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永生
40年前(1972年)的9月29日,中日两国领导人签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日本国政府联合声明》(简称《中日联合声明》),宣布中国和日本结束不正常状态,建立外交关系。双方同意在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建立两国间持久的和平友好关系。以这份具有历史意义的文件为开端,中日两国实现了邦交正常化。这对于两国关系发展与世界和平,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开辟了两国关系的新时代。
在40年的峥嵘岁月中,两国关系所取得的成就,足以令人欣慰;所经历的波折和磨难,不仅使人在是非曲直中徘徊,更令人驻足扼腕,嗟叹沉思。中日两国正处在一个比肩并行的历史进程之中,由于中日两国地缘相近的敏感性,历史渊源相连、恩仇与共的复杂性,两国关系呈现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想断也断不开,想斗又投鼠忌器的局面,只能选择和平竞争、相互合作的道路。
虽然这是一条必然之路,但面对中日两国纷繁复杂的矛盾,人们还是充满了疑虑与困惑:困惑于中日关系道路的选择,困惑于复杂而沉重的历史包袱,困惑于棘手的现实矛盾,困惑于中日关系的未来前景。
中日邦交正常化的起步
1972年9月25~30日,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正式建交。这是中日关系改变的重要标志和起点。在冷战局势依然比较严峻的1972年,是什么因素促进了中日两国的接近,并最终实现了关系的正常化呢?很多论者归因于两国民间外交努力的结果。这种认识没错,但视之为最重要因素,则有过分强调之嫌,容易使我们忽视促成这一历史转变的多种因素的合力作用。
促成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当时的国际大背景和中国因加入联合国而大幅提升了国际地位尤为重要。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点:首先,美国改善了对华关系。由于苏联的崛起和称霸,美国意识到改善对华关系、联合中国的重要性。1971年7月9日至11日,尼克松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亨利·基辛格博士秘密访华,约定了尼克松总统访华的大体时间,这一事件震动了整个日本。1971年7月15日上午,中美同时发布了这一消息,而在消息公布之前3分钟,日本首相佐藤荣作才得知。美国不和日本事先协商而暗中改善美中关系的“越顶外交”使佐藤内阁陷入极其被动的状态,日本政界指责他遭到美国的忽视,没有能力改善日中关系,最终导致佐藤内阁下台,让位于主张改善日中关系的田中角荣内阁。田中是日本保守政治的主流政治家,他推动中日关系改善并非因对中国友好,而是认识到日本不能够再和中国搞对立了,否则将落伍于世界的变化。田中的贡献并不在于他对日中关系积极改善的愿望和主张,而在于他在瞄准改善日中关系这一大方向以后,比美国先跨出了一大步—同中国建立正式的外交关系。
其次,中国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1971年10月25日晚上,第26届联大表决阿尔及利亚等23国关于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代表权、驱逐台湾蒋介石集团“中华民国”的提案,大会以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予以通过,联合国第2758号决议从此生效。中国不仅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也恢复了在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地位。这使此之前还竭力反对中国的美国、日本等国再也不敢小看中国,再也不能任意同中国作对。否则,中国如果动用否决权,美国、日本将很难在联合国贯彻它们的意志。这构成了日本主动改善同中国关系,恢复邦交的重要背景因素。
