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咏
(响水县林业局蚕桑站,江苏响水 224600)
美国白蛾在桑园的危害及防控措施
杨 咏
(响水县林业局蚕桑站,江苏响水 224600)
介绍了美国白蛾在盐城地区的发生情况、危害特点和防控措施,并就如何提高桑园美国白蛾的防控效果和保障蚕作安全提出了建议。
桑树;美国白蛾;危害;防控措施
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 Drury)又名秋幕毛虫,属鳞翅目,灯蛾科。其食性杂、适应性强、繁殖量大,具有暴食性、迁徙性非常强的特点,是世界性的检疫害虫。自1979在我国的辽宁省首次发现后,其蔓延范围越来越广,已覆盖山东、陕西、河北、天津、北京等省(市、区)。近几年,以赣榆为代表的江苏省北部的徐州、淮安、盐城等地区都受到了危害,响水县2011年8月份开始传入桑园危害,特别是8月至9月美国白蛾大量取食桑叶,给秋蚕生产带来严重影响。为了提高防治美国白蛾的效果,稳定蚕桑生产的发展,我们针对美国白蛾在盐城地区的发生情况和危害特点,提出了防控美国白蛾的措施。
美国白蛾在盐城地区1年发生3代,以蛹在树皮裂缝、地面杂草、枯枝或表土层内越冬。
卵:圆球形,直径约0.5 mm,卵块大小约2~3 cm2,每块约300~2 000粒,表面附有毛和鳞片,呈白色,卵期约7 d。
幼虫:体长28~35 mm,体黄绿色至灰黑色。背部有一条黑色宽纵带,毛瘤黑色,体侧毛瘤多为橙黄色,幼虫孵出不久即吐丝结网,群聚于网内取食,幼虫共7龄,幼虫期30~40 d。
蛹:体长8~15 mm,暗红褐色,腹部各节除节间外,布满凹陷刻点,臀刺8~17根。雄蛹瘦小,雌蛹较肥大,蛹外披有灰白色薄茧,茧上的丝混杂着幼虫的体毛共同形成网状物。
成虫:雌成虫体长9.5~15.0 mm,雄成虫体长9.0 ~13.5 mm,夜间活动,产卵于叶背面[1]。
越冬蛹一般在5月中旬羽化,第1代卵在5月中、下旬始见,5月下旬至6月初出现第1代1龄幼虫,6月下旬始见幼虫化蛹;7月上旬始见第2代成虫羽化,8月中、下旬第2代幼虫开始化蛹;8月下旬至9月上旬初始见第3代成虫,10月下旬至11月初第3代幼虫进入蛹期。美国白蛾完成1个世代大约 50 d 左右[1]。
美国白蛾食性很杂,寄主有桑树、杨树、榆树、桃树、玉米、大豆和花生等,可危害包括林木、果树、花卉、农作物和蔬菜在内的300多种植物。其中桑树、杨树为其喜食树种[1]。
1头雌蛾1次可产卵800~2 000粒,1年繁殖3代,按理论计算,如不加以控制,年平均繁殖后代3 000万头,最多可达2 亿头以上[2]。
幼虫孵出即吐丝结网幕,在网幕下取食叶背、叶肉,1~4龄幼虫一直生活在网幕中,4龄末的幼虫取食量大增,在5龄以后分散危害,个体取食并进入暴食期。美国白蛾发生严重时2~3 d就可将全株树叶食光,造成部分枝条甚至整株植物死亡,严重威胁蚕桑产业的健康发展。特别是第2代、第3代幼虫为主要危害代,7月下旬至8月中旬为第2代幼虫网幕危害高峰期,9月中下旬为第3代幼虫网幕危害高峰期[3]。
全县每个镇明确1~2名测报人员,利用期距法、发育历期法、比较法、物侯法、灯诱标记回收法等预测、预报方法[4],对美国白蛾发生时间、发生量进行科学、及时、准确地预测预报,研究美国白蛾各虫态的发生始、盛、末期,不同虫态之间的期距值、发生时间、发生代数以及在本地主要危害的寄主作物生长情况,为及时有效地制定防治措施提供决策依据。
一是在幼虫的发生盛期,集中剪除网幕并集中烧毁或深埋;二是在各代成虫产卵后至幼虫孵化前,摘除卵块并及时处理;三是围草捕杀蛹,在幼虫老熟即将开始下树化蛹前,在树干下用秸秆诱集下树老熟幼虫在围草中化蛹,然后集中烧毁;四是在成虫期人工捕捉成虫,如在4月底至5月中旬、6月底至7月上旬和8月下旬的3个时间段,组织力量,突击捕捉,也可用灯光诱杀。
