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水芬 陈 松 钟 健 罗顺高 廖鹏飞 冉瑞法 杨 文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蚕桑蜜蜂研究所,云南蒙自 661101)
家蚕品种资源部分茧丝质成绩调查初报
朱水芬 陈 松 钟 健 罗顺高 廖鹏飞 冉瑞法 杨 文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蚕桑蜜蜂研究所,云南蒙自 661101)
对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蚕桑蜜蜂研究所蚕桑种质资源中心保存的136个家蚕品种的部分茧丝成绩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茧丝长在1 200 m以上的品种有13个;解舒率在62.51%以上的品种有48个;平均纤度最粗的为3.98 dtex、纤度最细的为1.90 dtex,纤度低于2.00 dtex的品种有1个、纤度高于3.51 dtex的品种有12个;断强力最高的为14.0 CN/dtex、最低的为6.3 CN/dtex,断强力超过11.6 CN/dtex以上的品种有30个;断裂伸长率最高的为36.1%、最低的为17.2%。各品种的丝质检验成绩为今后有目的地进行品种选育提供了依据。
家蚕;品种资源;茧丝质;成绩调查
家蚕品种资源是家蚕新品种选育的基本素材。做好蚕品种资源的收集、保存和研究是家蚕遗传育种领域中一项极为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对品种资源性状进行研究是利用蚕品种资源的依据。刘世安等[1]研究表明,蚕品种是决定茧丝强力、伸度的重要因素之一,茧丝强力和伸度不能期望靠杂种优势去改进,而应该培育强伸力好的原种,使其达到较高水平。目前,市场上对茧丝纤维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我们要重视特殊育种材料的挖掘和研究培育,在品种资源的收集、保存和研究过程中,除了对各品种生物学特征特性作描述记载、对蚕期进行常规经济性状调查外,还应对品种的丝质进行测定,形成完整的种质资源档案材料。为此,2011年我们对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蚕桑蜜蜂研究所蚕桑种质资源中心保存的136个品种的茧丝长、解舒率、茧丝纤度、断强力、断裂伸长进行测试,为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
蚕品种:共136个蚕品种,均为二化性四眠蚕,由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蚕桑蜜蜂研究所蚕桑种质资源中心提供。
主要仪器及设备:100回检尺器,由无锡木器厂生产;202-4型电热恒温干燥箱,由上海市实验仪器总厂生产;YG001B型单纤维电子强力仪,由常州溢纺纺织仪器有限公司生产;Y871型坦尼尔称,由国营常州纺织仪器厂生产。
1.2.1 测试样茧采集 对2011年春蚕桑种质资源保存中心常规保育的136个品种,在上蔟后第10~11天,每个品种取样茧20粒装入纸袋并标记品种名称,在70℃电热恒温干燥箱中烘至适干,样品放置1个月后煮茧,进行茧丝长、解舒率、纤度、强伸力的测试。
1.2.2 茧丝长、解舒率的检测 对136个蚕品种的蚕茧,每个品种取10粒样茧,用百回检尺器进行单粒缫丝,记录每粒茧子的百回数量及落绪次数,不足百回的记录其实际转数,最后算出各品种10粒茧子的平均茧丝长和平均落绪次数,以前2项成绩计算出解舒丝长及解舒率。
1.2.3 纤度的检测 136个蚕品种的蚕茧,每个品种取5粒样茧,在单粒缫丝过程中每百回为1绞取下,不足百回的记录实际转数。根据各粒茧子的百回数量,结合茧子的色泽变化分别取外层2个百回、中层2个百回、内层2个百回,共6个百回,作好品种名和层数标记。将样丝放入120℃烘箱中烘5 min后,移到25℃、相对湿度70%的环境中平衡24 h,用坦尼尔称称出各层茧丝的纤度,计算出外、中、内各层平均值及各品种纤度的平均值。