再次,中国联合日本对抗苏联的因素。当时,苏联在勃列日涅夫的统治之下,国力日趋提升,对外政策扩张与霸权主义的色彩日益浓厚。20世纪60年代末,毛泽东安排陈毅、叶剑英、徐向前、聂荣臻四位老帅研究世界形势。他们普遍认为中国最大的威胁是苏联,而不是美国,这为毛泽东主张联合美日欧的“一条线”战略奠定了基础。在这种背景下,中国愿意积极改善同日本的关系。
最后,是民间外交的因素。中国十分重视对日本的民间外交工作。早在20世纪50年代,周恩来就提出了对日本“民间先行、以民促官”的外交方针。这既说明了中国对日本的重视,也表现出了中国高层立足于长远改善中日关系的愿望。在这一方针指导下,中日两国民间,特别是在日本民间和在野党派中培养了一大批推动中日友好的人士,包括社会党议员帆足计、女参议员高良富、改进党议员宫腰喜助、创价学会的精神领袖池田大作、公明党委员长竹入义胜等日本名流。他们对于推动中日关系改善乃至建交等,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精心呵护与谨慎友好
中日邦交正常化后,两国关系在老一代领导人的精心指导与安排之下获得了快速平稳发展。1972年恢复邦交时,中日年贸易额仅为10亿美元,1978年2月,两国签订《中日长期贸易协议》,把石油、煤炭等大宗商品贸易纳入双边贸易长期稳定的项目,促进了双边贸易的扩张。1981年,双边贸易额增至100亿美元,比1972年提高了10倍。以后,中日经贸关系的发展进一步加快,从单纯的贸易往来走上了全面经济合作的轨道。
1978年8月12日,《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订,从法律意义上结束了中日两国的战争和敌对状态,确定了按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两国和平共处、世代友好的大方向,也确立在相互关系中,用和平手段解决一切争端、不诉诸武力和武力威胁的原则。这个“和平条约”曾长期不能签署,主要是中日两国在“反霸权条款”上存在严重分歧。中国为了抑制苏联的“霸权”有意联合日本共同对付苏联,日本尽管在骨子里对苏联比较畏惧和仇恨,但不愿意通过“反霸权条款”的表述得罪苏联。因此,中日两国在该条约谈判问题上长期陷入僵局。美国认为中日联合反霸对抑制苏联有利,时任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布热津斯基1978年5月访华后顺访东京,向日方表示:“美国不反对条约中加进‘反霸权条款,希望迅速缔约。”日本福田赳夫政府因此最后做出签约的决断。从此以后,中日关系的发展在《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的基础上更加迅速,政治、经济、文化关系全面发展。
中日两国文化交流频率之高、范围之广、数量之多、规模之大,在中国与世界各国交往中都处于前列。文化交流是人与人的沟通,心灵的相互感应和交融最能夠唤起友好的情愫。在两国关系发展良好的时候,中日文化交流发挥了锦上添花的效果;在两国关系问题频发的时候,又成为相互交流、融通的润滑剂。20世纪80年代,日本的一些电影、电视剧,如《追捕》、《血疑》等成了中国民众重要的文化精神食粮和娱乐消遣。1990年代至今,日本的动漫又风靡中国,成为中国青少年追捧和热衷的文化。与此相应,中国的太极拳、汉方(中医)等也在日本广泛流传,为日本民众津津乐道。为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35周年,2007年被两国定为“中日文化体育交流年”,一系列纪念交流活动促进了两国关系的发展和持续改善。
矛盾的暴露与增长
由于历史问题、领土问题等在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初期并没有根本解决,加之受到日本右派势力、亲台势力等的干扰,因此,中日关系靠老一辈两国领导人的精心呵护才没有出现大问题。但随着中日两国交往的进一步深化,原来在友好旗帜下掩盖的矛盾逐渐暴露并有日益突出的趋势。
首先是1982年日本的教科书事件,日本将“侵略”写成“进入”。因遭到亚洲国家抗议,日本政府在教科书审定标准中规定,“在处理与邻近亚洲各国之间的近现代历史事件时,基于国际理解和国际协调的见地,应该加以必要的关照”。1985年又爆发了首相中曾根参拜靖国神社的事件。进入1990年代以后,由于日本国内高官否定侵略历史的言论不断增加,中日两国间关于历史问题的摩擦不断。进入21世纪,小泉纯一郎在担任首相期间不断参拜靖国神社,中日两国的矛盾争端日趋激化。
