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刚
陕西省洋县马畅镇中心小学洋县723314
【摘要】传统教学理念与现代教学理念的根本区别是是“以‘本为本”,还是“以学生为本”。不承认学生在智力上存在差异,是不尊重客观现实的思想。现实的教育教学活动中,由于班级授课制的制约,学生的差异被有意无意地疏忽了,这与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要求是是相背的。为了最大程度的克服这种现象,使不同的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采用了分层教学、分类指导的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尊重,差异,分层,教学
曾经听到广为流传的一句话:没有差学生,只有差教师。我觉得这话实在是太偏颇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表现,如努力程度、反应速度、对教学内容理解程度等也存在着差异,不同的学生发展的水平、提高的程度、不同的教学内容学习上都会存在着差异。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常常遇到这样的两极分化的现象:一方面好学生“吃不饱”,另一方面差学生“吃不了”而叫苦不迭。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智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影响了学生个性的张扬。针对这一问题,我尝试了分层次教学,分类指导--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我主要采取了以下几项措施:
1.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分类
在摸底、分析学生的基础上,我们根据学生现有的学业实际水平或思维类型等特点,将全班学生分为三类:一类是智力较好且勤奋好学的优等生,二类是基础较好,智力一般的中等生,三类是缺乏兴趣,基础薄弱的后进生。
2.将教学目标分层
以新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基本要求为基本目标,是共同性目标,全体学生必须做到;在此基础上,设置选择性的发展目标,中、高层次的学生基本达到,低层次学生尽其可能。目标分层就是将原来统得过死的单一性教学目标改为因人而异的弹性目标。教学时,要以学困生“吃得了”,中等生“吃得好”,优秀生“吃得饱”为原则。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是课程标准提出的新理念。即教学目标做到“下要保低,上不封顶”。例如:我在教学《小数乘法》时,我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确立目标。
A层: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会用一种方法解答。
B层: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会用一种方法解答,并能归纳出计算方法。
C层: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会用不同方法解答,并能归纳出计算方法。通过分层次教学,培养了创新能力,张扬了学生个性。
3.课堂教学实施分层
我在进行课堂教学时,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综合运用全班教学与分组教学、教师指导与学生自学等手段,实施分层区别教学。如“分合式”教学,教学起始阶段是集体同授,教师抓住当堂训练重点、难点进行解题方法指导,帮助学生明确要点,理清思路,建立良好的认知结构,并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良好的心理状态参与学习。又例如:在教学《小数乘法》时,教师根据不同层次学生实施教学。
A层:通过讲解理解乘法算式的意义,并会计算。
B层:通过自主探究理解乘法算式的意义,并会计算。
C层:不但理解乘法算式的意义,而且能用语言归纳出来。
在实施分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上课,起点是后进生,重点也是后进生,课堂上回答提问、板演、做实验都是由后进生来打“头阵”。使得差生有了长足的进步。同时,我鼓励每个层次的学生不断努力,在达到本层次目标后向高层次目标迈进。
4.作业要求分层
在教学了新课后,我注意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实际,设计相应的练习题,有共同性的必做题,有选择性的提高题和发展题。实行分层练习,异步指导,抓住多数“中间层”,兼顾优差“两头子”,提高练习质量。并做到必做题当堂批改,选择题和发展题课后批改。使有余力的学生能增加食粮并吃饱。
5.作业批改有详略
优等生作业中出现的错误,大多都是笔下失误或马虎造成的。这样,我只是在作业中给予标识。而中下游学生作业出现的问题。则往往是由于知识掌握不牢,理解偏差所致,在批改这类作业时,我就从错误的内容,原因,性质等方面做好作业批改记录。我还注意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并采用正面激励的方法,让学生在自己的作业本上看到大大的“优”,或得到简短的批注“方法好”、“计算巧妙”等,品尝到自己的学习成果,体会到成功的欢乐,喜悦的心情溢于言表。
6.课后辅导有精细
在课后辅导活动中,对优等生的辅导,粗略地停留在“画龙”上,启发他们自己“点睛”,这样,常常使这些学生茅塞顿开,产生创新意识;而对后进,中等生则根据题目涉及的问题,基础知识进行细致地辅导,来撞击他们思维的火花。
7.单元过关分先后
单元过关是我检查分层次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单元过关就是异步考核,由于学生程度不同,要求也就不一样。优等生要求一次过关,中等生鼓励一次过关,后进生要求多次过关,必须过关。
8.分类管理有动态
分层次教学不时扩大差别,而是缩小差别。在教学中,我注重通过动态管理,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如:根据学生课堂听课,问题解答,作业及考试成绩等方面的情况,即使调整所在层次。
分层次教学从各方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一是学生课堂思维活跃,发言空前踊跃,回答问题积极,热情高。“金口玉言”也“滔滔不绝”二是作业能及时完成书写认真,课内训练完成迅速,三是通过检测各类学生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最大潜能,完成了预期的教学目标,从而达到了分层次教学挖掘潜能,缩小差别,全面提高创新能力的目的。
教师的教学技艺再熟练甚至高超,如果不能同时播撒人文精神,那么教学仍是低效的。因此,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必须要动之以情,把师爱洒向每个学生的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