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加生 孙 朋 徐士清 孙 研
钵形塑盘育秧机插是稻作生产方式上的一次重大技术革新,近年来在江苏、黑龙江、安徽、江西等省示范应用,增产效果显著。钵盘可育出根部带有完整钵状营养土块的水稻秧苗,具有叶龄较长、秧体干重大、充实度高等特点。钵苗移栽时带钵土,不伤根,无植伤,因此栽后基本无缓苗现象,分蘖发生早,前期生长旺盛,植株粗壮,出穗早,穗大粒多,产量高。钵苗培育采用的塑盘规格为61.8 cm×31.5 cm×2.5 cm(长×宽×高),每盘448孔,孔径1.6 cm。目前主要与ZZB-6型(RXE-6AM)乘坐式高速插秧机配套使用。灌南县通过考察淮北地区多点机插水稻钵穴中大苗育秧技术情况,并结合自身试验结果,初步掌握了淮北地区机插水稻钵穴中大苗育秧技术要领。
江苏淮北地区麦(油)稻两熟制条件下的单季水稻钵苗,适宜秧龄25~30 d,叶龄4.5~5.0;苗高15~20 cm,单株茎基宽0.30~0.40 cm,单株绿叶数≥4.0,叶色4.0~5.0级;平均带蘖0.3~0.5个;根系发达,单根白根数13~16条,单株发根力5~10条;百株干重8.0 g以上,无病斑虫迹,秧根盘结好,孔内根土成钵完整,钵体苗重5 g左右。
成苗孔率:常规稻≥95%,杂交稻≥90%;平均每孔苗数:常规粳稻3~4苗(穗数型、中穗型品种平均4苗,大穗型品种3苗),杂交粳稻2苗,杂交籼稻1.5~2苗。植株带蘖率:常规稻≥30%,杂交稻≥50%。秧盘间、孔穴间的苗数、苗高以及粗壮度整齐一致。
育秧的核心是壮秧,培育出健壮秧苗,是大田早发争足穗、壮秆促大穗的基础。秧苗在秧田期生长的好坏,不仅影响正在分化发育中的根、叶、分蘖等器官的质量,而且对移栽后的发根、返青、分蘖,乃至穗数、粒数都有极大的影响。
2.1.1 品种利用与晒种选种
选用适合淮北地区种植的高产、优质、高抗品种(如连粳6号、连粳7号等)。确保种子质量达国家二级以上标准,纯度98%以上,发芽率90%以上。
选种前晒种2~3 d,提高种子发芽率和出苗率。稻种要经过机械精选,去芒和枝梗,去瘪留饱,缩小种子间质量差异,使种子萌发整齐,幼苗健壮。可采用泥水密度法选种,泥水密度1.10(鲜鸡蛋浮出水面2分硬币大小)。选种后必须用清水淘洗2遍。
2.1.2 消毒与浸种
为了避免种子带菌(稻瘟病、恶苗病和其他病原菌)到大田侵染和传播,选种后还要消毒,以消灭附在种子表面或潜伏在稻壳与种皮之间的病菌。选种后每5 kg种子用25%施保克(主要防治瘟病、恶苗病)3 m1(2 000倍液)加10%吡虫啉(主要防治蚜虫、飞虱、蓟马)10 g(600~800倍液),或每5 kg种子采用25%施保克2 m1加4.2%浸丰2 ml加10%蚜虱净4 g(2 000倍液),浸种2~3 d,每天拌1~2次。
药剂浸种后均需要用清水洗干净,如种子尚未吸足水分,还需要继续浸种,使种子充分吸收水分。浸种时间长短视气温和水温情况灵活把握,种子吸足水分的形态特征为谷壳颜色变深,透过阳光呈半透明状,胚部膨大突起,胚乳变软,手捻成粉,折断米粒无响声。
2.1.3 催芽
为使浸种后充分吸足水的种子发芽均匀整齐,最好以适温催芽。用通气透水性好的器具装种,上盖稻草或毛巾,一般温度控制在30~35℃,催芽10 h左右。也可用专用水稻种籽催芽机器催芽。播种前要求种子达到“破胸露白”,发芽率90%以上,芽长不超过l mm。
2.2.1 秧田选择
选择地块平整、土质肥沃、运秧方便、灌排条件好的旱地。按照秧田与大田比留足秧田,常规稻每亩用秧盘40张,秧田与大田体积比为1:50;杂交稻每亩用秧盘35张,秧田与大田体积比为1:55。
2.2.2 营养土配制
营养土的配制好坏直接关系到秧苗素质。取大田表层土晒干,用五目的细筛子过筛,打碎土块,筛除杂物。常规稻按每亩70 kg备足营养土,杂交稻每亩60 kg,每盘用土量约1.5 kg。在水稻育秧过程中使用壮秧剂,能起到供肥、调酸、控高、防病、提高秧苗素质等作用。每100 kg细土加壮秧剂0.5 kg,严格控制用量,并与营养土充分拌匀,以防壮秧剂伤苗。
