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 静 赵海霞
细菌性角膜炎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以角膜上皮缺损及缺损区下角膜基质坏死为表现的化脓性角膜炎,是主要的致盲眼病之一〔1〕。造成角膜炎的细菌种类众多,其中以微球菌科(主要是葡萄球菌属和微球菌属)、链球菌属、假单胞菌属及肠杆菌科为主,约87%的细菌性角膜炎是由上述4类细菌所致〔2-4〕。本病属于中医“凝脂翳”范畴,多因黑睛表层损伤,风热邪毒乘隙袭入,若素有漏睛,邪毒已有蕴伏,或因脏腑蕴热,火热上攻,更易发病,为眼科疑难重病之一〔5〕。本文以兔为实验模型,研究新制柴连汤煎剂配合抗生素滴眼液治疗细菌性角膜炎的效果。
健康无眼疾的成年新西兰白兔40只(80只眼),体重2~3 kg,雌雄不限。采购自内蒙古医学院附属医院动物实验中心,实验期间动物分笼饲养,环境良好,饮食正常。
金黄色葡萄球菌菌种(ATCC25923),菌种浓度2.5×1010CFU/ml(购自南京便诊生物有限公司,产品货号:BKTW 23103);荧光素染色条(购自山东博士伦福瑞达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93096)。
中药选择新制柴连汤加减〔6-7〕:柴胡 10 g、黄芩10 g、黄连 5 g、 赤芍 10 g、蔓荆子 10 g、栀子 10 g、龙胆 5 g、木通 5 g、甘草 5 g、荆芥 5 g、防风 5 g、金银花15 g、蒲公英 15 g、连翘 10 g、白芷 10 g(本院中药房)。0.3%氧氟沙星滴眼液(山东博士伦福瑞达制药有限公司),0.3%妥布霉素滴眼液(安徽华源医药股份有限公司),0.5%丁卡因滴眼液(本院)。YZ2手持眼科裂隙灯(河北康明医疗器械贸易有限公司)。
实验兔予耳缘静脉注射盐酸氯氨酮(0.2 ml/kg)麻醉,眼部予0.5%丁卡因滴眼液表面麻醉,待角膜反射消失后,置开睑器开睑,用4号半针头将0.1 ml菌种浓度为2.5×1010CFU/ml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液自角膜近中央处注入角膜实质层内,造成约4~5 mm的白色菌斑(造模成功的标志〔8-9〕)。所有实验兔双眼进行实验。
接种后的兔随机分成2组:中药治疗组20只(40只眼),对照组20只(40只眼),分笼饲养。造模24 h后给药。中药治疗组给予0.3%氧氟沙星滴眼液、0.3%妥布霉素滴眼液交替点眼,每天5~6次,每次1~2滴,同时给予新制柴连汤加减煎剂,取汁30ml,早晚分2次灌服〔10〕。对照组给予0.3%氧氟沙星滴眼液和0.3%妥布霉素滴眼液交替点眼,每天5~6次,每次1~2滴,同时取30 ml生理盐水,早晚分2次灌服。
于造模后24 h,以及治疗后第3、9、14天进行裂隙灯检查并做评分。采用McNeill[11]角膜病变程度分级方法记录病变程度。0分:角膜实质层透明清晰,光泽无混浊;1分:角膜轻度水肿,虹膜纹理清晰可见。2分:角膜水肿,混浊,虹膜纹理仍可窥见;3分:角膜明显混浊,但可见到瞳孔缘,角膜表面见少量散在飘浮脓液;4分:角膜严重混浊,前房结构无法窥见,前房及层间积脓。
疗效标准:治疗后第14天进行疗效评价。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2〕拟定疗效标准。治愈:流泪畏光等症状消失,角膜溃疡愈合,荧光素染色阴性。好转:症状减轻,角膜溃疡面变小变浅,荧光素染色缩小>2/3。无效:治疗后病情无变化或加重。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角膜评分数据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两样本均数比较用t检验,疗效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造模24 h及治疗后第3天,2组角膜评分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9天和第14天,中药治疗组角膜评分均小于对照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 1)。
表1 2组细菌性角膜炎兔不同时间角膜病变程度评分比较(±s)
表1 2组细菌性角膜炎兔不同时间角膜病变程度评分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①P<0.05(两独立样本t检验)
不同时间点角膜病变程度评分造模后24 h治疗第3天 治疗第9天 治疗第14天中药治疗组 40 3.1±0.72 2.9±0.63 1.86±0.79① 0.78±0.98①对照组 40 3.2±0.76 2.95±0.60 2.13±0.79 1.5±1.38组别 眼数/只
中药治疗组:治愈32只眼,好转6只眼,无效2只眼,总有效率95%;对照组:治愈28只眼,好转4只眼,无效8只眼,总有效率80%,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14,P=0.044)。
细菌性角膜炎是一种常见的严重威胁视力的角膜疾病,发病急、进展快、来势猛、变化多端,如不能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可发生角膜溃疡穿孔,甚至眼内感染,最终眼球萎缩〔13〕。虽然广谱抗菌药物对细菌性角膜炎有较好的疗效,但由于耐药菌株逐年增多,临床上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相对滞后,往往延误治疗,使感染得不到有效控制,导致病情进一步发展〔14〕。常见的致病菌中,葡萄球菌属引起的细菌性角膜溃疡较多,其中以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最为多见〔15〕。金黄色葡萄球菌在葡萄球菌属中致病力最强,属凝固酶阳性葡萄球菌,产生金黄色色素,能分解甘露醇,主要通过外毒素致病〔16-17〕;致病力取决于其产生毒素和酶的能力,也与入侵细菌的毒力和数量有关,可产生血浆凝固酶、溶血毒素、杀白细胞素等。金黄色葡萄球菌可见于正常结膜囊,在正常免疫情况下暂时存在,当角膜上皮有损伤或因其他疾病等原因使机体抵抗力降低时,可侵入角膜使局部感染。临床症状一般为眼痛、畏光、异物感、结膜充血,分泌物增多等。角膜溃疡多呈孤立的圆形或椭圆形,灰白或奶白色外观,一般溃疡比较浅表,与周围正常组织的边界比较清楚,水肿与浸润程度较轻,可以引起轻中度的前房反应。
