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江
直到最近我才知道复旦大学学生吴恒已在去年初夏发起了名为“掷出窗外”的公民行动,通过搜集媒体的报道来窥见和调查食品安全的糟糕現状,并创办网站不断公布信息和研究成果来警醒国人。这对于我这个比较关注食品安全报道、近期还向媒体建议创办食品安全网站的媒体观察者来说,是一件惭愧的事情,当然更油然而生了对于公民行动者吴恒和他的团队的钦敬。
我坚持认为,食品安全这个议题,是央视《每周质量报告》设置的。记得2003年4月,在SARS肆虐北京、全城几可罗雀之际,我从快要封闭的学校出来,奔向京西宾馆斜对面的一栋旧楼,去参加即将面世的《每周质量报告》征求意见会。我当时就感到,这个领域前景宽阔,社会关注,容易达成共识,又有国家部委的支持,想必节目有旺盛的生命力。
《每周质量报告》经过最初几期的探索,逐渐聚焦于食品安全问题。
饭能不能够吃下去,这真的成了问题。据圈内朋友说,有的部委也开始发愁:虽然养猪是内部人控制,即所谓特供,可保猪肉无虞,可是蔬菜怎么办呢?接下來几年听到的就是越来越多的部委甚至大型国企也有了特供基地,似乎荤素皆供。
于是乎,《每周质量报告》有了巨大的社会反响。不过似乎这种反响不是冲着赞扬节目去的,而是国人越来越怀疑:我们还能吃什么?别的议论也纷至沓来,其中令我最惊异的是:有人说,《每周质量报告》“每周毁掉一个中国名牌”。不是从1990年代初起,有媒体发起了“质量万里行”活动,全国各地林林总总的企业获此荣耀。可是什么扒鸡,什么粉丝,什么饮料,什么肉松,什么火腿肠,在《每周质量报告》上都是那么肮脏丑陋猥琐,甚至歹毒。
有人开始说《每周质量报告》“每周毁掉一个国粹”。此话大概是与2003年的一期节目直接相关。该节目揭露了浙江金华某企业制作“千年国粹”金华火腿时堪称惊悚的场景。据说全国很多市民看了节目恶心了好几天,缓不过来。反应快的,还顺手把家里那根火腿掷出窗外——当我得知复旦的吴恒同学以此命名网站时,不禁拍案叫绝,他可能不知道《火腿遭污染包裹有农药》这期节目的观众反应细节,但那更是“心有灵犀一点通”。
2003年年底,针对部分民众和专家的质疑,《每周质量报告》邀请我们在香山脚下做了一次研讨,当被问及是否存在以偏概全、一竹竿打翻一船人的问题时,暗访记者的回答是:他们去过金华当地30多家火腿生产加工企业,家家的“工艺”都如出一辙。我已经明白,食品安全问题——虽然当时还没有这个叫法——已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每周质量报告》这个被我看好的节目因得罪地方而受到抑制和“公关”,后来几经沉浮,雄风不再。2008年还差点被撤销。好在东方不亮西方亮,随着上海等地媒体揭露“三鹿”毒奶粉和山西溃坝等恶性事故,在这一年国务院和相关部委的报告中,“食品安全”和“安全生产”被列为“重中之重”。
2010年初,地沟油等骇人听闻的食品问题再度引发国人恐惧。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任主任的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随即成立,这年夏季还下发了《关于加强地沟油整治和餐厨废弃物管理的意见》。笔者关注更多的仍然是传统媒体的报道,而忽略了通过互联网开展的公民行动。
显然,对于以食为天的13亿人口大国来说,媒体制造议题的功能绝不可低估,但是在現实条件下,媒体的持续或断续揭露能否将无数深受信息不对称之苦、缺乏知识和行动力以及长期消极麻木、无动于衷的民众转化为积极行动的公民,那才是最要紧的。换言之,拜互联网之赐,掀起抗击歹毒无比假冒伪劣食品的媒体和网络人民战争,才有望降服导致国人“易粪而食”的那个恶魔。这就是吴恒和他的“掷出窗外”行动的意义所在。
(作者为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