1.2.4 强伸力检测 对136个蚕品种茧丝的强力的检测是与摇取纤度检测样丝的同时取样,即对1.2.3中每个品种5粒茧(每粒)最外层和次外层(第1百回和第2百回)的茧丝分别剪取1段长15 cm的茧丝,共取10段,在温度25℃,相对湿度70%环境下平衡24 h,用YG001B型单纤维电子强力仪进行检测。定长为10 mm,拉伸速度:90 mm/min,在上下夹持器固定下进行测试,主要测试项目是断裂伸长率、断强力、强度、定强力,记下每个品种10次的测试成绩。
2.1.1 解舒率分布情况 不同蚕品种的解舒率分布统计,以10%为1个极差进行归类(图1)。在136个蚕品种中,解舒率最高为100%、最低的为12.5%;解舒率在42.51% ~62.50%的品种最多,有50个,占品种总数的36.76%;解舒率在42.51%以下的有38个品种,占品种总数的27.94%;解舒率在62.51%以上的有48个品种,占品种总数的35.29%。
图1 136个品种蚕茧的解舒率分布情况
2.1.2 茧丝长分布情况 不同蚕品种的茧丝长分布统计,以100 m为1个极差进行归类(图2)。136个蚕品种的茧丝长主要分布在711~1 360 m之间,其中,茧丝长以1 001~1 100 m的最多,有37个品种,占品种总数的27%;茧丝长在901~1 000m的有32个品种,占品种总数的23.5%;茧丝长在1 101~1 200 m的有31个品种,占品种总数的22.8%。从解舒率、茧丝长的检测数据看,在相同饲养环境及饲料条件下,不同蚕品种的解舒率、茧丝长相差较大。特别是解舒率在50%以下的品种占有一定的比例,这与影响解舒的各种因素有关。另外,不同蚕品种烘茧时配以相同温度及相同作用时间,因不同蚕品种的茧层率高低及含水程度不同,而引起茧质的变化有差异,从而影响到解舒[1]。茧丝长属于数量性状,遵循数量性状的遗传规律。
图2 136个蚕品种蚕茧的茧丝长分布情况
2.2.1 纤度分布情况 不同蚕品种茧丝分布统计以0.5 dtex为1个级差进行归类(图3)。纤度分布在2.00 dtex以下的有1个品种,占品种总数的0.74%;纤度分布在2.01~2.50 dtex的有11个品种,占品种总数的8.09%;纤度分布在2.51~3.00 dtex的有60个品种,占品种总数的44.12%;纤度分布在3.01~3.50 dtex的有52个品种,占品种总数的38.24%;纤度分布在3.51~4.00 dtex的有12个品种,占品种总数的8.82%。图3表明,多数品种的纤度分布在2.51~3.50 dtex之间,低于2.00 dtex的属于纤度偏细的品种,高于3.51 dtex的属于纤度偏粗的品种。
图3 136个蚕品种蚕茧的纤度分布情况
2.2.2 茧丝的外、中、内层纤度分布情况 调查的136个品种中,平均纤度最粗的为3.98 dtex、最细的为1.90 dtex,图4为136个品种中任选的5个品种的百回纤度曲线图,其中以第1~3个百回为外层,第3~7个百回为中层,第7个百回以后为内层进行分段。从图4中可看出,外、中、内层的纤度值显示出各品种茧丝纤度为曲线走向,这与理论上外层细、中层粗、内层最细的正态分布相符合,也同刘佳等[2]研究的茧丝在第2~4个百回时纤度有最大值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从选育新品种的角度出发,不论针对粗纤度品种或是细纤度品种都应把偏差小的品种列为入选标准。茧丝纤度方差值与纤度无关[3],所以该项数据不再作方差分析。
图4 5个品种不同茧层纤度分布曲线
由于含胶率对茧丝伸长率呈负相关[4];因此,有针对性地选取影响解舒和伸长率的外层茧丝作强伸力检测。不同品种相同部位的茧丝强力及断裂伸长的相差较大。将136个蚕品种茧丝的断强力以1.0 CN/dtex为1个极差进行归类,检测结果表明,外层茧丝强力最高的品种为14.0CN/dtex、最低品种的为6.3 CN/dtex。在136个品种中,有78个品种茧丝的强力分布在9.6~11.5 CN/dtex,占品种总数的57.35%;有17个品种茧丝的强力分布在8.6~9.5 CN/dtex,占品种总数的12.50%;有18个品种茧丝的强力分布在11.6~12.5 CN/dtex,占品种总数的13.24%(图5)。
