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 晖
益阳市第一中医医院骨科,湖南 益阳 413000
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口数量增长、平均寿命延长,骨质疏松也随之明显增加。由于老年人步伐不稳健、协调功能相对差,容易跌倒,所以股骨粗隆间骨折成为老年患者的常见病。目前手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方式有很多,主要集中在股骨近端髓内钉(PFN)、动力髋螺钉(DHS)以及人工股骨头置换术(FHR)3种治疗方式。笔者将对这3种治疗方式对比分析,总结如下。
回顾分析2009年5月—2011年6月90例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将患者分为PFN组30例、DHS组30例以及FHR组30例,其中男48例,女42例,平均年龄73岁左右。
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主要表现为患侧髋部疼痛,呈内收或外展畸形,并且有髋关节活动障碍。通过X线、CT可进一步明确诊断,了解骨折情况。
应用SPSS 17.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采用单因素方差进行计量分析。
FHR组在手术时间、出血量以及髋关节功能恢复上优于PFN组、DH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髋关节评分上,FHR组患者髋关节功能评分高于PFN组、DH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1。
股骨粗隆间骨折因长期卧床休息会导致内科并发症,其中有10%~20%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年内死亡,死亡率非常高[1],所以国内外专家都已经放弃牵引治疗的方法,建议患者尽量采用手术内固定进行治疗。
DHS是目前最具有代表性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钉板系统,其适用面比较广,大部分股骨粗隆间骨折均适用[2]。DHS主要是通过将拉力螺钉固定于骨折远端,另一端应用板状固定于骨折远端,在动力和静力双重加压下,保持住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颈干角,这样就可以将骨折断端紧密结合,促进骨折愈合,并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随着髓内固定技术的发展,PFN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越来越被人们所认可,其是一种新型的髓内固定器材。PFN属于髓内固定系统,其承受应力的轴心相对DHS等外固定内移,负荷传导为膨胀挤压式,这种髓内固定的好处就是显著提高了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的稳定性[3]。近几年来,我们主要将PFN髓内固定应用于以下条件患者:①股骨粗隆间骨折属于不稳定性骨折;②患者伴有严重的骨质疏松症,通过内固定术不能达到理想效果;③应用于高龄患者,一般年龄>75岁或者小于75岁但因为其他疾病而不能耐受手术治疗。PFN的优点主要是:①术中不需要C型臂线机透视;②患者术前不需要牵引以及复位;③可以缩短患者卧床休息时间,早期下地负重行走,从而避免患者因长期卧床而导致多种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4]。
表1 3组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前与术后Harris评分()
表1 3组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前与术后Harris评分()
注:与 DHS 组比较★P<0.05,与 DHS 组比较★★P<0.01;与 PFN 组比较▲P<0.05,与 PFN 组比较▲▲P<0.01。
组别 手术时间 术中出血量 术前Harris评分 术后Harris评分FHR PFN DHS F值P值79.56±25.02★★▲▲121.49±21.47★★105.83±24.6740.8690183.34±51.22★★▲▲357.92±68.34★★334.79±54.68173.48100.00±0.000.00±0.000.00±0.000084.72±16.58★★▲▲74.63±11.0273.23±14.466.4620.004
本文以2009年5月—2011年6月90例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主要就是探讨股骨近端髓内钉(PFN)、动力髋螺钉(DHS)以及人工股骨头置换术(FHR)3种治疗方式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结果发现:FHR组在手术时间、出血量以及髋关节功能恢复上优于PFN组、DH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髋关节评分上,FHR组患者髋关节功能评分高于PFN组、DH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FHR对于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安全、有效,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1]尹东,郑秋坚,刘斌,等.DHS、PFN与FHR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比较[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0,25(4):298-301.
[2]黄成国.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综述[J].医学信息,2011(6)∶2844.
[3]夏睿.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治疗进展 [J].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2011,8(2)∶36-38.
[4]邱利杰,李开南,李鹏.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进展[J].现代临床医学,2011,37(4)∶245-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