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山区农机作业服务组织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2012-04-19 01:25:10尤晓星顾丽烨
江苏农机化 2012年3期
关键词:专业户农机具大户

尤晓星 顾丽烨 徐 健

为了解无锡市锡山区农机作业服务组织发展状况,推动全区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健康快速发展,2011年底,该区农机部门对农机作业服务组织进行了专题调查。现就锡山区农机作业服务组织发展现状、面临的问题及发展策略作一些分析。

1 农机作业服务组织发展状况

近年来,随着农业生产变革、乡镇工业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推进,锡山区农机化发展达到了较高的水平。截至2011年末,全区农机总动力达10.06万kW,拥有中拖376台、手拖212台,中拖配套旋耕机487台,水田驱动耙386台,背负式联合收割机331台,自走式联合收割机81台,机动植保机1 627台,高速乘座式插秧机115台。该区目前有各种农机作业服务组织755个,其中:工商登记成立的农机专业合作社12个,农机大户48个,农机专业户690个,村集体农机队5个。有三级以上农机维修及配件供应点25个,农田排灌站380余座,种田大户400余户。

2 农机作业服务组织发展现状分析

调查结果表明,锡山区755个农机作业服务组织承担着全区5.62 khm2小麦和5.87 khm2水稻的耕翻(含秸秆机械化还田)、收种(含机插秧)、植保、维修等作业任务,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社会效益(见表 1)。

2011年耕翻、植保、排灌、小麦收割、脱粒、运输、粮油加工等作业继续保持100%机械化,稻麦生产主要环节综合机械化水平在92%以上,其中:水稻机插秧水平稳定在85%左右,水稻机收率达到98.2%。

2.1 全区粮食生产作业主要由农机作业服务组织完成

(1)12个农机合作社共服务14 720个农户,承担2 400 hm2水稻和2 453 hm2小麦的农机作业任务,农机作业收入1 476万余元。其中旋耕、耙田、机插、收割、植保、开沟等作业基本由合作社承担,收割和机插秧有少量的外来机作业。

(2)48个农机大户(部分也是种田大户)主要完成种田大户和周边固定农户的农机作业任务,服务农户2 100余户,稻麦作业面积706 hm2,农机作业收入477万余元。其中旋耕、耙田、机插、植保、开沟等作业基本由自有农机具承担,收割有部分需依赖外地机跨区作业完成。

(3)690个农机专业户主要承担0.67 hm2(10亩)以内农户的承包田、周边农户的口粮田和责任田、自有田的农机作业任务。服务对象累计达到6 950余户,稻麦服务面积分别达到2 275 hm2和1 987 hm2,农机作业收入1 408万余元。其中旋耕、耙田、植保、开沟等作业基本由自有农机具承担。50%的机插秧和20%的机收割由自有农机承担,余下部分需依赖外地机跨区作业。

(4)5个村农机队保留着集体经营的方式,农机具大都是2000年前集体购置的,主要负责本村农田的农机作业任务,统一调度、统一价格、统一收费,作业价格比市场优惠,服务1 400余农户,稻麦服务面积分别达到485 hm2、473 hm2,农机作业收入310万余元。其中旋耕、耙田、植保、收割、开沟等作业由自有农机具承担,水稻种植主要依赖外地机插秧或直播。

表1 2011年锡山区农机作业服务组织情况统计表

2.2 农机作业效益和机具利用率

(1)据抽样调查统计,2011年全区农机作业服务利润为734.2万余元,其中:农机合作社的农机作业服务利润为295.2万余元,农机大户的农机作业服务利润为95.4万余元,农机专业户的农机作业服务利润为281.2万余元,村农机队的农机作业服务利润为62万余元。

(2)农机具利用率排序为:农机合作社>农机大户>农机专业户>村农机队。

2.3 农机库、维修间、储油设施情况

据调查统计,2011年全区共有农机库718个,面积26 320 m2;农机维修间17个,面积400 m2左右;储油罐14个,容量180 m3。

(1)农机合作社有农机库12个,面积3 820㎡;农机维修间12个,面积250 m2左右;储油罐12个,容量160 m3。机库大都属新建,比较标准。

(2)农机大户有农机库58个,面积3 000 m2左右。农机维修间与机库合用,储油设施主要是油桶。机库较旧、小,且规格不一,所有农资都在一起。

(3)农机专业户有农机库642个,面积15 000 m2左右。农机维修间与机库合用,储油设施主要是油桶。机库特点是散、旧、小、简,且规格不一,所有农资也都挤放在一起。

(4)村农机队有农机库6个,面积2 000 m2左右;农机维修间5个,面积150 m2左右;储油罐2个,容量20 m3。机库较大,一般都建于20世纪,管理较差。

2.4 主要农机具(以中拖和收割机为例)新旧程度(见图1、2)

2.5 农机作业服务组织结构状况

锡山区农机合作社一般是近几年创建的,创建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要求办理了工商登记,且管理规范。目前已创建省级3星农机合作社2个、市级4星3个、市级3星3个。这些农机合作社中8个是由农机大户和种田大户创办的,4个是村委牵头由机主、机手、农户入股组建的股份制农机合作社,都装备有粮食生产主要环节的主要农机具(烘干机除外),一般都可以完成粮食生产全过程(烘干除外)的机械化作业,属综合型农机作业服务组织。

