨神
吴冠中最负盛名者最遭物议
大可:把线条玩到极致
吴冠中《荷塘》为什么能拍出1亿
烧脑的线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