新制柴连汤出自清代黄耐庵编著的《眼科纂要》,为祛风清热之良方,方中加入金银花、蒲公英、白芷、连翘,则泻火解毒效果更佳。《原机启微》认为“翳犹疮也”,治疗当以清热解毒退翳医疮为法。本实验中,根据角膜注射细菌的造模方法,应属于凝脂翳病因中所讲的黑睛表层损伤,风热邪毒乘隙袭入;又因其发病时间短,病位较浅,依据中医辨证论治,应为风热表证,治宜驱风清热解毒,故选用新制柴连汤加减方。
方中柴胡、防风、荆芥、蔓荆子祛风散邪止痛,黄连、黄芩、栀子、龙胆、蒲公英清肝泻火退赤,苦寒清热解毒,泻三焦之火而解毒疗疮;赤芍配木通清热活血、退赤止痛,与疮家圣药连翘合用,清热解疮毒效力更佳,且栀子具有降温消炎止痛,止血等作用〔18〕;白芷、防风祛风散邪,退翳明目,取“火郁发之”之意,且白芷有较好的止痛、止泪作用,尚有疗疮之效〔19〕;甘草清热解毒,调和诸药。综合全方,共奏泻火解毒、疏风散热利湿之功。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金银花、蒲公英、黄连、黄芩、栀子、连翘、赤芍等具有抗病原体作用,对多种致病菌有抑制或杀灭作用,其中金银花、黄连、黄芩、连翘等还具有抗毒素作用,白芷、防风、甘草亦具有抗菌作用〔20〕,金银花、黄连、黄芩、连翘、甘草等具有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
本实验的结果显示,新制柴连汤加减煎剂配合抗生素滴眼液治疗细菌性角膜炎,能有效缓解症状,并能有效促使炎症反应减轻,相对单纯抗生素治疗,可以缩短溃疡愈合时间,缩短病程,提高疗效,其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需要说明的是:①该方用于由火热邪毒导致的风热表证型的角结膜炎应该更为合适;②本实验研究仅研究了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性角膜炎的效果,对于其它致病菌导致的角膜炎尚缺乏实验依据;③方剂中的有效成分及杀菌抑菌的机理还不清楚。实验中的不足,还有待于进一步地研究来完善。
[1] 惠延年.眼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82.
[2] 梁艳闯,王智群,李然,等.细菌性角膜炎病原学及耐药性分析[J].眼科研究,2007,25(4):306-307.
[3] 刘祖国.眼表疾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369-381.
[4] 朱志忠.实用眼表病学[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84-94.
[5] 李强,张友胜.中医药治疗细菌性角膜炎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5,12(12):104-105.
[6] 曾庆华.中医眼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165.
[7] 侯家玉.中药药理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2001.
[8] 薛亚光,孙玉鸿,李树民.大蒜素滴眼液对家兔细菌性角膜炎的影响[J].黑龙江医药科学,2009,32(3):37-38.
[9] 周玲生,周路坦.豚鼠真菌性角膜炎模型的建立及病理观察[J].眼科新进展,2010,1(1):28-30.
[10] 刘亚男.中西医结合治疗细菌性角膜炎36例[J].河北中医,2009,31(8):23-24.
[11] McNeill JI,Kaufman HE.Local antiviral in a herpes simplex stromal keratitis model[J].Arch Ohthalmol, 1979, 97(4):727-729.
[1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03.
[13] 刘中文,杨涛,谭洪辉.中西医结合治疗细菌性角膜炎[J].中国中医现代远程教育,2008,6(6):522-523.
[14] 秦士英,钟新娜.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角膜溃疡病[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2,8(12):35-36.
[15] Wu PZ,Zhu H.Comparison of potential pathogenic traits of staphylococci thatcontribute to co meal ulceration and inflammation[J].Oust N Z J Ophthalmology, 2005, 27(3-4): 234-236.
[16] O’Callaghan RJ,Allegan MC,Moreau JM,et al.Specific roles of alpha-toxin andbeta-toxic during staphylococcus aurous corneal infection[J].Infect Immune, 2004, 65(5):1571.
[17] OmuraS,Morimoto S.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clarithromycin[J].Yakugaku Zasshi, 2003, 112(9): 593-614.
[18] 周素文,肖文华,周大庆,等.水栀类与山栀类栀55.
[19] 侯家玉.中药药理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1.
[20] 李宁泽,苏莲杰,苏云明,等.散翳睛明液治疗病毒性角膜炎的急性毒性试验[J].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1999,33(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