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朔
美国有个著名的公益出版教育组织“自由基金会”,它专出自由主义的经济学和哲学历史经典,我的亚当·斯密全集和苏格兰启蒙学派主义原典,全都在该基金会购得。多年前,该基会出了近代德裔美籍思想家舒克(Helmut Schoeck)的那本《嫉恨:一个社会行为的理论探讨》,那是研究“嫉妒”这种心理及行为的最重要著作。
从古而今,人們都有一种复杂的情绪和行为—“嫉恨”(envy),它具有嫉妒、羡慕、崇拜、痛恨等极具复杂的意涵,我们都知道人类生而不平等,有的人命好,有的人命坏。命好的人生在豪门世家,他们从小即受到比别人好的教育,长大后又有人提携,人生极为顺利,可以享尽荣华富贵,娶娇妻,生儿育女,家世繁衍。这种人通常会成为别人嫉妒羡慕的对象。嫉妒心最强的人,甚至会出现极恨的情绪。因此在任何社会都不鼓励嫉妒和嫉恨这种品质。有的社会会要求命好的人自我节制,不要因为命好就得意张狂,或要这种命好的人多多行善,不要成为别人嫉妒的对象。
但到了现代,由于心理学和哲学、制度学的进步,人们对嫉恨这种行为已有了更深的理解,已了解到,嫉恨既是人性,同时也是一种社会性。它通常是人们对于社会不公而形成的感受。因此,嫉恨这种心理及行为,反映出来的其实是对社会公平的渴望,因此嫉妒和痛恨并不完全是负面的,它是制度公平的起源。嫉恨这种情绪和行为经过新的解释,已被认为是一种可以催生出制度与社会改革的正面力量。
就以当代美国重要政治学家、芝加哥大学政治科学教授艾尔斯特(Jon Elster)为例,他在所著的《社会粘合剂》里就明白地指出,如果一个社会公平,有良好的秩序及教育投资,那么这个社会的流动性就会增加,命不好的人透过努力也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他的命不好,他嫉妒别人的命好,因此,更加努力去创造自己的人生。嫉妒可以创造努力的动机,当嫉妒有这样的正面作用,这时候一个人被别人嫉妒还变成是件好事,被别人嫉妒也不会有被嫉妒的恐惧。
因此,一个社会一定要重视人民嫉恨的情绪与行为。当人民出现嫉恨的声音,这时候整个社会就要去自我反省:社会是否公平?是否有人有特权?社会是否存在着差别待遇和歧视?
但非常令人懊恼的,乃是中国传统文化里,对嫉恨这种情绪和行为真的从未做过严格的理性探讨。早期的中国启蒙思想家梁漱溟先生在他的《中国文化要义》里即指出过,中国文化是一种早熟早衰的文化,它谈问题喜欢在现实上做人情式的东拉西扯,而不会去做价值理性的探讨。
就以嫉恨这种情绪和行为而言,很多人从不认为一个社会的特权不公平是制度的产物,而是认为有人享受特权好处,有人则没有,那是各人的命运不同。命好的人得到好处,命坏的人得不到好处,因此命坏的人不要看不得别人好。这也就是说,在这些人的问题意识里,社会的不公平已被视为理所当然,因此有些人得到好处,那是他们命好,别的人不要见不得别人好,应该默然接受,看看自己的命是否也能变好,加入那个命好的俱乐部。如果我们留意古代影响凡夫俗子最大的通俗读物像《太上感应篇》等,即可发现把特权问题视为命好命坏的命运问题,是相当普遍的判断。在这种思维逻辑里,社会不公平所造成的特权是命好,它反而成了人们崇拜的对象。那种奇怪的谈问题方式,真的让人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