2.2.3 秧田培肥
育秧前20 d,一般用无机肥培肥,参考用量:每667 m2秧田施用氮、磷、钾复合肥(氮、磷、钾总有效养分含量≥40%,比例分别为l9%、7%、14%)50~70kg或尿素20~30 kg,过磷酸钙40~80 kg,氯化钾15~30 kg。具体用量视取土田块的地力水平而定,施后及时翻耕,达到全层均匀施肥,切实做到壮秧先壮土。
2.2.4 秧田整地与秧板制作
育秧前10 d上水整地,大田地表应平整,无残茬、秸秆和杂草等,埋茬深度应在10 cm以上,泥浆深度达到5~8 cm,田块高低差不超过3 cm。经过2 d的沉实后排水晾底,开沟作畦,要求畦面平整。根据钵盘尺寸规格,畦宽1.5~1.6 m,畦沟宽0.35~0.40 m,沟深0.2 m。做到灌、排分开,内、外沟配套,能灌能排能降。并多次上水整田验平,高低差不超过l cm。
2.3.1 播期
“宁可田等秧,不可秧等田”。根据大田让茬时间,大田耕整、大田沉实时间,按照秧龄25~30 d推算播种期。苏北地区水稻移栽期一般在6月15-22日,育秧一般在5月16-23日。
2.3.2 播种量
每667 m2大田用盘35~40张(杂交稻35张,常规稻40张),每张钵盘播种量(干种重)根据壮秧标准每孔出苗数、成苗率和千粒重而定。常规稻平均每孔4苗,每孔播种5~6粒,每盘播量60~70 g(千粒重27 g);杂交粳稻平均每孔2苗,每孔播种2~3粒,每盘播量25~35 g(千粒重26 g);杂交籼稻平均每孔1.5苗,每孔播种2粒,每盘播量25 g(千粒重25 g)。
2.3.3 播种
播前严格调试播种机,使钵内营养底土厚度稳定在1/2~2/3孔深;应保持底土沉淀、水分饱和;按壮秧标准选控机器播量,精播匀播;盖表土厚度不超过盘面,以不见芽谷为宜;摆盘前畦面铺细孔纱布,网孔面积小于0.5 ㎜×0.5 ㎜,防止根系窜长至底部床土中;播种后可直接将塑盘沿秧盘长度方向并排对放于畦上,盘间紧密铺放,秧盘与畦面紧贴,不能吊空。
2.3.4 洇水
摆盘完毕后灌1次平沟水,湿润秧板后立即排出水,以利于保湿齐苗。
2.3.5 盖无纺布
铺置适量稻草或树枝于盘面,盖无纺布,然后加盖稻草,遮阴降温,确保盘面温度控制在35℃以内。
2.4.1 齐苗揭膜
齐苗后(1叶1心期)即可揭膜,揭膜时间应选择晴天傍晚或阴天上午,避免晴天烈日下揭膜,以防伤苗。揭膜后浇灌揭膜水,以弥补盘内水分不足,速灌速排。
2.4.2 肥料管理
揭膜后1~2 d,1叶1心时及时施断奶肥,每盘用4 g复合肥,于傍晚洒施。施后要洒1遍清水,防止烧苗。栽前2 d每盘用氮、磷、钾复合肥5 g作送嫁肥。
2.4.3 水分管理
根据叶片吐水情况或卷叶情况来确定是否需要补水。1~3叶期,晴天早晨叶尖露水少,要及时补水,一旦发生卷叶随即补水。3叶期后,秧苗发生卷叶于当天傍晚补水。补水方法:可用喷壶洒水护苗,如育秧面积过大,可漫灌,做到畦面无积水。4叶期后注意控水,以促盘根。移栽前一天适度浇起秧水,起苗时还应注意防止损伤秧苗。
2.4.4 化学调控
为防止秧苗旺长,控制秧苗高度不超过20 cm,以适应栽插。2叶期每百张秧盘可用15%多效唑粉剂4 g对水喷施,喷雾要均匀、细致。
2.4.5 病虫防治
密切注意地下害虫、飞虱、稻蓟马及条纹叶枯病、稻瘟病的发生。揭膜后每隔2 d,用药防治灰飞虱1次,每亩用48%毒死蝉80 m1加锐劲特悬浮剂30 m1,于傍晚前均匀喷雾。移栽前喷施杀虫剂,做到带药移栽。
[1]赵加生,黄开忠,周建传,等.水稻旱育秧弱苗成因及预防转化措施[J].农业科技通讯,1999(6):28.
[2]夏有龙,邱泽森.水稻栽培关键技术问答[M].北京:农业出版社,1998.
[3]倪玉峰,邱泽森,金建松.水稻旱育稀植新技术[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