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竞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 机电工程分院, 浙江 湖州 313000)
2008年奥运会以来,社会服务成为社会关注青年展示风采和力量的重要舞台,同时也成为高校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途径和载体,较好的推动了高校德育工作的大步发展。每年各高校都会有成千上万人次的志愿者服务,极大的丰富了大学生的课余生活,丰富了在校大学生的社会经历,强化了一大批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校内、校外的很多活动往往都离不开大学生志愿者的身影,志愿者工作在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上都成为活动成功举办的重要内容之一。然而作为教育志愿者的母体——高校,志愿者工作很难像教学、科研、育人等工作那样受重视,也很少有学校对这样一个庞大的学生群体建立起一套较全面而又行之有效的管理体制,志愿者在奉献完自己的爱心和精力之后往往也很难得到相应的激励与认可,使得很多大学生志愿者把社会服务工作只当中一种课余生活的补充,参加社会服务的育人效应也较难得到体现。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产生和深化对自己应承担责任的认识,才能形成履行责任的行为和提高履行责任行为的意识水平,才能获取对履行社会责任的亲身体验和感受[1](P95-96),所以建立起对大学生社会服务工作的认可体系,突显社会服务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培养的作用非常重要。
(一)民族精神的体现
在五千多年的中华民族发展历史中,形成了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而作为承担当代中华民族社会建设事业的青年一代,他们积极投身于社会公益事业,不计个人得失,尽己所能的为社会发展作贡献,形成的团结互助,勤劳上进的良好精神风貌,正是对伟大民族精神的主动继承和大力弘扬。高校支持大学生志愿者工作,一定程度上就是在支持民族精神发扬光大,使青年一代主动继承和发扬民族精神。
(二)国家文明的展示
当今世界,大凡有重大国际活动,往往都可以看到各种类型志愿者的身影,志愿者工作已经成为众多活动中关键的一环。由于志愿者工作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往往是人们最直观感受该活动组织是否严谨科学的第一步。同时也是让来自异国他乡的人们感受该国文明进步的第一关。该国民众是否有志愿奉献的精神,是否能够提供及时有效的服务,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该国的文明进步程度。
(三)社会和谐的基础
当前中国正在构建和谐的社会主义,但还会不时的看到社会上某些人情冷漠,金钱至上等与和谐社会发展不相符的现象,而志愿者工作正是主动奉献爱心的展示,如果社会上大多数公民都有了这种志愿精神和切身行动,那么和谐社会的步伐将大大加快。这种精神从青年学生抓起,在公民学习成长的过程中渗透,最终必将会成为民族精神的一部分,和谐社会也就更进一步了。
(四)思想教育的载体
我们教育工作者经常在思考的一个问题是教育与社会现实的脱节,学生学习的理论在学生阶段又难以找到合适的实践机会。而大学生社会服务的两大特点,一方面是专业性,作为接受高等教育的青年人,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在社会服务过程中有机会施展一下自己的专业技能。另一方面是社会性,志愿者们通过实践,有了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条件,使学生在开展社会服务的同时增加了自己的社会责任意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大学生社会服务是大学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
(五)先进文化的平台
大学生志愿者相对其他社会志愿者有其显著的特点:首先是知识层次水平高,大学生志愿者由于其自身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相对目前中国其他一些志愿者群体来讲他们的整体知识水平是比较高的,所以他们能够很快的掌握服务工作的技术要求,这一方面是其他群体一般难以具备的。其次是这一群体的年龄结构比较轻,大学生志愿者一般年龄在20-25岁之间,他们风华正茂,精力旺盛,工作起来行动迅速,效率高,所以往往会受到用人单位的喜欢。最后是这一群体组织纪律性强,一般来说,大学生的思想素质较高,工作配合意识强,有较好的团队和大局意识,工作中乐于奉献,不会计较太多个人得失,这也是很多用人单位喜欢大学生志愿者的一个重要原因。
(一)正面引导原则
高校的大学生是当前中国志愿服务工作的主力军,年龄结构上大学生们风华正茂、义气方刚,具有较强的青春活力,他们有时间和精力从事社会服务工作,更为主要的是他们有强烈的认识社会、了解社会的愿望,并渴望通过自身的努力获得社会对他们的认可。无论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还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以及其他社会活动中,组织方刚刚提出志愿者活动需求,马上就有大批量的大学生志愿者踊跃报名,很多大学生不计个人得失,以能争当一名活动志愿者为荣。作为高校,在构建工作模式的时候首先考虑的就应该是如何正面引导大学生了解志愿者工作,积极参加志愿者招募活动,并能够切实完成志愿者工作。
(二)内在自觉与外部激励相结合原则
大学生志愿者工作模式就是为了通过此项机制鼓励大学生积极投身于社会服务工作中,学校首先要坚持积极引导大学生主动参加志愿服务的原则,这样有针对性的措施才能真正达到满足大学生们内在的精神层面需求。其次适当的经济保障和一定的荣誉激励也是志愿者们开展社会服务不可缺失的重要条件,毕竟学生们经济上还未独立,需要用人单位或学校提供必要的客观条件保障,同时,青年都有希望获得表扬和鼓励的需求,在构建工作模式中要考虑到大学生的这一需求,及时评价和总结他们的工作,给予一定的激励也是非常必要的。
(三)服务社会与自我提升原则
