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图书漂流活动实践探索——以鞍山师范学院图书馆为例

2012-05-08 09:39杨艳君
图书馆学刊 2012年8期
关键词:鞍山寄语信任

杨艳君

(鞍山师范学院图书馆,辽宁 鞍山 114005)

图书漂流起源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欧洲,读者将自己读完的图书随意放在公共场所,捡到这本书的人可以取走阅读,读完后再将其放回公共场所,让下一位爱书人阅读。2001年,美国堪萨斯州的霍恩贝克开设了一个图书漂流网站,图书漂流活动得以迅速发展。[1]2005年,国人Laow和Jane在瑞士旅游拾到第一本漂流图书,回国创建了国内第一个图书漂流网站——图书漂流网。近些年图书漂流在我国逐渐成为一种新的文化时尚,高校图书馆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图书漂流”活动,能够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提高学生诚信意识,促进校园文化建设。

1 图书漂流活动的意义

1.1 有利于培养大学生诚信意识

诚信是一个人立足社会的必备条件。高校图书馆通过开展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意识的培养,如举行诚信征文活动、以诚信为主题的网页制作大赛、定期公布不诚信行为等。而图书漂流活动以一种崭新的形式提高了大学生的诚信意识。图书漂流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它打破了图书馆阅读中的诸多限制,如凭证阅览、续借、超期罚款等,让大学生体验到一种真正自由、开放式的阅读。它在一种自觉状态下传播知识、分享阅读、传递信任。漂流过程中每位读者自觉遵守一种潜在的规则与秩序,真诚与信任在每位参与漂流的读者内心扎根,对大学生诚信意识的培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1.2 有利于提高大学生阅读兴趣

阅读的缺失,实际上是一种人生价值的缺失。有些学生考入大学后,缺少对人生理想和目标的更高追求。阅读往往被一种现实的价值所取代,带有浓厚的功利色彩。[2]温家宝总理曾说:“书籍本身不可能改变世界,但是读书可以改变人生,人可以改变世界。读书关系到一个人的思想境界和修养,关系到一个民族的素质,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兴旺发达。”图书漂流在大学校园的兴起可以激发大学生的读书热情,相互交流学习,养成自觉读书的好习惯,在安静的阅读中使自己的内心逐渐丰富强大,从而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 图书漂流活动实践

鞍山师范学院图书馆开展的具有本馆特色的“让图书去旅行,让阅读充满喜悦”为主题的图书漂流活动,对于培养大学生的诚信意识,提高大学生的阅读兴趣起到了积极作用。通过对图书漂流活动进行总结分析,能够得到一些启示,从而促进图书漂流活动更加顺利有效地开展。

2.1 选择漂流图书

漂流图书以学生们喜爱的励志和文学经典类图书为主,由图书馆评选出的“读者之星”参与挑选,根据每个系学生的专业情况及阅读兴趣选择漂流图书,使漂流图书符合读者的阅读需要。从读者实际需要出发关注每个细节,制定详尽可行的漂流方案、制作漂流书签、读者寄语箱等等,使图书漂流活动规范化、有序化。

2.2 制定漂流规则

图书馆设有漂流总站,并放置漂友寄语箱,各系设有漂流分站。在“图书漂流活动”启动仪式上,将漂流图书分发给各系。每本书的扉页上附有精美的漂流书签,书签上详细介绍了漂流规则。书后附有读者寄语页,读者可自愿留下自己的感言或寄语,如果页面已满,可以按相应格式自制读者寄语附于书的空白处或投入漂友寄语箱中。每本书在传阅者手中停留时间以5天为宜,阅读后将漂流书放回原处。最后一名读者于规定时间内将漂流图书送回到各系的漂流分站,并由各系统一汇总到图书馆漂流总站。活动结束后,选取精彩寄语刊登在图书馆刊物《书海泛舟》和《鞍山师范学院校报》上或通过校园广播站播放精彩点评,并评选出“优秀漂友”若干名给予奖励。

2.3 活动结果分析

2.3.1 漂流图书返还及漂流寄语统计

在规定时间内,各系由专人陆续将漂流图书送还漂流总站,回漂率77%。调查统计表明,大学生的诚信意识总体状况良好,多数大学生的诚信意识较强,有良好的信任度,但部分大学生的诚信意识还有待加强。

收到附在书后的寄语及投入寄语箱中的寄语335份。统计数据如表1:

