腮腺混合瘤声像图特点及误诊原因分析

2012-05-23 10:08陈泽梅
中国当代医药 2012年17期
关键词:腮腺声像淋巴瘤

陈泽梅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同江医院超声诊断科,广东佛山 528300

腮腺混合瘤是腮腺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采用超声对腮腺进行检查是目前最简便、最实用的检查方法。随着现代高性能超声仪器及高频探头的广泛应用,腮腺混合瘤的诊断符合率也显著提高,可获得良好的临床应用效果。但还是有一些因素的干扰对其诊断的成功率产生影响,存在误诊的可能[1]。在本次研究中,出于对腮腺混合瘤声像图特点进行阐述并对误诊原因进行分析的目的,笔者对38例腮腺混合瘤患者进行超声检查,将检查结果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对其声像图特点进行分析并对误诊原因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2009年6月~2011年6月本院收治的腮腺混合瘤患者38例,其中,男17例,女21例;年龄23~67岁,平均46岁;病程2个月~5年,平均1.5年。

1.2 方法

超声仪器采用PHILIPHD11XE彩色超声诊断仪,高频探头,频率为8~12 MHz。检查方法:患者取仰卧位,头偏向一侧,先对右侧耳后腮腺区进行纵、横、斜扫查,继而左侧,双侧对照,对发现的腮腺肿瘤进行大小、边界、内部回声的描述,将检查结果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对患者的声像图特点进行总结,对导致误诊的原因进行分析。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相关数据均采用SPSS 14.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超声检查确诊为腮腺混合瘤的患者有35例,2例患者被误诊为腮腺淋巴瘤,1例患者被误诊为腮腺囊肿。误诊率为7.89%。详见表1。

表1 患者超声检查结果及误诊率统计

腮腺混合瘤患者的声像图特点:在腮腺区可见局限性异常回声包块,所有患者均为单侧发病,左侧发病17例,右侧发病21例;包块直径大于3 cm的患者有18例,小于3 cm的患者有20例;肿瘤直径大小0.8~5.5 cm;对于腮腺肿块内部回声而言,具低水平回声的患者有36例,肿块边界多数较为清晰;34例患者在肿块周围能够看到正常的腮腺组织包围。

3 讨论

腮腺混合瘤的病理以及临床表现主要有以下几点:腮腺混合瘤又被称作多形性腺瘤,是腮腺中具有很高发病率的一种良性肿瘤,任何年龄均可发病,曾有相关文献报道发病年龄最小的患者可见于新生儿,最大的患者已达83岁高龄,具不完全统计该病的患者中女性多于男性[2]。一般情况下肿瘤的体积不是很大,直径为2~5 cm。混合瘤一般呈圆形或椭圆形,可呈分叶状,具有清晰的边界,存在上皮细胞、黏液样组织以及软骨样组织,同时存在出血、坏死、液化等症状,有时可出现钙化,具有多形性以及混合性等特点,肿瘤包膜相对较薄,部分呈现包膜不完整的状态,是带有侵袭性的一种良性肿瘤。目前在临床上绝大多数患者是由于耳下或耳前发现肿块而去医院就诊,部分患者出现近期肿块生长加快、局部疼痛以及面神经麻痹等症状[3-4]。

腮腺混合瘤的几种超声误诊原因分析及鉴别诊断:腺淋巴瘤又称作淋巴乳头状囊腺瘤、乳头状淋巴瘤或Warthin瘤,该病基本上只在腮腺中发生,在全部腮腺肿瘤中所占的比例为5%~10%。腮腺淋巴瘤在男性老年人中具有很高的发病率,其生长缓慢,常在腮腺后部的表浅部位或者下极发生病变,质地相对均匀。腺淋巴瘤的组织成分包括腺体以及囊性结构,其内存在黏液或者胶冻样物质,还有的囊内能够看到类似干酪样的坏死物质,其超声图像表现内部回声分布很不均匀,绝大多数在局部能够看到液性暗区。因为两者均可能呈现囊实性改变,并且均表现出良性肿块的一些特征,因此容易发生误诊。本次研究中的38例患者中有2例患者内部回声相对偏低,液性暗区似乎能够看到管状网状分隔,后方回声略有增强,血流信号不丰富而发生误诊[5]。这两种疾病的鉴别主要有以下几点:(1)大多数情况下混合瘤呈现单发的特点,但腮腺淋巴瘤一般表现为多发,存在双侧发病的现象。(2)腮腺混合瘤触诊时较硬,其内部的回声相对于淋巴瘤而言要强一些。(3)腮腺淋巴瘤的内部回声相对于混合瘤要低一些,声像图中低回声区的主要特点就是呈现出“管道样”或者“网格状”结构,有些时候同混合瘤进行鉴别会比较困难,但是,在这其中经常会看到囊性成分,其内部可见分隔光带,对于这一点混合瘤相对比较少见[6-9]。

由此可见,超声检查具有简便、无创、对腮腺混合瘤特异性诊断较高等特点,是对该病进行筛查的首选方法,但是腮腺区的声像图十分复杂,具有一定的重叠性,容易发生误诊现象,在临床应用中应给予高度的注意。

[1]徐秋华,燕山.腮腺恶性淋巴瘤和恶性淋巴上皮瘤的超声诊断研究[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1,17(26):453-455.

[2]陈峻岭,王磊,刘会杰,等.区域性切除术治疗腮腺良性肿瘤的临床应用研究[J].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08,19(29):651-652.

[3]刘若川,朱尚勇,蒙宁.二维超声及彩超对腮腺肿块的诊断价值[J].中华超声医学杂志,2009,17(11):824-823.

[4]潘军华,梁娜.腮腺混合瘤个体化手术治疗对面神经功能影响的临床总结[J].中国现代医生,2007,45(16):1-3.

[5]王保钢,党渭楞,李延平,等.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涎腺肿块鉴别诊断中的应用[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09,12(15):132-133.

[6]张青萍,李泉水.现代超声显像鉴别诊断学[M].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711-712.

[7]邱尉六.口腔颌面外科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54.

[8]范钦和.软组织病理学[M].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356-362.

[9]司徒明珠,段晓南.外周神经鞘瘤的超声表现及分型[J].中国超声诊断杂志,2004,5(8):626-629.

猜你喜欢
腮腺声像淋巴瘤
HIV相关淋巴瘤诊治进展
校外教育机构声像档案管理创新探析
能“看到”的声像定位 Bowers & Wilkins(宝华)705 Signature
异时性乳腺恶性淋巴瘤超声报道1例
腮腺木村病的DWI和动态增强MR表现
水库管理单位声像档案的管理探讨
超声检查对腮腺肿大的诊断价值
腮腺脂肪瘤:1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一次性使用无菌冲洗器在腮腺造影中的应用
不一致性淋巴瘤1例及病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