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能太阳能“国有化之殇”

2012-05-12 12:56中投顾问
太阳能 2012年16期
关键词:国有化气象部门风能

■ 中投顾问

今年6月份,黑龙江省颁布《气候资源探测与保护条例》,其中规定企业探测开发风能及太阳能资源必须经过气象部门批准,而且探测出来的资源属国家所有。日前,国家气象局局长接受采访时表示,针对“黑龙江风能太阳能归国有一事”,其他各省也可借鉴。此消息一出,立马引来舆论哗然。

中投顾问能源行业研究员周修杰称,风能、太阳能属典型的自然资源,不存在国有化一说,黑龙江做法欠妥,气象部门主掌探测开发权纯属无稽之谈。

首先,发改委与气象部门存在“掐架”危机。气象部门应以气象信息服务为主,做好天气监测、预报等工作,而发改委涉足项目审核工作,表面看起来二者不存在矛盾。实际上,一旦探测开发权利获准,两部门必然“翻脸”。两部门是平衡关系还是“上下游关系”?是二者择其一还是全票通过制呢?这将成为风能、太阳能企业的难题。

其次,职能增设潜在腐败隐患。企业申请项目时不仅需得到气象部门同意,还得通过发改委的审批,繁琐的行政审批仅仅满足了政府部门的私欲,却导致“排队”人数日益增多,寻租行为或蔓延开来,贪污腐败、渎职受贿将屡见不鲜。第三方独立机构做监管的梦想彻底破灭,政府机构实行“二言堂”。

再次,惩罚机制缺失,新权利难解“国有化之殇”。太阳能、风能项目的上马必须获得发改委的首肯,而发改委的审批多以项目本身及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为依据,对区域经济及产业经济缺乏充足的调研,“拍脑袋决策”严重影响了新能源行业可持续发展。产能过剩和发改委政策不无关系。

最后,“国有化”只是噱头。目前风能、太阳能产业岌岌可危,多数企业徘徊在破产边缘无法自拔,上市公司“勒索”地方财政,“绑架”上下游众多企业,成为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立法确定探测开发权无疑于“雨后打伞”,没有任何实质性意义。如何帮助风电、太阳能企业脱困才是政府部门当务之急。“国有化”探讨有转移公众注意力,掩盖地方政府罪过之嫌。

中投顾问研究总监张砚霖指出,加强风能、太阳能的前期审核是正确做法,而当下提及气象部门探测开发权是不合时宜的。市场化、独立化、民众化的监督审核才是项目合理上马的根本保障。去行政化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主流方向,多一个部门就要多一套“制服”、多一项权利就会多一批贪官,尽快将审核监督权下放到行业组织、第三方独立机构及广大民众才是明智之举。

风能、太阳能是新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能源构成中占据重要地位。“十二五”期间,新能源产业将迎来关键时期,产业机构调整、法律法规完善、基础环境营造将成为地方政府及企业的重点工作。

猜你喜欢
国有化气象部门风能
为什么风能变成电?
基于价值链模型的气象部门增值型内部审计新模式初探
民营上市企业国有化:动因和绩效
2018年全国气象部门政府网站测评研究
国际能源通道恩仇录八——苏俄石油工业国有化博弈
加强新时期气象部门财务管理与监督的思考
神奇的风能
为什么风能变成电
为什么风能变成电?
气象部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