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历史的细节

2012-05-15 07:44王威廉
视野 2012年10期
关键词:佛教徒生命改革

王威廉

我们身处在一个被加速的时代里边,所有过往的事物还没待我们看清楚,它们就以时钟刻度两到三倍的速度远离我们。那些被历史碾过后剩下的残垣断壁,即便还倔强地存在着,也被推至一个不起眼的角落,然后被不断兴起的新生活一层又一层掩盖起来。假如我没有读到这本书——《永不抵达的列车》,我依然会顺着时代的车轮往前滑行,遗忘那些实际上并不久远的往事。

《永不抵达的列车》分为三辑:伤逝、世相与家国。尽管按照大致的内容有了这样的归类,但总的文字气质都是相似的。那些大事件中被我们忽略的小细节,那些滚滚人群中被我们视而不见的卑微生命,都是本书中非常重要的主角。开篇的文章便是通过电影《钢的琴》热播的契机,带领读者看到了整整一个工人阶层的失落。总会有观众询问导演张猛“那个时代”的道具细节,他无奈地笑着说:“其实那个时代距离今天真的没多远,只有十年而已。”这是一句让那些观众瞠目结舌的话,他们会在记忆中反复发问:“真的只有十年吗?”是的,只有十年。吴晓波对此悲情地说:“这一代人就这样被遗弃了。我们今天正在享受的成果,是以消灭了一代40到60岁间的产业工人为代价的,他们彻底牺牲了自己的职业生命。一个正在进行改革的国家,人本是第一位的,改革最关键不是保护既得利益者的权益,而是保护弱势群体的权益。”这种声音是振聋发聩的。

书名:《永不抵达的列车》主编:杜涌涛 徐百柯出版:中央编译出版社

太多失落的历史细节让我们在这本书中得以重温。像是探访“北大荒知青安养中心”,谁能想到其中还住着五十多名当年支边的知青?可残酷的是,他们作为那场运动后遗症的一部分,都是精神病患者,依旧活在语录的时代;像是温州动车事故中罹难的女孩,在事故发生的前夕还在写微博,安排着接下来的日程,对即将来临的死亡一无所知;像是在煤矿里苦熬的工人,出井后最喜欢的却是玩摇滚乐,寄托他们的愤怒与忧伤;像是为了国家水利建设,一生三次迁徙的河南移民,却没有半个字的抱怨……甚至不止是人的苦难,那群退下历史舞台的蒙古铁蹄马,它们贫瘠的生存现状也呈现在我们眼前。在这些有良知的文字中,我看到了诸多平凡生命迸发出的瞬间灿烂,以及它们陨落进尘埃里的无奈与叹息。

书名:《生命中最好的事物》作者:托马斯·霍尔卡 著 胡晓阳 译出版:中央编译出版社在《生命中最好的事物》中,当代杰出的哲学家托马斯·霍尔卡,在这些老生常谈的问题于21世纪再次摆在我们面前的时候,对它们进行了新颖的论述。当宗教、文学、大众心理学以及日常的智慧和这些问题交织在一起的时候,哲学比任何其他学科都更好地使用了论理的方法,对它们做出了重要而深刻的辨析与划分,去除了不相关联的内容,将这些问题的精髓提炼出来。霍尔卡认为,如果我们要过良好的生活,我们需要知道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哪些活动和经历会最有可能将我们引向幸福,而哪些又会使我们远离幸福?同时他提醒我们,幸福并不是惟一的使生活变好的事物。

书名:《正见:佛陀的证悟》作者: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译者:姚仁喜出版:中国友谊出版公司不论在佛教徒或非佛教徒的眼中,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都是一个响亮的名字。在这本书中,他以最简单的语言来说明佛教最核心的四法印见地,文字看似简单,却包含了深入浅出的层层奥义。下笔行云流水,诙谐幽默又字字珠玑。他爽洁而利落地破除常人对佛教徒的误解:佛教徒等于祥和与非暴力;其实,这并非佛法的核心。要成为一位佛教徒,你必须接受佛教的四法印见地:一切和合现象都是无常,一切情绪都是痛苦,一切事物无自性,以及证悟超越概念……