图1 中拖(总数376台)购置时间及占比

图2 收割机(总数81台)购置时间及占比

农机大户和农机专业户创建的合作社一般为独资(自有资产),管理较松散,运作没有固定的章法,跟着市场走。有一部分农机大户本身就是种田大户,主要为自我服务。有些农机大户也可以完成粮食生产全过程(烘干除外)的机械化作业;大部分农机大户和农机专业户属专业型作业组织,主要从事收割、植保、机插秧、耕翻及开沟等某个环节或几个环节的农机作业,农闲时有的还参与道路建设。

村农机队一般可以完成粮食生产全过程(烘干除外)的机械化作业,有固定的机插秧农机专业户,属村集体领导,管理相对较规范。村委一般对农机队会有补贴(如管理人员报酬由村里承担等)。

2.6 存在的一些问题

(1)政府支持力度不够,如:粮田调整缺少长远计划,农机库用地审批难,农机合作社创建缺少引导补贴资金,农机化发展补贴资金不足。

(2)机龄偏老,安全性下降,安全检验手段落后。

(3)农机操作人员年龄偏大,有证驾驶员减少,农机人才青黄不接。

(4)本地区收割机不足,粮食烘干机械短缺。

(5)农机专业户和部分农机大户农机作业效益下降,管理待加强。

3 思考与建议

3.1 加强领导,确立科学的发展思路,制定有效的发展政策,积极鼓励并规范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组织

(1)各级政府应把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建设列为农业工作重点,纳入本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充分利用国家、省、市扶持农机服务组织发展的各项有利政策,真抓实干,在3~5年内基本形成以“农机专业合作社为主体、其他农机服务组织为补充”的现代农业农机作业服务体系。

(2)充分认识农机专业合作社的优势,重点鼓励创办农机作业专业合作社。调查发现,农机专业合作社在机械效率、安全性能、利用率、效益、管理、年检年审、应急调动等方面普遍优于其他农机作业组织。因此,要从实际出发,大力支持创办“一条龙”服务的综合型农机专业合作社和从事某个环节或几个环节的农机作业专业合作社,如机耕合作社、机收合作社、育秧中心或机插秧合作社、植保合作社、粮食烘干加工厂、农机维修公司等。同时,各级政府要借鉴发达国家经营农业的经验,采取免税、补贴、优惠贷款等一系列扶持政策,制定长效管理措施,指导并规范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发展。

3.2 加快土地和农机具的流转集中

长远规划,规模经营,保护好有限的粮田,让土地向农业合作社和种田大户集中,让农业机械向农机专业合作社和农机专业大户集中,形成农田规模经营和农机规模经营。并挤出一些拆迁后的宅基地、边角田,用于农机库建设。

3.3 建立长效的农机发展投入机制,为农机化发展提供可靠保障

(1)坚持“政府补贴为引导,农民投入为主体”的农机化投入方针。全区平均每年的农机投入应稳定在1 500万元左右,其中区镇级财政补贴引导资金应不少于500万元,并争取逐年增加。

(2)坚持农机专业合作社优先发展原则。购机补贴优先满足农机专业合作社的需要,先进适用农机具要优先在农机专业合作社中推广应用,农机化相关项目要优先安排到有条件的农机专业合作社实施。

(3)加快农机报废更新步伐。调查显示,在全区中拖和自走式收割机保有量中,1995年前购置的中拖占37%,2000年前购置的自走式收割机占74%,这些农机理论上已进入报废更新阶段,应当划出专项补贴资金加快农机报废更新,这对农机安全生产和节约能源都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另外,为避免出现2011年的“烂麦”现象,也为了满足秸秆机械化还田的需要,应加大政府补贴力度,优先支持农机专业合作社新增烘干设施和高性能联合收割机。

3.4 加强农机管理和农机安全监理工作,加大农机技术培训力度,为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专业服务组织及农机手提供必要的服务

(1)加强区、镇农机管理和安全监理队伍建设。每个镇配备3~5个农机技术管理员,及时补充和用好农机服务“内行”人才,确保经费到位、队伍不散。

(2)加强农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认真开展农机安全教育和培训,落实农机安全生产责任,强化农机安全源头监管。经常开展农机安全检查,严肃查处各种违法和违章行为,加大对制、售假冒伪劣农业机械和零配件等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加强对三级以上农机维修点的监督管理,提高农机维修质量。

(3)加大农机化新技术推广和培训力度。实施阳光培训,提高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的经营服务水平,抓好农机从业人员的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工作。

(4)组织区镇农业和农机专业技术人员结对挂钩服务合作社、园区和现代农业项目,配置和引进先进适用的农艺技术和农机装备,为基层服务,帮助农机合作组织开展行之有效的机械化作业,以期取得良好的农机作业效益和社会效益。

猜你喜欢
专业户农机具大户
粗心“专业户”
坑队友专业户
稻茬麦翻旋浅覆栽培技术 种粮大户年增收50万元
今日农业(2021年11期)2021-11-27 10:47:17
年度增长37%,体量达1.2亿! 这家资深动保专业户是如何“玩转”市场的?
当代水产(2020年2期)2020-03-17 06:56:50
一季小龙虾苗成就百万富翁,2020年虾苗恐激增滞销,育苗专业户到底该不该转型?
当代水产(2019年11期)2019-12-23 09:03:44
试论大型农机具的维修与保养
如何正确使用和维护农机
新生代(2019年1期)2019-11-14 03:53:05
船祸
选购农机具要“六看”
时代农机(2016年6期)2016-12-01 04:07:49
浅析如何实施农机具推广工作
山西农经(2016年5期)2016-02-28 14:2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