安倍晋三执政以后,中日两国政府都想缓和双方的矛盾,理顺双边关系,因此,在安倍晋三内阁、福田康夫内阁和鸠山由纪夫内阁时期,中日高层进行了一系列积极的互动,包括2006年10月的“破冰之旅”,以及以后的“融冰之旅”、“迎春之旅”等等。这些积极的政治互动和高层互访、会谈,在很大程度上缓和了中日两国的紧张局势,使小泉时期冷淡的中日关系再次趋暖。
但好景不长,2010年9月的中日撞船事件再一次把正在好转的中日关系推进了对抗的深渊,两国民众之间的对立情绪十分严重。2011年日本3·11大地震是日本历史上一次空前的自然灾害,加上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核物质泄漏,天灾人祸相互交织。中国将日本的灾难当作自己的灾难,在第一时间向日本伸出援手。按照温家宝总理的说法是:日本需要什么,我们支援什么,无论是中国政府还是民间,都以空前热情对日本给予积极救助和支援。但在中日两国关系尚未完全恢复的情况下,2011年9月野田佳彦组阁,把中国视作最大军事威胁,对日本自卫队要求“天下虽安,忘战必危”。这种说法无疑使中国很不愉快。
到了2012年,在本来应该大规模庆祝邦交正常化的年份里,日本却不断搞出一些破坏气氛的事端,令中国筹划进行的一些庆祝活动或是降低级别,或不得不缩减和停止。
不惑而惑的宿命
邦交正常化40周年,本是一个值得庆贺的年份,然而40年的时间和岁月之痕,没能让中日关系变得更加老练成熟,中日关系在“不惑之年”却因一系列的矛盾事件而大惑不已。
2012年2月20日,名古屋市长河村隆之在会见中国南京市代表团之际,否定存在南京大屠杀;3月,日本政府对钓鱼岛附属4个岛屿进行命名;3月15日,日本冲绳县那霸市地方法院对2010年9月撞船事件的当事者之一詹其雄船长进行强行起诉。同月,日本政府决定支援菲律宾巡逻舰等装备,并在中菲黄岩岛对峙激烈的5月份决定了对菲律宾援助巡逻舰艇的具體型号和数量。
紧接着,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在4月份抛出了购买钓鱼岛私人土地的计划;7月,日本政府正式介入购买钓鱼岛私人土地事务。中方认为,这不仅侵害了中国主权,而且是极其不友好地改变钓鱼岛现状,破坏中日双方关于不改变现状的默契。
目前看来,日本在购买钓鱼岛土地的问题上丝毫没有因中国的抗议而止步,反而出现了愈走愈远、不可遏制的趋势。中日关系再次受到严重冲击,甚至两国民间已开始谈论中日必有一战的揣测。可以说,如此发展下去的中日关系,前景岌岌可危。
有解与无解的难题
如何改变中日关系堪忧的局面?对此课题,如果长期放任或无解的话,早晚会损害两国经贸关系的发展,目前还算良好的经贸关系也难于维持长久。
中国学者一般会站在中国的立场上,认为中日之间的矛盾主要都是日方挑起的,中方并没有刻意挑起矛盾,反而经常会费尽心力去化解矛盾。中方学者经常会提出日本应该怎么怎么做的说法,日方则对此一向比较反感。如果日方都按照中方的想法去做,中日两国肯定就不会再有矛盾,肯定就是一对好上加好的邻居。但是,一厢情愿是不会发生太多作用的。
日本有日本的逻辑,在没有强力外力干涉的情况下,日方必然按照自己的逻辑走下去。所以中国不可对日本的改变有过高的期待,那样不仅愿望无法实现,而且最终结果可能是竹篮打水空等一场。中国最踏实的做法只能抓紧对自己的改变,并做好自己的准备。这或许就是大惑中的不惑吧!
中日关系的历史证明,两国虽然爆发过数次大规模的战争,但战争在两国关系的历史中是短暂的,大多数历史时期两国处于和平交往的状态。因此,中日两国的矛盾并非不可调节、不可缓和,虽然两国关系中还存在一些难以解决的矛盾,以后还可能出现各种各样的波折和挑战,但从历史大趋势来看,逐渐消除对立和紧张,走向和睦与更加紧密相互依存的大方向不可改变。
日本不是中国的对手,中国也不是日本的威胁,双方只能在和平相处的框架中谋求生存和发展之路,有远见的政治家应该认识到中日这种历史宿命。因此,两国既要借鉴过去,也要珍视现在,更要带着一种积极的心态去追寻造福于两国人民的共同事业,开拓双边关系稳固、和平、友善与共赢的未来。同时,“中日人民能够世世代代友好下去”不是一句简单的政治口号和空话,需要双方的相互妥协,相互让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