大学生志愿者们参加社会服务工作,其主要出发目标一是为了保障活动的顺利开展,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国家和社会做一点事情。同时,大学生志愿者们参加社会服务工作,也非常渴望通过参加志愿者服务工作增加自己的社会阅历,拓宽自己的生活视野,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培养自己的社会意识。作为学校在构建工作模式中要充分的考虑到大学生参加社会服务的重要社会意义,同时要想方设法通过社会服务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一)提供组织保障,建立规范管理系统
作为高校,培养青年的社会责任意识是任何一所高校都应具备的社会职能。大学生志愿者积极参与社会服务工作应当受到学校的重视。当前我国高校一般都设有学工部、团委等学生思想教育部门,这些部门要从培养青年社会责任意识的高度来看待大学生志愿者的社会服务工作,要有相应的激励和管理举措,积极引导和评价大学生参加社会公益服务工作,提供必要的信息平台,使学生知道社会需要什么,使社会知道应如何联系到他们所需的志愿者。此外,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学工部、团委等学生工作部门要在日常教育工作中向学生灌输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服务的理念,同时要开展相关工作,就如何做好社会公益服务工作,如何深化大学生对社会服务的理性认识进行分析和研究,从而萌生出责任动机,形成履行责任的行为。在活动过程中,要努力营造民主、平等、自由的氛围,激发学生主体参与的积极性,自发的组织开展各项讨论与活动,引导学生辨别是非,体认各种责任,解决矛盾与冲突,增强学生的责任能力,提高他们的责任水平[2](P178-179),推动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持续健康发展。综合当前部分高校对大学生志愿者服务工作的管理办法,一般可以采取如下模式进行管理:
图1 自愿者服务工作管理模式
(二)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
作为大学生志愿者这个群体,其中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参与社会服务往往凭借的是一腔热情,在工作中遇到困难时也主要靠志愿者自我调节了,像诸如服务的技能培训、志愿者统一的标识,志愿者服务过程的交通费用甚至服务期间的食宿问题如何解决,或者服务工作过程中一旦发生意外伤害事件所产生的医疗费用如何承担等,这些都是推动社会服务工作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作为活动的主办单位,或者派出志愿者的学校,在推动社会服务工作中如何提供充足的经费保障,免去志愿者们的后顾之忧,是大学生志愿者们可以全身心投入到社会服务工作中的一个基础性工作,也是我们在构建志愿服务模式中首要面对的问题。一般而言,这些经费的主要来源是活动的主办单位、社会基金或者一小部分由政府或学校承担,一般不提倡由大学生本人承担,活动的主办单位或政府、学校要充分保障志愿者们的合理权益。
(三)开展情感激励与精神支持
大学生志愿者是一个充满激情的群体,同时又是一群未完全成熟的社会群体。他们感情丰富,有较强的文化诉求,所以在整个激励模式构建中情感因素也是不可或缺的。所谓志愿服务其前提就是志愿者个人的自觉自愿参加,所以在模式构建中要把情感这一因素贯穿始终,对志愿者们给予充分的情感关怀,使志愿者们能够保持自始至终的感受到被爱护,有利于调动他们的能动性和积极性,也有利于志愿服务工作的持续开展。要让学生热爱集体,最有效的办法是让学生在承担责任的经历中去体验成功的荣誉和失败的羞辱,增强社会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3](P27)。这就要求活动的主办单位、政府部门或学校的相关部门或人员要深入的了解志愿者们的诉求,要关心关注志愿者们的工作条件、身体健康以及综合素质的提升,要和志愿者们开展语言和心灵的交流,要在工作环境中注入人文关怀和文化的因素,使志愿者们身心愉悦的投身到服务工作中,并在工作中得到自我价值的认可,使相关能力得到了提升,最后达到从工作中体验,从工作中提升的目的。
(四)强化制度建设与实施
为了适应社会和学生的需求,教育部把大学生志愿者工作提到了新的高度,特别是2009年教育部出台了《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意见》的文件,明确要求各高校要建立大学生志愿者领导小组,并建立相关制度鼓励和规范大学生志愿者工作。学校相关部门应借此契机,建立起学生志愿服务的领导机构和相关制度。把学生志愿工作纳入到学校重要工作中来,使志愿者工作常态化,规范化,科学化。例如:湖州职业技术学院把学生参加志愿者等社会公益活动纳入到学生管理制度中,要求在校学生每学期要完成20小时的社会社会服务工作,才可以获得各项荣誉的评比资格。有的学校把学生参加志愿者活动作为发展学生党员的一项必要条件,也有的学校把学生参加志愿者活动作为学生素质培养的一部分,要求学生完成一定量的社会服务才允许学生申请毕业证书,这些制度的建设与实施都有助于大学生社会服务工作的大力推进。
大学生志愿者是社会服务的主力军,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大学生参加志愿者服务活动有助于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高校在对大学生志愿者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应充分重视做好服务工作,为大学生志愿者从事社会服务工作提供各种方便,并应从组织保障、规范管理和经费支持等各方面建立起完善的大学生志愿者社会责任意识培养工作新模式,只有这样才更有利于大学生志愿者活动的健康发展,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参考文献:
[1] 陈建华,高 明.大学生责任意识教育探讨[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25(1).
[2] 许 辉.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缺失及其培养[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07(3).
[3] 余瑞祥.多途径培育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J].思想教育研究,20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