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亚红
摘要 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前进,都离不开人们的创造性劳动,离不开人们智力的开发,离不开人们创造力的充分发挥。教育是智力开发的工具,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呢?
关键词 语文教学;创新思维能力
一、发展个性是前提
苏联教育家阿莫纳什维利指出:儿童不是棋子,而是有个性的人。新课程倡导的学生观认为:(1)学生是发展的人,他们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具有巨大的潜能,他们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2)学生是完整的、具有独特性的人。(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他们是学习的主体,是责权主体。我们要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就要尊重学生,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我们要善于从学生实际出发,通过各种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和强烈的好奇心,使學生保持旺盛的求知欲,积极主动参加智力活动,能够发挥特长,张扬个性,不断提高自己,从而激发学生探索追求、创造进取的自觉意识和行为。
二、培养意志更重要
我国文学家苏轼说“古之立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有坚韧不拔之志。”创造力的发挥,必须在具有智力因素的同时还伴随非智力因素。因为非智力因素的韧性、耐力和毅力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我们作为教师要充分信任学生,积极支持、热情鼓励、帮助学生。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确定自然发展方向的志向,鼓励学生不怕挫折和失败,引导学生克服各种困难。首先,在课堂上教授有一定深度的内容,提出有深度的问题,对学生提出严格要求,鼓励学生克服困难,开动脑筋去完成。再者,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作业。其次,让学生说到做到,持之以恒。还可以让他们学习伟大人物、英雄模范的事迹,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我们要寻找每个学生的优点,发掘学生的长处,自觉培养“人人能成才” 的期待心理,并坚定不移地付诸于行动,让学生在老师期盼的目光中成长。
三、激发兴趣要广泛
教育心理研究表明:兴趣是学生求知的重要动力。学生兴趣浓厚,才会主动思索、探讨,不断创新。教学过程中,应把儿童的学习兴趣作为正形成的某种思维能力的契机来培养。
第一,课堂教学,要对教学内容和形式精心设计,要不断给学生以新鲜感、惊奇感、回味感,使学生产生浓厚而持久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第二,从奇妙的自然中激发学生求知的兴趣。学生对变幻无穷的大自然充满了好奇。作文教学中,我们可从显而易见的自然景物入手,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观察、探索。
第三,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发学生兴趣,让他们到实践中学习知识,到实践中运用知识,到实践中去锻炼创造才能。
四、现代学习方式是关键
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教学不应该仅是知识的传播,更重要的是刺激儿童心智的发展,要使儿童学会如何思维。他说:“智力训练的目的是形成智慧,而不是贮存记忆,是造就智力的探索者,而不仅是博学。”这就要求我们树立新的教育观念,坚定不移地推进教学和学习方式的转变。我们要弘扬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要注重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创造性的学习态度、创造性的学习方法以及不断追求新知识的创造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唤醒学生,促进学生,使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真正的弘扬和提升。
1.激发学习主动性。(1)唤醒学生的心灵。(2)树立学生的信心。(3)鼓励“百花齐放、标新立异”。
2.强调学习独立性。
3.尊重学生独特性。他们有独到的见解,要因材施教,努力实现学生学习的个体化和教师指导的针对性。如:让学生发表对课文中人物认识的不同观点,肯定学生学习课文后的不同感受。
4.倡导学习自主性。学生的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创新教育倡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学习体现了学生主体的特点。所以,我们要激励学生自主学习,给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氛围。而创设这种自主学习的氛围,教师要有民主观念,师生平等、关系和谐。语文教学中,让学生广泛阅读,自行搜集素材,自己发现问题,自己分析问题,交流探讨解决问题。
5.培养问题意识。问题是科学研究的出发点,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没有问题就不会有解释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和知识。所以说,问题是思想方法、知识积累和发展的逻辑力量,是生长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识的种子。学生学习同样必须重视问题的作用。问题意识是指问题成为学生感知和思维的对象,从而在学生心里造成一种悬而未决但又必须解决的求知状态。问题意识会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从而注意力高度集中,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问题意识还可激发学生勇于探索、创造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没有问题意识,就不能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新思维。
五、师生互动促发展
师生互动表现了现代的教学方式。儿童思维的发展受到他们所处的生活条件和教学条件的巨大影响,其中人与人的关系是影响人思维发展的重要因素。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学的统一。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互相沟通、相互启发、互相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信任学生的学习能力,营造轻松的学习气氛;教学活动具有创造性,可结合教学情景和学生兴趣即兴发挥;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因势利导;学生的学习是一个主动构建的过程,允许学生有独到的见解。老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与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当今社会需要思维活跃,创新力强的人才。要求学校教育适应时代发展,语文教学中,师生交流互动、探索切磋,是在各自思考的基础上沟通思想、检验思维能力的过程,也是对新知识的探索、发现的过程。能激励学生不断追求、独立思考、勇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