图5 136个品种相同茧丝部位的强力分布情况
将136个蚕品种茧丝的伸长率以2%为1个极差进行归类,伸长率最高的品种为36.1%、最低的品种为17.2%。在136个品种中,有75个品种茧丝的伸长率分布在22.1% ~28.0%,占品种总数的55.15%;有27个品种茧丝的伸长率分布在28.0% ~32.0%,占品种总数的19.85%;而茧丝的伸长率﹤22.1%的有29个品种,占品种总数的21.32%(图6)。
图6 136个品种相同茧丝部位的伸长率分布情况
对136个家蚕品种的强力、断裂伸长进行了方差分析,断强力方差最小的为1.00,最大的为13.9;以断强力方差2.00为1个极差进行归类,1.00~3.00的品种有44个,占品种总数的32.35%;3.01~5.00的品种有42个,占品种总数的30.88%。断裂伸长方差最小0.11,最大1.49;以断裂伸长方差0.20为1个极差进行归类,0.10~0.30的品种有25个,占品种总数的18.38%;0.31~0.50的品种有55个,占品种总数的40.44%(表1)。其中断裂伸长方差在0.50以下的品种属伸长度较为均匀的品种。不同品种间表现强伸力差异大,这与柳德康等[5]学者的研究结果具有一致性。
表1 136个家蚕品种的强力、断裂伸长的方差值分布情况
通过对136个蚕品种部分茧丝成绩的检测结果,以及同一品种的几项成绩对比后发现,茧丝伸长率在30%以上的品种有15个,其中有12个品种的解舒率在60%以上。茧丝平均纤度在3.3 dtex以上的品种有25个,其中有20个品种的断强力在10.0 CN/dtex以上;平均纤度在2.0 dtex以下的品种有 1个,其强力是 10.5 CN/dtex,断裂伸长21.3%。茧丝长在1 100 m以上的有45个,其中有28个品种的强力在10.0 CN/dtex以上。检测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的茧丝长、解舒率、纤度、断强力、伸长率差异较大。
柳德康等[5]对影响生丝强伸度因子进行了研究,认为影响生丝强伸度的主要因子是蚕品种。本试验只是对各品种的单项成绩进行检测,至于各项成绩之间的相关性,还需进一步进行分析研究。作为育种工作者,做好基础研究并掌握基础素材是制定育种目标的前提。赵巧玲等[6]研究发现茧丝纤度具有一定的遗传力,但断强力和断裂伸长是不能靠杂交优势去改进和提高的;因此,在选育品种时应根据所需茧丝丝质要求来确定素材选取。在检测中也发现纤度在2.0 dtex以下的品种,已属特细纤度品种,可作为细纤度品种选育材料。
[1]王洪涛,郝丙和.浅谈影响解舒的原因及解决措施[J].山东蚕业,2001,(1):21-21.
[2]刘佳,陈金龙,徐水.茧丝纤度与强伸性能的相关性分析[J].蚕学通讯,2009,29(2):6-10.
[3]钱荷英,徐安英.家蚕品种茧丝纤度差异及相关分析[J].丝绸,2007,(11):22-24.
[4]张月华,徐安英.家蚕品种茧丝强伸力差异及相关分析[J].研究与技术,2006,(7):28-30.
[5]柳德康,叶夏裕,吴尚才.影响生丝强伸度因子的探讨[J].蚕业科学,1990,16(4):225-229.
[6]赵巧玲,叶夏裕,沈兴家.茧丝纤度的遗传育种研究[J].蚕桑通报,1998,29(2):5-6.
S886.3
B
1007-0982(2012)03-0023-04
2012-04-17;
2012-07-04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编号CARS-22);云南省现代农业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
朱水芬(1975—),女,云南建水,本科,助理研究员。
Tel:0873-3860077,E-mail:shuifenzhu@163.com
杨文(1971—),男,四川内江,硕士,副研究员。
Tel:0873-3861816,E-mail:yangwen16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