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利润回升
今年以来最为让人忧虑的制造业数据,正在呈现向好的迹象。
10月2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信息显示,1~9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35240亿元,同比下降1.8%。9月当月实现利润4643亿元,同比增长7.8%,这是自今年3月份以来工业企业利润首度由负转正。
据统计,1~9月份,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私营企业实现利润1.1万亿元,同比增长15.6%;集体企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7.6%;国企和外资企业同比均下降11%左右。
分行业看,在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26个行业利润同比增长,14个行业同比下降,1个行业由同期盈利转为亏损。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同时显示,2012年1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2%,比上月上升0.4个百分点,重新回到临界点之上。
点评: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盈利虽然开始好转,但中小企业目前的形势依然不容乐观。这一方面与规模以上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灵活度较强有关,可能也跟政府扩大投资规模“稳增长”的受益程度有关。
温州地价下跌
資本之城,炒房团生产地温州,迎来了房价的大跌。
10月19日,国土资源部公布的城市地价监测数据显示,温州再次以18.03%的降幅居于本季度住宅地价同比下降的城市之首。在今年第一季度的全国地价监测数据中,温州也曾跌幅居首。
据媒体报道,由于投资性资本进入,温州房价曾一度快速上涨,并在2009年、2010年达到高位,有的楼盘价格甚至成倍上涨。当调控政策出台之后,温州的楼市开始降温,一度火爆的楼盘价格逐渐回落。以温州的豪宅项目鹿城广场为例,2011年二手房转让价格最高可达8万元/平方米,现在已降至4万~5万元/平方米。
从去年11月开始一直到今年8月,温州土地市场就进入了市区住宅用地“零成交”状态。今年上半年土地成交额21.18亿,同比大幅下降84%,仅完成年度计划数的14.7%。
过去,温州制造企业“不务正业”投资房地产的现象普遍,2009年的数据显示,当时温州上规模企业中,约有70%的制造企业投资房地产。2010年温州市百强企业中,除两家房地产公司和6家建筑公司外,有40多家制造企业涉足房地产开发。
点评:
温州地价和房价的下跌与宏观调控政策有关,与增加土地供应有关,但恐怕也与资本炒作投机之风的退潮有关,民间借贷“跑路潮”之下,房地产也难免波及。不过,这对于这个同时也是中国制造之城的地方重回制造业正轨,是有好处的。
投行大裁员
经济增长放缓,股市惨淡,资本市场IPO收紧,作为“金饭碗”的投行业开始裁员了。
国内最大的投行公司中金公司是一个风向标,据媒体报道,中金公司内部员工说,公司决定裁员40人,主要集中在投行部门,裁员比例大约为全公司的10%。
受裁员传闻波及的还包括中信证券、广发证券、中投证券等公司。
裁员与今年以来IPO审核速度的放缓密切相关,据Wind统计,截至10月31日,2012年新上市公司数量为154只,实际募集资金963.93亿元,两项指标相比2011年同期分别下滑37%和60%。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10月,有39家券商完成IPO项目。其中,完成IPO项目排名靠前的5家券商占首发项目市场份额的45%。换言之,国内77家保荐机构中有38家今年尚未完成一单IPO项目,投行业务必然惨淡。
来自证监会最新数据显示,77家券商共有10216名投行从业人员,包括保代、准保代和一般投行从业人员。
点评:
风水轮流转,在市场上,还真的很难有总能拿高薪的行业。虽然中国股民过去几年赔得很惨,但投行人士的薪水之高,令人艳羡。作为资本市场权贵体系中的一部分,这个行业也需要回归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