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作辉 王冰
摘要:学生怨恨是在学校生活中体遭遇伤害或挫折后所生发的一种不平情绪。由于学生自身能力和生理特点,这种情绪被迫隐忍于内无以宣泄。怨恨一旦滋生将产生着消极意义,如不能及时合理地排解这种情绪将引起学生破坏性和攻击性行为的出现等。消除学生怨恨除了要采取教育措施预防外,还要通过合理的途径疏导学生的怨恨情绪。合理的疏导措施具有及时性、针对性,在教学管理中更具实用价值。
关键词:怨恨;倾听;移情;对话;发泄场所
学生怨恨带来的主要是负面价值,因此,对学生怨恨进行干预就应该成为教育的一项重任务。这种教育干预主要是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针对学生怨恨产生的内外条件,提供某些教育策略,让怨恨消灭在萌芽状态。 二是针对已经染上怨恨情绪的学生而言的,教师应该要积极引导学生理性宣泄怨恨情绪,这关涉到如何疏导学生的怨恨。以下谈谈如何合理疏导学生的怨恨情绪?
怨恨情绪一旦得以滋生,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合理地宣泄、释放这种情绪。这种释放对于怨恨者与社会来说都具有积极意义,“科塞认为,敌对情绪的发泄具有安全阀的功能。安全阀可以使猛烈的蒸汽不断推泄出去,而不至于破坏整个结构;社会安全阀使猛烈的敌对情绪不断排泄出去,或有敌意的参与者退出来而不致于使群体解体,也不至于破坏整个结构。”那么,有哪些方式可以较好地疏导学生的怨恨情绪呢?
一、创设对话性社区
学生的怨恨是一种由不快、不平和不满郁结而成的委屈。而要消除这种委屈,比较有效的方法就是让学生无拘无束地倾诉。倾诉就是把闷在心中的不快、不平和不满向他人“显现”。所以,有倾诉就有倾听,这种倾诉与倾听的过程构成了一种双向的对话性过程。在对话中,倾诉者尽情地释放自己的不快、不平和不满之气,而倾听者则通过安慰、开导、解释、移情等形式来帮助怨恨者,让倾诉者的怨恨得以及时稀释或消除。由于倾诉和倾听说到底是一种对话性形式,所以,教师要较好地疏导学生的怨恨情绪,就应该要积极创设某些对话性社区,让这种社区变成学生倾诉痛苦感受与委屈的温馨“家园”。一般来说,这种对话性社区可以在学校的任何区域设立。如教师办公室,学校心理咨询室、思想修养室、学校走廊、大厅(大门前或在关闭的教室里)、操场等等。这些所谓的社区具有灵活性和临时性的特点,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性地在某一个区域创设,而在社区内的倾诉和倾听结束后,社区的功能随即中断。对话性社区中的倾听者主要是教师、学生和外聘的心理医生等,采取的形式大多是一对一的方式。学生能够在对话性社区中尽情地倾诉自己的不快、不平和不满,是因为他感觉到这是一个具有安全感的地方,也即自己信赖倾听者,能够把倾听者当作自己的知己,所以自己可以无所顾忌、无拘无束地“宣泄”。因此,教师在设立对话性社区时,一定要让学生感受到这是一个安全的“港湾”。由此,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是对话性社区要创设在只有倾诉者与倾听者的空间中。如果在这个空间中聚集了其他的无关之人,倾诉者就会产生不安全意识,他可能不愿也不敢尽情地倾诉。二是要选择一个能够得到怨恨学生信任的人当倾听者。最重要的是倾听者要保守秘密,不能轻易地把怨恨者的倾诉内容泄露出去。在对话性社区中,倾听者的任务主要有两个:一是参与移情性反应,让自己与倾诉者融为一体,与之分担“共同”的痛苦感。二是分析性理解,即对倾诉者的怨恨进行理性“剖析”怨恨学生的不平之气是源于其遭致的伤害或体验到的挫折,这无疑是一种痛苦的感受。