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晨香
在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落日》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第一个是中国代表徐永昌将军,他穿着一身洁净的哔叽军服,左胸上两行勋绶,向在场迎接的美国军官举手还礼后,拾级登梯走到上层甲板上。”每次同学们晨读第一次读到这里的时候,文里“拾级”一词中的“拾”字总是读成“shí”,经过纠正后,方知其正确读音是“shè”。但同学们往往一脸茫然,不知为何如此读,更有意思的是,有个同学还站起来问,“这个词不是捡着楼梯一层一层往上爬的意思吗?挺形象的啊,怎么会读“shè”呢?”
这位同学想当然的把“拾级”中的“拾”字理解为“捡”,所以认为理所當然应该读作“shí”,其实古代学者也有这么想的,唐颜师古《匡谬正俗》卷三:“拾级聚足,此言升阶历级,每一级则并足,然后更登也。拾者,犹言一一拾取。”那么事实究竟是怎样的呢?且让我们追其音、溯其义,一探究竟。
翻开《现代汉语词典》,“拾”字有以下几个义项:1.把地上的东西捡起来,“捡”。2.收拾。“收拾楼梯”显然荒谬,不用多言。那么学生理解的“捡楼梯”呢?“捡”必然有一个弯腰的动作,而“拾级”在字典中的意思是“逐级登阶”,这个动作应该不会猫着腰去做,我们来看一些例句。徐迟《黄山记》:“仿佛可以从这长虹之脚,拾级而登,临虹款步,俯览江山。”余秋雨《文化苦旅·江南小镇》:“系好缆绳,拾级上岸,才抬头,却已进了沈厅大门。”结合语境来看,文中人物做这个动作应当都是直着腰板,轻盈而上。把“拾级”理解为“捡楼梯”完全不合逻辑。所以用其中任何一个义项来解释“拾级”都是不妥当的。要想弄清“拾”的意义,就要先明确一下“拾”的读音。
《集韵》中的“拾”的读音有多个,其中读“shè”的意义与“拾级”的意义相合,《集韵》:“拾,蹑足升也。”其读音为“实摄切”,上字“实”取声母,下字“摄”取韵母、声调,切出的读音为“shè”,因此“拾级”的“拾”读“shè”,而不读“shí”。实际上,这里的“拾”是通假字,“拾”通“涉”。“涉”是一个会意字,甲骨文的“涉”字,中间为水之象形,两边各有一足,会淌水而过之意。“涉”的本义为徒步淌水过河。《说文解字》释为:“涉,徒行厉水也。”词义扩大后,由徒步过河,泛指从水上渡过,“涉”由涉水之意又引申为“经历,经过,进入”。郑玄注:“拾当为涉,声之误也,级,等也。涉等聚足,谓前足蹑一等,后足与之并。”郑玄解释说:“拾应当为涉,因为音近而发生了错误(其实就是现在我们所说的通假字),级是等的意思,‘涉等聚足说的是前一只脚上一级台阶,后一只脚也跟着上去与前一只脚并拢。”
“拾级”语出《礼记·曲礼上》:“主人与客让登,主人先登,客从之,拾级聚足,连步以上。”这段话说的是古人待客上台阶的礼节。主人与客人互相谦让登阶,谦让之后由主人先登,客人跟着,主人跨上一级,两脚并拢,客人亦跨上一级,两脚并拢,客人的前足步刚好和着主人的后足步,如同这样地连步上去。把郑玄的解释放入这“上下文”中合情合理。用“涉”代“拾”没有任何矛盾之处。因此我们今天将“拾级”读为“涉级”,“涉”就是登上的意思。现“拾级”多与“而上”组成短语,表示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向上登。如:“一位鹤发童颜、年过八旬的长者告诉记者,他的养生之道就是每天晨曦中到烟墩山拾级而上。”
值得注意的是,“拾级”在古人那里是两脚同踏一级后缓慢而上,我们现在登山爬楼多是两脚交替轻盈而上,仍然会习惯性地使用这个词,也算是对这个词的误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