表1

从表1中可以看出,化学系、高职院、财经系的学生阅读氛围比较浓厚,从寄语中能够感受到学生们的读书热情。他们思想活跃,喜欢独立思考,对人生有自己的感悟,形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这部分学生也是图书馆阅读的主体。在图书馆“读者之星”的评选活动中,获奖者也以这几个系的学生居多。从这些寄语中,一方面能够了解大学生的阅读倾向和阅读特点,为图书馆资源建设提供现实依据;另一方面可以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2.3.2 活动成果展示

按漂流活动的规则,评选出部分优秀寄语刊登在图书馆内部刊物《书海泛舟》上,并评选出“优秀漂友”58名,颁发获奖证书及奖品。通过这种激励机制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阅读的积极性,为漂流活动的持续开展奠定了基础。图书漂流活动是鞍山师范学院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一次有益尝试,得到了全校师生的认可。读者到馆率和图书借阅率有了明显提高,拉近了图书馆与读者间的距离。同时,漂流活动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影响,提升了图书馆的公众形象和社会地位。

3 图书漂流活动启示

3.1 充分信任是前提

给读者以充分的信任是开展图书漂流活动的前提,采取将图书分发到各院系,以每个院系为单位进行漂流的模式,虽然有利于漂流图书的管理,但在实际运作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弊端。比如,各院系为了保证回漂率,采取了一些干预措施,使学生感到人为限制多,缺少自由度,有一种不被信任的感觉。图书漂流活动应以信任为前提,这样才能激发每个学生的责任感和诚信意识。即使回漂率低也应该保持宽容的态度,相信随着图书漂流的持续开展,学生的诚信度与回漂率都会有所增长,进而形成良性循环。

3.2 来源趋向多样化

漂流对象来源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向校方申请购买一些学生喜欢阅读的新书;二是由图书馆发起倡议,号召馆员及全校师生捐赠图书。特别是在毕业生中倡议捐书是一项很有意义的活动。毕业生在大学期间或多或少拥有一些藏书,这些资料对于在校大学生的学习很有帮助,较贴近他们的使用需要。另外,漂流对象不应局限于图书,期刊也可以进行漂流。

3.3 形式应自由灵活

图书漂流是一种自由的阅读形式,没有强制的制度进行约束。[3]它主要依靠人的道德自律和行为自觉,但也需要相应的规则来保障漂流活动的有序开展。正如中山大学社会学博士后王冰所言,“图书漂流过程必须依赖3个重要要素——共享、传播与信任,信任是达成共享和传播的前提。活动的成功不可能完全寄希望于人的道德自律,仍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规则来保障传播的通畅和共享的实现。”[4]就高校图书馆来说,应设有固定的漂流图书室,配备书架,并进行简单的归类。漂流规则的制定应以信任为前提,区别于图书馆的管理制度。

3.4 活动要持续创新

图书漂流活动不仅仅作为一项活动来开展,而应成为图书馆一项常规的工作,不能搞形式主义,热闹一阵就销声匿迹。只有坚持下去并不断发展创新才会出成绩、见效果。比如,根据漂流图书的内容,开展知识竞赛、读书心得交流、优秀读书笔记展览等;以漂流活动为平台,创办读书论坛、定期举办读书报告会、邀请学者作报告等。

4 结语

图书漂流活动是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延伸和拓展,它充满活力,带着真诚与信任传播知识、交流思想。这是一种安静、温馨、无障碍的阅读方式,读者身处其中能够充分享受阅读的快乐,感受彼此间的真诚。图书是每个人的精神财富,图书馆是一座精神宝藏,作为馆员有责任让这座宝藏丰富起来,并通过各种方式引导学生挖掘这座宝藏。

[1] 朱莉.图书漂流与大学生诚信危机的策略研究[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5):139-140.

[2] 袁睿,王鹤群,杨艳君.大学生阅读心理及行为的调查分析[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11(2):104-107.

[3] 段梅,赵晖.高校图书馆图书漂流活动的重心与操作[J].图书馆杂志,2010(11):48-49,69.

[4] 刘婵.漂流图书为何一“漂”无踪?[N].中国文化报,2011-06-07.

[5] 杨祖逵.图书漂流活动对公众阅读行为的影响思考[J].图书馆论坛,2006(10):63-64,50.

猜你喜欢
鞍山寄语信任
寄语
特约主编寄语
新年寄语
鞍山烈士纪念馆
等比数列前n项和(一)教学纪实
嘤嘤嘤,人与人的信任在哪里……
寄语
鞍山“网格式”服务解难题
信任
鞍山的新突破