化学防治是最经济、见效最快的一种方法,要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药剂防治,在非蚕区可选用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 000~3 000倍液,或1.8%阿维菌素3 000倍,或25%灭幼脲悬浮剂1 500倍,或5%甲维盐7 500倍液进行喷雾,使用时特别要注意防止药物扩散蔓延,污染桑叶及蚕室,危害蚕作安全。在蚕区桑园可用40%敌敌畏乳油1 000倍或50%的辛硫磷乳油1 000倍进行防治,对蚕的残毒期为7 d。
此外,还要加强美国白蛾的检疫工作,防止美国白蛾输出或输入。
由于美国白蛾具有食性广、取食量大、会迁徙、繁殖快等特点,特别是美国白蛾与家蚕同属鳞翅目,在生理上与之极为相近,在防治工作中既要保证防治效果又要注意蚕作安全,因而给防治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仅2011年下半年到2012年上半年响水县用于防治美国白蛾的药物费用就达到100多万元。为了将防治技术贯彻到位提高防治效果,我们必须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各镇(中心社区)、有林单位必须建立森林病虫害防控专业队,每个村要选定疫情监测和联防队员,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配足相应的器械药剂。对不能自防的农户或单位,实行有偿委托防治。对无树主、无人防的受灾树木,由镇、相关单位或村委会负责。
由于美国白蛾食性杂,不仅危害桑园,而且还危害杨树、桃树、樱树、玉米、花生等300多种林业树种和农作物,形成了高中低不同层次的分布,而响水县绿化的主要树种又是高大的杨树,约有2.8万hm2,这也增加了防治的复杂性,必须在“统”上做好文章,提高统防统治的水平。
桑园防治和其他农林作物防治有着实质性的不同,应以减少桑叶损失,保护蚕作安全为中心。5月下旬第1代幼虫的发生正是家蚕5龄大量用叶期,可以做到及时夏伐,不留余叶,并在家蚕上蔟后统一用药。8、9月份由于桑园叶茂封行,且第2代、3代幼虫很小时就结成网幕,在幕下危害,靠剪除网幕显然不现实,只有选择对家蚕毒性小、残毒期短的药物划片治虫,并且用水量一定要足,每公顷不低于1 500 kg,喷洒时改粗喷雾为细喷雾,增强穿透网幕的能力。据王开运等[5]报道,用8%桑蚕宝液剂稀释1 000~2 000倍喷雾,药后1~7 d对美国白蛾的防效均达100%,而药后1~7 d采叶喂蚕,对家蚕无残毒。对此,我们将继续进行探讨。
[1]张书芹.美国白蛾的危害、生活习性及综合防治技术[J].河北农业,2011,(5):38-39.
[2]李善梅.美国白蛾的生物学特点和防治研究概述[J].生物学教学,2012,37(3):5-8.
[3]陆文宜,张翔,苏北,等.美国白蛾对桑园的危害特点及防治措施[J].江苏蚕业,2011,33(3):26-28.
[4]李东军,张秋梅,王连东,等.美国白蛾预测预报技术研究[J].山东林业科技,2011,(1):27-32.
[5]王开运,陈怀星.桑蚕宝对美国白蛾和家蚕的致毒选择性及使用安全性评价[J].江苏蚕业,2010,32(3):52-54.
2012-06-17;
2012-07-02
杨咏(1975—),女,江苏阜宁,本科,农艺师。
Tel:0515-86879102,E-mail:j6988038@163.com
S888.72
B
1007-0982(2012)03-005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