本书中还收纳了两则关于国外的报道。一则是所谓的“柠檬水起义”事件:美国俄勒冈州七岁女孩茱莉·墨菲在街边卖柠檬水,却因为无照摆摊遭到了国家部门的驱逐,结果引发了公众的谴责,认为政府应当保护孩子的创业精神。在舆论压力下,地方官员亲自向这名女孩的母亲道歉。另一则故事则通过具体案例告诉我们,美国媒体对政府的批评即使有报道失实的地方,也不再构成诽谤罪,因为大法官们认为这样能使公共事务广泛公开并且充满活力。这两则报道中的深意,读者当能体察。

带着感动,铭记住历史的细节,再来读全书收尾的那篇文章:《改革深 社会稳——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访谈》,就像是在漆黑的房间里摸到了灯绳。在这篇访谈中,郑永年先生以“旁观者清”的姿态,清晰地阐述了眼前中国所遇到的问题,以及未来需要改革的方向。他形象地说:“被社会推着走是很危险的,属于‘反应式的救火’。那么大的国家,这儿泼一下,那儿泼一下,水也不够用啊,这种局面是维持不下去的。”他认为,制度建设和体制改革是目前的必由之路。社会制度的建立要比简单的维稳好得多,不稳定是因为社会遭到破坏,丧失了稳定的基础,而维稳只是外用药。当务之急,应当认真推进社会改革,打造稳定的基础。他怀着信心说:“如果能在今后的十年中通过社会改革建设好社会制度,中国的平稳发展基本上不会有大问题,而此后的民主化也就有了制度的基础和保障。”怀着对那些卑微生命的记忆,我们再来咀嚼这些理论与方向时,自然有了更加生动和恰切的共鸣。

要了解中国的现实,我们需要有良知有勇气的真实报道,“冰点”的记者们做到了,他们保存下了这些生命的体温,如同珍贵的火种,让我们更清楚地看到了这个时代。我们生活在一种时间的幻象当中:我们靠提前消费“未来”活在当下,而把不符合“未来”的那部分当下,轻松地挪移到了遥远的过去,仿佛这样便可以畅快地解脱了。鲁迅先生早就说过:“直面惨淡的人生,正视淋漓的鲜血。”是到了直面与正视的时候了。历史的苦难并不是一个空洞乏味的概念,它是由无数被我们遗忘的有血有肉的生命承受下来的。假如我们真的要坐下来谈谈历史、谈谈现实,甚至谈谈改革,那么我们绝不应忽视那些为了历史的“进步”而付出全部代价的血淋淋的人生。

书名:《绿皮火车》作者:周云蓬出版:中国华侨出版社本书是民谣诗人周云蓬2011年至2012年初的歌游记合集,包括“一路”、“二歌”、“三人”三个部分。这其中有不少文字出自他在《南方都市报》开的“首如飞蓬”的专栏。周云蓬天南海北地游唱自己的歌,认识一些志同道合的人,把自己天涯海角的“行路、歌唱、遇人”经历写成文字,为自己过去的岁月作个见证。他关心很多事情。关心很多人,这位盲人歌者内心广阔的世界,会令“正常人”倍感羞愧。未来日子里,他还将继续写字、唱歌、行走,一直在路上。

猜你喜欢
佛教徒生命改革
共处与辩诤:一部15世纪藏文传记所描述的佛教徒与非佛教徒“他者”的对话①
改革之路
改革备忘
古代丝绸之路行旅佛教徒的新闻传播活动
改革创新(二)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赵朴初论佛教徒的公民意识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瞧,那些改革推手
论中古时期中国佛教徒的焚身供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