学生的倾诉表面上是“显现”自己的不平之气,实质是倾诉自己的痛苦感。倾听者可以通过参与移情性反应来分担倾诉者的痛苦感。一旦能够对怨恨学生产生同感,也就意味着自己与倾诉者形成了“情感共有”或“情感一体”。这样,倾诉者的痛苦感也就是自己的痛苦感,这种情感上的移情反应能够有效地减轻倾诉者的痛苦感。首先,是因为当倾听者表现出与自己相似的情感时,对于倾诉者来说,会产生一种心理上的平衡。他会主观性地认为,不只是自己有这种痛苦,而且别人也存在这样的痛苦感。这就使得自己在心灵上产生了一种安慰感。其次,移情是一种情感一体化,当倾听者表现出相同的情感时,实质也意味着他在“分担”倾诉者的共同境遇,这种“分担”可以让倾诉者在意识上感到自己的痛苦感得以减轻。所以,对话性社区中的倾听者要能够让倾诉者减轻痛苦,就应该要积极地参与移情反应。而在倾听的过程中,回忆自己与倾诉者类似情绪体验的经验是激发自己移情能力的关键。倾听者是否有过与倾诉者“当下”体验到的情绪相似的经验,会影响到自己对倾诉者的移情反应及其反应的程度
二、提供恰当的发泄场所
学生的怨恨一旦形成,它就有一种发泄出去的冲动,如果不让它发泄出去,它会对学生的身心带来消极性后果。而这种发泄有学生的自发性或本能性的发泄,也有教师指导下的理性化发泄。前者的发泄往往具有非理性的特点,它会给自身、他人和社会带来危害性,如暴力攻击他人、破坏财物等。对于这种非理性化的发泄,教师当然要明确地加以制止。那么,如何让学生的怨恨情绪能够安全、有效地发泄出来呢?提供恰当的发泄场所是一种比较可行的方法。这种恰当的发泄场所主要有特意设立的发泄室及其提供空旷无人的场地供怨恨学生白由地发泄等。
设立情绪发泄室是当前一些学校为缓解或消除学生的怨恨等负性情感所推出的一个举措。在发泄室中,一般会设置一些替代物,如橡皮人、沙袋、抱枕、塑料袋等,让怨恨学生在发泄室中对橡皮人进行拳脚踢打、大口叫骂或者胡乱涂抹等,以达到泄怨的目的。这种发泄室还有一种特殊的形式就是发泄墙。墙壁一般是用皮革材料制成,在墙上画上人像等。这种发泄室的设立既能能让怨恨学生展示自己的“攻击力”,但又不会出现惨痛的代价,并且能够使学生的负性情绪得以宣泄。发泄室的设置实质就是要让学生保持有一个适宜的“出气阀”,一旦有怨恨等不良情绪的滋生,就可以通过“出气阀”来消释自己的怨气,这就使得“出气阀”能够起到“安全阀”的作用。
提供空旷的场地由怨恨学生自由发泄也是一种消除怨恨的较好途径。这种场地主要有校内场地与校外场地。校内场地是距离教学区较远的空闲之地。而校外场地则包括山林、河边等空旷之地。在这些空旷的地方,让学生自由地骂、哭、唱、叫等,在骂、哭、唱、叫中尽情地释放自己的怨恨。如在寂静的空旷之地大哭就是一种消除怨恨的常用方法。“从医学角度讲,短时间内痛哭是释放不良情绪的最好方法,是心理保健的有效措施。”当然,学生的哭也要有限度,在怨恨情绪有所缓解后,就应该停止哭泣,因为长时间的哭泣会带来身心的危害。“哭,也要适当。压抑的心情得到发泄、缓解后就不要再哭了,否则对身体反而有害。
三、转换心理活动方向
怨恨是一种不快、不满和不平的心理。学生染上怨恨意味着他沉浸在对他人的仇恨、恼恨、怒气之中。换言之,他的心理活动始终被这种负性情绪“绑架”着,其心境也就难以走出不愉快的境地。而让学生转换心理活动的方向,则是消解这种不愉快心境的较好方法。而一旦消解了这种心境,也意味着其怨恨情绪得到了缓解或化解。转换心理活动方向实质就是让自己的心理活动脱离负性情绪的“绑架”,趋向那种具有积极意义的活动,在这种活动中获得愉快的心情,从而达到稀释怨恨的目的。学生心理活动方向的转换主要有参与文娱活动、参与体育锻炼、怡情养性等。而参与文娱活动则是使用最多,也最常见的一种释怨形式,例如作文、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